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捷悟 第十一 > 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温峤为丹阳尹,帝令…+

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王导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原文解释

【原文】

5.王敦引军note-name:垂1垂:将要,快。大桁(háng):大桥,这里指朱雀桥,在建康城南,朱雀门外,跨秦淮河。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note-name:中堂2中堂:都城屯#-666kk;驻扎的地方。。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王导须臾至,徒跣note-name:徒跣3徒跣:徒跣(xiǎn),光着脚。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王敦率领#-666kk;队逼近了朱雀桥,晋明帝司马绍亲自来到中堂驻#-666kk;的地方。当时温峤担任丹阳尹,明帝命令他拆掉朱雀桥,可是并没有成#-666ii;拆掉。于是明帝瞪大了眼睛非常生气,左右随从都感到非常害怕。明帝召集了诸位大臣,温峤到了之后,没有向皇帝谢罪,只是求明帝赐给他酒肉一心求死。王导随后到了,光着脚跪倒在地,替温峤向皇帝谢罪:“圣上天威震怒,让温峤没有谢罪的余地了。”温峤听了这话就势下跪谢罪,明帝也就平复了心情。众位大臣都非常赞叹王导这种急中生智的名言。

原文翻译

5.王敦引军垂至大桁,明帝自出中堂。温峤为丹阳尹,帝令断大桁,故未断,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惧。召诸公来,峤至,不谢,但求酒炙。王导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温峤不容得谢。”峤于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王机悟名言。

王敦率领#-666kk;队逼近了朱雀桥,晋明帝司马绍亲自来到中堂驻#-666kk;的地方。当时温峤担任丹阳尹,明帝命令他拆掉朱雀桥,可是并没有成#-666ii;拆掉。于是明帝瞪大了眼睛非常生气,左右随从都感到非常害怕。明帝召集了诸位大臣,温峤到了之后,没有向皇帝谢罪,只是求明帝赐给他酒肉一心求死。王导随后到了,光着脚跪倒在地,替温峤向皇帝谢罪:“圣上天威震怒,让温峤没有谢罪的余地了。”温峤听了这话就势下跪谢罪,明帝也就平复了心情。众位大臣都非常赞叹王导这种急中生智的名言。

【原文注释】

〔1〕:将要,快。大桁(háng):大桥,这里指朱雀桥,在建康城南,朱雀门外,跨秦淮河。

〔2〕中堂:都城屯#-666kk;驻扎的地方。

〔3〕徒跣:徒跣(xiǎn),光着脚。»

扩展阅读

【点评】

温峤曾经很受王敦信任,后来王敦知道温峤是反对自己篡权的,就以诛杀温峤等奸臣的名义再次起兵,并扬言要亲自拔掉温峤的舌头。温峤后来亲自率#-666kk;渡河奇袭王敦#-666kk;,不久王敦病亡,平定了这次战乱。温峤也是脾气上来了,没给皇帝面子直接请死,其实皇帝这个时候倚重温峤也无意真的杀他,所以王导再次充当了和事佬,一番巧言妙语让两边都下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