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筒酒原文解释
【原文】
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1轮菌:盘曲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历下效之,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出《酉阳杂俎》)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历城城北有一片使君林。魏齐王正始年间,郑悫公每到三伏天便带着宾朋属僚们到这里来避暑。郑悫公让#-666aa;拿来大莲叶放在砚格上,盛酒三升。然后用簪子刺莲叶,让它与莲叶的柄相通,再将叶柄弯曲得如象鼻一样,互相传递着吸酒而饮,起名叫“碧筒”。后来#-666aa;们争相效仿,说这样酒味中掺进了莲花的清香,香冷超过冰。
原文 | 翻译 |
历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筒”。历下效之,言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出《酉阳杂俎》) | 历城城北有一片使君林。魏齐王正始年间,郑悫公每到三伏天便带着宾朋属僚们到这里来避暑。郑悫公让#-666aa;拿来大莲叶放在砚格上,盛酒三升。然后用簪子刺莲叶,让它与莲叶的柄相通,再将叶柄弯曲得如象鼻一样,互相传递着吸酒而饮,起名叫“碧筒”。后来#-666aa;们争相效仿,说这样酒味中掺进了莲花的清香,香冷超过冰。 |
【原文注释】
〔1〕轮菌:盘曲貌。
下一篇:消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