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世说新语》 » 言语 第二 >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

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原文解释

【原文】

62.谢太傅语王右军note-name:王右军1王右军: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666aa;,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江州刺史、右#-666kk;将军、会稽内史,是著名的书法家。哀乐:偏义复词,指“哀”。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note-name:桑榆2桑榆:晚年。太阳下山时,阳光只照着桑树、榆树的树梢,便用桑榆比喻黄昏,也用来比喻#-666aa;的晚年。陶写:陶冶和抒发。,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太傅谢安对右#-666kk;#-666kk;王羲之说:“中年以来,很容易感到哀伤,跟亲友别离后,常常好几天都很难受。”王羲之说:“年纪大了,自然就会这样,只能靠音乐来陶冶消愁,还常常担心子侄们发觉了,减少欢乐的情趣。”

原文翻译

62.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太傅谢安对右#-666kk;#-666kk;王羲之说:“中年以来,很容易感到哀伤,跟亲友别离后,常常好几天都很难受。”王羲之说:“年纪大了,自然就会这样,只能靠音乐来陶冶消愁,还常常担心子侄们发觉了,减少欢乐的情趣。”

【原文注释】

〔1〕王右军: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666aa;,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江州刺史、右#-666kk;将军、会稽内史,是著名的书法家。哀乐:偏义复词,指“哀”。

〔2〕桑榆:晚年。太阳下山时,阳光只照着桑树、榆树的树梢,便用桑榆比喻黄昏,也用来比喻#-666aa;的晚年。陶写:陶冶和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