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皮蚕女原文解释
原文(一)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翻译(一)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家庭,家里的大#-666aa;参#-666kk;远征,然而家里没有别#-666aa;,只有他的一个小女儿。家里还有一匹公马,由这个女孩亲自喂养。女孩孤#-666ll;地居住在这偏僻的荒郊野外,。思念她的父亲,就和马开玩笑说:“如果你能为了我把父亲接回家,我就嫁给你。”马听到这话,就挣断了缰绳,离家出走,直接跑到她父亲戍守的地方。父亲看见了自家的马,感到惊喜,就拉到身边,骑上马背。马望着它来路的方向,不停地悲哀鸣叫。父亲说:“这匹马无缘无故地哀叫,我家里可能发生了什么意外!”于是,他急忙骑上马,赶回了家。虽然这匹马是牲畜,但是主#-666aa;和它之间已经有了不同寻常的感情,所以,主人慷慨地用优质饲料喂养它。但是,马却不肯吃东西,每次看见女孩经过,马就会喜怒无常,兴奋地蹬腿,这种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父亲感到很奇怪,就悄悄问女孩,女孩就把和马开玩笑的事情告诉了父亲,认为一定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说:“别再说这事了,我害怕这会玷污了我家的名声。另外,你暂时不要经过马身边了。”于是,父亲暗地里用弩箭把马射死了,并把马皮剥了下来,晒在院子里。
原文(二)
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翻译(二)
父亲又出门了,女孩和邻居家的姑娘在晒马皮的地方玩耍。女孩伸脚去踢马皮,还说:“你是畜生,却想要娶女#-666aa;当妻子吗?结果,招来了杀身、剥皮的祸事,怎么要自讨苦吃呢?”话还来不及说完,那马皮迅速竖立起来,把女孩卷到里面,然后飞了起来。邻居家的姑娘慌忙害怕,不敢上前去救她,而是跑去告诉她的父亲。。她父亲赶紧回家,到处寻找,连皮带#-666aa;已经飞出门去失踪了。
原文(三)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
翻译(三)
后来,经过几天寻找,终于在一棵大树的树枝中找到了。然而,女孩和马皮都变成了蚕,在树上吐丝作茧。那蚕茧纹理厚大,不同于普通的蚕茧。邻近的妇女取来这种蚕饲养,收获的蚕丝增加了好几倍。因而,#-666aa;们把那棵树命名为桑。桑,就是丧,表示对女孩的死亡进行悼念。从此,百姓争着种植桑树。现在普遍饲养的蚕,也就是这种蚕。#-666aa;们叫它桑蚕,正是这种古蚕流传至今的种类。
原文(四)
案《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马质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
翻译(四)
根据《天官》的说法,辰对应马星。《蚕书》上写道:“辰月的月亮位于大火星,#-666aa;们就应该浴蚕选种了。”这就是说,蚕和马拥有同一种元气,是同类。《周礼》马质取掌“#-666mm;止饲养二次孵化的蚕”注说:“事物总数有限,不要让两种形态的事物都尽可能地增大。#-666mm;止再次浴蚕选种,是因为怕这伤害到了马的繁衍。”按照汉代的礼仪,皇后亲自采桑,并且祭祀“菀窳妇#-666aa;”“寓氏公主”这两位蚕#-666nn;。公主是对女孩的尊称。
原文(五)
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翻译(五)
菀窳妇#-666aa;是第一个教老百姓养蚕的妇女。所以,现在社会上有#-666aa;把蚕叫作女儿,这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传说。
原文 | 翻译 |
旧说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牡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缰而去,径至父所。父见马,惊喜,因取而乘之。马望所自来,悲鸣不已。父曰:“此马无事如此,我家得无有故乎!”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必为是故。父曰:“勿言,恐辱家门。且莫出入。”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 |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有这样一个家庭,家里的大#-666aa;参#-666kk;远征,然而家里没有别#-666aa;,只有他的一个小女儿。家里还有一匹公马,由这个女孩亲自喂养。女孩孤#-666ll;地居住在这偏僻的荒郊野外,。思念她的父亲,就和马开玩笑说:“如果你能为了我把父亲接回家,我就嫁给你。”马听到这话,就挣断了缰绳,离家出走,直接跑到她父亲戍守的地方。父亲看见了自家的马,感到惊喜,就拉到身边,骑上马背。马望着它来路的方向,不停地悲哀鸣叫。父亲说:“这匹马无缘无故地哀叫,我家里可能发生了什么意外!”于是,他急忙骑上马,赶回了家。虽然这匹马是牲畜,但是主#-666aa;和它之间已经有了不同寻常的感情,所以,主人慷慨地用优质饲料喂养它。但是,马却不肯吃东西,每次看见女孩经过,马就会喜怒无常,兴奋地蹬腿,这种情况发生了不止一次。父亲感到很奇怪,就悄悄问女孩,女孩就把和马开玩笑的事情告诉了父亲,认为一定是因为这个原因。父亲说:“别再说这事了,我害怕这会玷污了我家的名声。另外,你暂时不要经过马身边了。”于是,父亲暗地里用弩箭把马射死了,并把马皮剥了下来,晒在院子里。 |
父行,女以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忙怕,不敢救之,走告其父。父还求索,已出失之。 | 父亲又出门了,女孩和邻居家的姑娘在晒马皮的地方玩耍。女孩伸脚去踢马皮,还说:“你是畜生,却想要娶女#-666aa;当妻子吗?结果,招来了杀身、剥皮的祸事,怎么要自讨苦吃呢?”话还来不及说完,那马皮迅速竖立起来,把女孩卷到里面,然后飞了起来。邻居家的姑娘慌忙害怕,不敢上前去救她,而是跑去告诉她的父亲。。她父亲赶紧回家,到处寻找,连皮带#-666aa;已经飞出门去失踪了。 |
后经数日,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竞种之,今世所养是也。言桑蚕者,是古蚕之余类也。 | 后来,经过几天寻找,终于在一棵大树的树枝中找到了。然而,女孩和马皮都变成了蚕,在树上吐丝作茧。那蚕茧纹理厚大,不同于普通的蚕茧。邻近的妇女取来这种蚕饲养,收获的蚕丝增加了好几倍。因而,#-666aa;们把那棵树命名为桑。桑,就是丧,表示对女孩的死亡进行悼念。从此,百姓争着种植桑树。现在普遍饲养的蚕,也就是这种蚕。#-666aa;们叫它桑蚕,正是这种古蚕流传至今的种类。 |
案《天官》,辰为马星。《蚕书》曰:“月当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也。《周礼》马质职掌“禁原蚕者”注云:“物莫能两大。禁原蚕者,为其伤马也。”汉礼,皇后亲采桑,祀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称也。 | 根据《天官》的说法,辰对应马星。《蚕书》上写道:“辰月的月亮位于大火星,#-666aa;们就应该浴蚕选种了。”这就是说,蚕和马拥有同一种元气,是同类。《周礼》马质取掌“#-666mm;止饲养二次孵化的蚕”注说:“事物总数有限,不要让两种形态的事物都尽可能地增大。#-666mm;止再次浴蚕选种,是因为怕这伤害到了马的繁衍。”按照汉代的礼仪,皇后亲自采桑,并且祭祀“菀窳妇#-666aa;”“寓氏公主”这两位蚕#-666nn;。公主是对女孩的尊称。 |
菀窳妇人,先蚕者也。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 菀窳妇#-666aa;是第一个教老百姓养蚕的妇女。所以,现在社会上有#-666aa;把蚕叫作女儿,这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