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捷悟 第十一 >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原文解释

【原文】

3.魏武尝过曹娥碑note-name:曹娥碑1曹娥碑:曹娥是东汉时代的一个孝女,其父溺死,她为寻找父亲尸首而死,改葬时给她立了碑,就是曹娥碑。齑臼(jījiù):捣姜蒜等的器具。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note-name:于字为辞2于字为辞:辞的异体字是辤。: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曹操有一次经过曹娥碑,当时杨修跟随在一旁,曹操看见曹娥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他就问杨修:“懂吗?”杨修回答:“懂。”曹操说:“你先别说出来,让我想想。”之后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现在已解出来了。”他叫杨修把他所理解的意思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666ff;成绝字;幼妇,是少女,少女#-666ff;成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666ff;成好字;齑臼,是承受辛辣东西的,受辛合成辞(辤)字,所以最终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曹操也记下了自己所理解的答案,跟杨修是一样的,不由感叹:“我的才华及不上你啊,竟然相差了三十里。”

原文翻译

3.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曹操有一次经过曹娥碑,当时杨修跟随在一旁,曹操看见曹娥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他就问杨修:“懂吗?”杨修回答:“懂。”曹操说:“你先别说出来,让我想想。”之后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现在已解出来了。”他叫杨修把他所理解的意思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666ff;成绝字;幼妇,是少女,少女#-666ff;成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666ff;成好字;齑臼,是承受辛辣东西的,受辛合成辞(辤)字,所以最终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曹操也记下了自己所理解的答案,跟杨修是一样的,不由感叹:“我的才华及不上你啊,竟然相差了三十里。”

【原文注释】

〔1〕曹娥碑:曹娥是东汉时代的一个孝女,其父溺死,她为寻找父亲尸首而死,改葬时给她立了碑,就是曹娥碑。齑臼(jījiù):捣姜蒜等的器具。

〔2〕于字为辞:辞的异体字是辤。

扩展阅读

【点评】

又是解字谜,据说这个字谜本身是蔡邕出的。话说《三国演义》中,杨修正是因为解了“鸡肋”之谜,惹来曹操的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