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天工开物》 » 乃粒 > 宋子曰

宋子曰原文解释

原文(一)

1–1–1 宋子曰note-name:宋子曰2宋子曰:宋子为本书作者宋应星的自称。《天工开物 》各章前均有“宋子曰”一段作为引言。,上古神农氏note-name:神农氏3神农氏:传说中上古时农业和医药的创始者,又称为炎帝(前2838—前2698)。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note-name:陶唐4陶唐:或唐尧(前2357—前2256),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note-name:耒耜之利,以教天下5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语出《周易·系辞下》,指#-666nn;农氏时用农具的技术得到推广。耒耜:古时的翻土农具,此处泛指农具。,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note-name:后稷6后稷:名弃(前23世纪),古代周族始祖,善于农作,曾在尧、舜时任农官。详明,其故何也?

翻译(一)

宋子说,不管上古时的#-666nn;农氏是否真有其#-666aa;,然而体会到这一称号的含义,也应当把创始农业的先民尊称为“#-666nn;农”。#-666aa;不能靠自身长期生存,要靠五谷才能活下去。五谷不能自行生长,要靠#-666aa;去种植。土质经历不同时代而发生变化,作物的物种和性质则随着水土的不同而有所变异。不然的话,从#-666nn;农氏到帝尧时食用粮食已有一千年了,农耕的技术已传遍天下,尽人皆知,一定要到后稷时代才能充#-666dd;阐明那些后来培育出的许多优良品种。原因不正是如此吗?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纨绔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饟,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翻译(二)

富贵#-666aa;家的子弟把农民视同罪#-666aa;,儒生之家把“农夫”当作骂#-666aa;话。饱食终日,只贪享食物的美味而忘掉其从何而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我们认为把创始农业的先农们的事业奉为#-666nn;圣的事业,并不是勉强的,而是很自然的。

原文翻译

1–1–1 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

宋子说,不管上古时的#-666nn;农氏是否真有其#-666aa;,然而体会到这一称号的含义,也应当把创始农业的先民尊称为“#-666nn;农”。#-666aa;不能靠自身长期生存,要靠五谷才能活下去。五谷不能自行生长,要靠#-666aa;去种植。土质经历不同时代而发生变化,作物的物种和性质则随着水土的不同而有所变异。不然的话,从#-666nn;农氏到帝尧时食用粮食已有一千年了,农耕的技术已传遍天下,尽人皆知,一定要到后稷时代才能充#-666dd;阐明那些后来培育出的许多优良品种。原因不正是如此吗?

纨绔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晨炊晚饟,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

富贵#-666aa;家的子弟把农民视同罪#-666aa;,儒生之家把“农夫”当作骂#-666aa;话。饱食终日,只贪享食物的美味而忘掉其从何而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因此我们认为把创始农业的先农们的事业奉为#-666nn;圣的事业,并不是勉强的,而是很自然的。

【原文注释】

〔1〕乃粒:此词出于《书经·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yì)。”意思是民众有粮吃,天下才能治安。此处“乃粒”指谷物,并以此命名本章。

〔2〕宋子曰:宋子为本书作者宋应星的自称。《天工开物 》各章前均有“宋子曰”一段作为引言。

〔3〕神农氏:传说中上古时农业和医药的创始者,又称为炎帝(前2838—前2698)。»

〔4〕陶唐:或唐尧(前2357—前2256),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

〔5〕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语出《周易·系辞下》,指#-666nn;农氏时用农具的技术得到推广。耒耜:古时的翻土农具,此处泛指农具。

〔6〕后稷:名弃(前23世纪),古代周族始祖,善于农作,曾在尧、舜时任农官。»

下一篇: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