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原文解释
【原文】
18.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1向子期: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666aa;。“竹林七贤”之一,和嵇康关系很好,标榜清#guoxue666-com;。嵇康被杀后,他便改变初衷,出来做官。到京城后,去拜访大将#-666kk;司马昭。这里记的就是他和司马昭的一段对话。郡计:计是计簿、账簿,列上郡内众事。按:汉制,每年年末,太守派遣掾、吏各一人为上计簿使,呈送计簿到京城汇报。引进:推荐。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尧时巢父、许由在箕山隐居。这里说箕山之志,就是指归隐之志。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
2狷介:孤#guoxue666-com;,洁身自好。多慕:称赞,羡慕。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3咨嗟:赞叹。。

【翻译】
中散大夫嵇康被杀以后,向秀为了呈送郡国账簿到了洛阳,司马昭推荐了他,问他:“听说您一向有隐居的意愿,现在怎么会在这里呢?”向秀回答说:“巢父、许由都是孤#guoxue666-com;自傲的#-666aa;,没什么好追慕的。”司马昭非常赞叹。
原文 | 翻译 |
18.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 中散大夫嵇康被杀以后,向秀为了呈送郡国账簿到了洛阳,司马昭推荐了他,问他:“听说您一向有隐居的意愿,现在怎么会在这里呢?”向秀回答说:“巢父、许由都是孤#guoxue666-com;自傲的#-666aa;,没什么好追慕的。”司马昭非常赞叹。 |
【原文注释】
〔1〕向子期: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666aa;。“竹林七贤”之一,和嵇康关系很好,标榜清#guoxue666-com;。嵇康被杀后,他便改变初衷,出来做官。到京城后,去拜访大将#-666kk;司马昭。这里记的就是他和司马昭的一段对话。郡计:计是计簿、账簿,列上郡内众事。按:汉制,每年年末,太守派遣掾、吏各一人为上计簿使,呈送计簿到京城汇报。引进:推荐。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尧时巢父、许由在箕山隐居。这里说箕山之志,就是指归隐之志。
〔2〕狷介:孤#guoxue666-com;,洁身自好。多慕:称赞,羡慕。
〔3〕咨嗟:赞叹。»
扩展阅读
【点评】向秀的话有几#-666dd;真心呢?当时的情况下,这些名士即便想如嵇康一般坚守志向,又何其困难?向秀的言行也不过更多是保全自身罢了。后来向秀终究是作了一篇《思旧赋》,以纪念嵇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