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原文解释
【原文】
18.梁王、赵王1梁王、赵王:梁王司马肜(róng,?—302)、赵王司马伦(?—301),都是司马懿的儿子。,国之近属
2国之近属:皇亲国戚。,贵重当时。裴令公
3裴令公:裴楷(237—291),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666aa;,官至中书令,尊称为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
4二国租钱:两个封地的租税钱。数百万,以恤中表
5中表:指自己父亲的姐妹或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梁王和赵王都是皇帝的近亲,当时的显赫权贵。裴楷请求他们两个封国每年拨出税钱几百万来周济那些贫穷的远亲。有#-666aa;指责他说:“何必跟#-666aa;乞讨钱财自己做好事?”裴楷说:“从有余的地方拿些资源给不足的地方,这是天道。”
原文 | 翻译 |
18.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 梁王和赵王都是皇帝的近亲,当时的显赫权贵。裴楷请求他们两个封国每年拨出税钱几百万来周济那些贫穷的远亲。有#-666aa;指责他说:“何必跟#-666aa;乞讨钱财自己做好事?”裴楷说:“从有余的地方拿些资源给不足的地方,这是天道。” |
【原文注释】
〔1〕梁王、赵王:梁王司马肜(róng,?—302)、赵王司马伦(?—301),都是司马懿的儿子。
〔2〕国之近属:皇亲国戚。
〔3〕裴令公:裴楷(237—291),字叔则。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666aa;,官至中书令,尊称为裴令公。»
〔4〕二国租钱:两个封地的租税钱。
〔5〕中表:指自己父亲的姐妹或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