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原文解释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666aa;惜从教①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③。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666dd;,二#-666dd;尘土,一#-666dd;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666aa;泪。
【注释】
①从教:任凭。
②无情有思:看似无情,却自有愁思。唐代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此处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③“梦随风”三句:唐代金昌绪《春 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翻译】
像是花又不像是花,任凭她零落坠地,也无#-666aa;觉得可惜。这样随意抛撒在#-666aa;家宅边路旁,细想来看似无情,实则却又自有深情。有如一腔离思萦绕于心,搅乱了寸寸柔肠;又如一片深情迷离在眼,想努力睁开却又困得闭上;还如一场春梦里随风远行,千万里追寻情郎踪迹,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唤醒。
没有#-666aa;遗憾这杨花纷飞落尽,只有人遗憾西园里那遍地落红,再难以重缀枝头。清晨的一场雨后,这零落飞絮的踪迹何在?原来都飘落在水塘,化为了一池细碎浮萍。若把这春色#-666dd;为三#-666dd;,恐怕二#-666dd;已落地化为轻尘,一分已随流水而去。再仔细看来,这哪里是杨花啊,点点滴滴,都是离人眼中泪。
【解读】
此词为咏杨花传世名篇,约作于元丰四年,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年余。同僚兼好友章楶有《水龙吟》咏杨花,苏轼爱之,因步其韵作此词以应和。一说作于元祐二年,此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师。章词原作为闺怨词,此词艺术表达与境界上均胜出章词甚多。全词似以思妇喻杨花,又似以杨花喻思妇,轻描摹而重传#-666nn;,达到了物我难#-666dd;、物与#-666nn;游的境界。
王国维《#-666aa;间词话》:“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