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太平广记》 » 嗤鄙 > 姜师度

姜师度原文解释

【原文】

唐姜师度好奇诡。为沧州刺史,兼按察,造枪车运粮,开河筑堰,州县鼎沸。于鲁城界内,种稻置屯,穗蟹食尽,又差夫打蟹。苦之,歌曰:“鲁地一种稻,一概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又为陕州刺史,以永丰仓米运将,别征三钱,计以为费。一夕忽云得计,立注楼,从仓建槽,直至于河,长数千丈。而令放米,其不快处,具大把推之,米皆损耗,多为粉末。兼风激扬,凡一函失米百note-name:石1石: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而动即千万数。遣典庾者偿之,家产皆竭。复遣输户自量,至有偿数十note-name:斛2斛:斛(hú),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者。甚害人,方停之。(出《朝野佥载》)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唐朝#-666aa;姜师度,喜好办些稀奇诡怪的事。他任沧州刺史兼按察使,下令制造有篱笆围子的车运输粮食,开凿河道,修筑堤坝,州属各县一片混乱。在鲁城县内开垦水田种稻,稻穗被螃蟹吃尽,又差遣役夫去打蟹。百姓被折腾苦了。当时流传一首歌谣:“鲁地一种稻,一概被水没,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又:他任陕州刺史时,要运走永丰县粮仓的米,每户再另征钱三贯,#-666ff;起来作为运费。有一天忽然说他得到一个妙计,就建起注楼,从粮仓开始建槽,一直建到河边,有几千丈长。然后让从粮库往下放米,有流动不快的地方,便安排#-666aa;力往前推。米都损耗了,大多变成粉末。大风一吹,传送一槽米损失上百石,有时还会损失上千万石。他命令掌管的#-666aa;赔偿,他们的家产很快就抵偿光了。他又令操作传送的人家自己计算该赔偿多少,甚至有的人家赔偿数十斛的。因为这件事太坑害人了,才停了下来。

原文翻译

唐姜师度好奇诡。为沧州刺史,兼按察,造枪车运粮,开河筑堰,州县鼎沸。于鲁城界内,种稻置屯,穗蟹食尽,又差夫打蟹。苦之,歌曰:“鲁地一种稻,一概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又为陕州刺史,以永丰仓米运将,别征三钱,计以为费。一夕忽云得计,立注楼,从仓建槽,直至于河,长数千丈。而令放米,其不快处,具大把推之,米皆损耗,多为粉末。兼风激扬,凡一函失米百石,而动即千万数。遣典庾者偿之,家产皆竭。复遣输户自量,至有偿数十斛者。甚害人,方停之。(出《朝野佥载》)

唐朝#-666aa;姜师度,喜好办些稀奇诡怪的事。他任沧州刺史兼按察使,下令制造有篱笆围子的车运输粮食,开凿河道,修筑堤坝,州属各县一片混乱。在鲁城县内开垦水田种稻,稻穗被螃蟹吃尽,又差遣役夫去打蟹。百姓被折腾苦了。当时流传一首歌谣:“鲁地一种稻,一概被水没,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又:他任陕州刺史时,要运走永丰县粮仓的米,每户再另征钱三贯,#-666ff;起来作为运费。有一天忽然说他得到一个妙计,就建起注楼,从粮仓开始建槽,一直建到河边,有几千丈长。然后让从粮库往下放米,有流动不快的地方,便安排#-666aa;力往前推。米都损耗了,大多变成粉末。大风一吹,传送一槽米损失上百石,有时还会损失上千万石。他命令掌管的#-666aa;赔偿,他们的家产很快就抵偿光了。他又令操作传送的人家自己计算该赔偿多少,甚至有的人家赔偿数十斛的。因为这件事太坑害人了,才停了下来。

【原文注释】

〔1〕: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等于一石。

〔2〕:斛(hú),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下一篇:韩令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