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言语 第二 > 刘琨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曰:“班彪识刘氏之…+

刘琨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曰:“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辞命!”原文解释

【原文】

35.刘琨note-name:刘琨1刘琨: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666aa;,西晋末年,出任并州刺史,都督并、冀、幽三州#-666kk;事,有志辅佐帝室,平定北方。公元316年,京城失陷,317年司马睿在江南称晋王,这时刘琨仍在北方,便派下属温峤到建康上表劝进。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note-name:温峤2温峤:温峤(288—329),字泰真,一作太真,东晋时期政治家、#-666kk;事家、名将,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666aa;,在刘琨手下任右司马(军府的官职,综理一府之事)。曰:“班彪note-name:班彪3班彪:班彪(3—54),汉代#-666aa;,开始时追随隗嚣,隗嚣想叛离汉光武帝刘秀,班彪曾反对。后追随窦融,融初依附淮阳王,班彪为他谋划归附汉光武。复兴:衰落后再度兴旺起来。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后来刘秀即位,定都洛阳,汉室复兴。马援(前14—49):汉代人,封新息侯,拜伏波将#-666kk;,辅佐汉光武帝,南征北伐,屡建战#-666ii;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曰:“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note-name:桓、文4桓、文: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时代诸侯国的霸主。姿:天资,才能。匡立:辅助帝室,扶立天子。《晋书·温峤传》作“匡#-666ff;”,就是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意。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辞命!”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刘琨虽然被侵入者隔绝在北方,心里却只有晋朝。他对温峤说:“班彪意识到汉朝能够复兴,马援明白光武帝刘秀可以辅佐。现在晋朝的国运虽然衰微了,但是天命还没有改变,还在晋朝这里。我想在黄河以北立#-666ii;,而让你在江南扬名,你会去吗?”温峤说:“温峤我虽然不够聪明,才能也比不上前辈们,可是明公您想凭借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才智,来建设中兴大业,我怎么敢推辞呢!”

原文翻译

35.刘琨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曰:“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辞命!”

刘琨虽然被侵入者隔绝在北方,心里却只有晋朝。他对温峤说:“班彪意识到汉朝能够复兴,马援明白光武帝刘秀可以辅佐。现在晋朝的国运虽然衰微了,但是天命还没有改变,还在晋朝这里。我想在黄河以北立#-666ii;,而让你在江南扬名,你会去吗?”温峤说:“温峤我虽然不够聪明,才能也比不上前辈们,可是明公您想凭借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才智,来建设中兴大业,我怎么敢推辞呢!”

【原文注释】

〔1〕刘琨: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666aa;,西晋末年,出任并州刺史,都督并、冀、幽三州#-666kk;事,有志辅佐帝室,平定北方。公元316年,京城失陷,317年司马睿在江南称晋王,这时刘琨仍在北方,便派下属温峤到建康上表劝进。»

〔2〕温峤:温峤(288—329),字泰真,一作太真,东晋时期政治家、#-666kk;事家、名将,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666aa;,在刘琨手下任右司马(军府的官职,综理一府之事)。

〔3〕班彪:班彪(3—54),汉代#-666aa;,开始时追随隗嚣,隗嚣想叛离汉光武帝刘秀,班彪曾反对。后追随窦融,融初依附淮阳王,班彪为他谋划归附汉光武。复兴:衰落后再度兴旺起来。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后来刘秀即位,定都洛阳,汉室复兴。马援(前14—49):汉代人,封新息侯,拜伏波将#-666kk;,辅佐汉光武帝,南征北伐,屡建战#-666ii;

〔4〕桓、文: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时代诸侯国的霸主。姿:天资,才能。匡立:辅助帝室,扶立天子。《晋书·温峤传》作“匡#-666ff;”,就是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