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苏轼
苏轼( 1036-1101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嘉祐二年进士。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入狱。一生经历四次贬谪。徽宗即位后获赦北归,次年病死常州。苏轼为文学大家,诗文词赋兼善。其词堂庑开阔,清旷豪纵,超逸酒脱,而兼婉丽深情,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有《东坡乐府》。存词三百七十余首。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2〕,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1〕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2〕。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3〕。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1〕,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2〕三鼓,铿然〔3〕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4〕夜景,为余浩叹。
洞仙歌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1〕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2〕夜纳凉摩诃池〔3〕上,作一词,朱具〔4〕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5〕淡、玉绳〔6〕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
漏断〔1〕人初静。
谁见幽人〔2〕独往来?
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青玉案
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犬〔1〕、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鹭,
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2〕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定许,
春衫犹是,小蛮〔3〕针线,
曾湿西湖雨。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1〕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2〕,
何时忘却营营〔3〕?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定风波
三月三日,沙湖〔1〕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2〕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江城子
乙卯〔1〕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2〕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3〕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
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1〕,待浮花浪蕊〔2〕都尽,伴君幽独。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
又恐被、西风惊绿。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共粉泪、两簌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