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 三十六计 » 第六套败战计 >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 第2节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第2节原文解释

【实例解读】

郑国空城退楚#-666kk;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666aa;。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666aa;,文夫#-666aa;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666ii;业,显示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666kk;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666kk;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死一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666ii;图名,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做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于是先锋军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guoxue666-com;地瞭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要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便联#-666ff;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于是决定赶快撤退。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这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刘邦误入白登城

而说到空城计的“受害者”,就不得不提到汉高祖刘邦了,他就因为中了空城计,误入白登城差点把命搭了进去。

汉朝初年,韩王姬信勾结匈奴王冒顿,兴兵作乱,盘踞晋阳、代州等地,扰犯边疆。

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带精兵三十万,猛将百员,浩浩荡荡地开向前线。

姬信、冒顿却施行一个坚壁清野的战术,把精壮人马以及粮食辎重都藏匿起来,暴露营外的尽是残兵老卒,瘦羊蹩牛。汉军前哨看到这般情况,不敢轻进,回报大本营。

汉高祖闻报,要挥大军进攻,陈平却说:“冒顿凶悍无比,加上一个诈奸多谋的姬信,恐怕这是一个诱敌之计,须再派一亲信去打听真实状况,方可进兵。”

那时,汉高祖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地说:“冒顿、姬信是什么东西?他们比项羽怎样?”

但经不起陈平苦苦劝谏,便派刘敬去探听明白。刘敬去了几天,回来报告说:“两国相争,都是想夸张军营,以声势夺人的。现在冒顿故意显示老弱,#-666dd;明是一个‘请君入瓮’计,恳请陛下,不宜轻进。”

“呸!”汉高祖责怪起来,“你懂什么?敢妄言扰乱军心,是不是受了姬信贿赂,替他说话?”立即命人把刘敬拘#-666mm;起来。

这时的刘邦是什么人劝谏也不行了,挥手下令三军拔寨起程,沿途所遭遇的抵抗,都如摧枯拉朽,不堪一击。

于是刘邦挥军进占白登城,正在整顿军马的时候,忽然城外一声炮响,冒顿的兵漫山遍野而来,密密团团地把白登城围得水泄不通,这时汉高祖才后悔不听刘敬的话。

在战争中,攻防转换是常用的事,进攻与防守,既是人力物力的较量,更是勇气与智慧的较量。

防守,特别是军力强大的防守,可以正面迎击,可以坚壁清野,拖垮攻方,可以诱敌深入,关门打狗,全歼攻方,方法变化多端。

强兵伏于城中,城门大开,街市镇静如常,是给攻方制造的陷阱,只等攻方进来,便能关门捉贼,一网打尽。兵力虚弱,也来个城门大开,街市镇静如常,这就是摆空城计,实际上是一种赌博。

空城计很惊险,奏不奏效要看对手是不是一个有水准的人。通常说来,思维缜密的人不会轻易相信假象,但是也最容易被假象所欺骗。

松下公司出演商战空城计

在现代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一个大胆的计划,一种奇异的构思,配以虚张声势的行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轰动的效应和目的。

松下公司是由松下幸之助创办的一个大型电器王国,但是,松下在创立的70多年的历史中,也多次遇到生存危机,能渡过难关,这全靠松下的谋略了。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了经济大滑坡,不少企业已经难以支撑,为此,松下召开了董事会研究对策。

会上不少人提出,公司的新产品卖不出去已经没有钱发工资了,唯一的办法是减一半人。消息传出后,整个公司人心惶惶,许多职工感到,在这个时候离开松下也是没有出路的。

日本的一些别的大公司,为了减少开支,也在纷纷裁人,一时间社会上到处是失业的人,由于害怕失去工作,不少工会又组织了罢工,这样一来,劳资关系就更紧张了。

一些与松下做生意的公司,也在看着松下如何动作,看松下用什么办法渡过难关。

可是,此时松下幸之助却有病躺在医院里,于是,商界传出许多谣传,说松下已经病倒,松下公司对渡过难关没有什么办法了。

公司的武久和井植两位高级总裁到医院去看望松下。

“松下先生,我们现在很困难,已经拿不出什么办法了。”武久说。

松下问道:“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

井植说:“松下先生,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首先把公司的职员减少一半。”

松下躺在床上没有说话,但是看得出来,他的心里早已经有办法了。

“我已经决定一个人也不减!”

武久和井植一听,大吃一惊。

松下看出了他们的疑惑,便说:“如果我们减人,别人就看出我们的困难,他们就会趁机和我们讲条件;如果我们不减人,则向外界表明,我们是有实力的,也是十#-666dd;自信的。别人就不敢小看我们,不敢和我们竞争。”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