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天工开物》 » 曲糵 > 酒母

酒母原文解释

原文(一)

17–2–1 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古来曲造酒,蘗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蘗法亦亡。凡曲,麦、米、面随方土造,南北不同,其义则一。凡麦曲,大、小麦皆可用。造者将麦连皮井水淘净,晒干,时宜盛暑天。磨碎,即以淘麦水和作块,用楮叶包扎,悬风处,或用稻秸掩黄,经四十九日取用。

翻译(一)

酿酒必须依靠曲药作为引子。没有曲即使用佳米、珍黍也造不出酒来。古时用曲造一般的酒,用糵造甜酒。后来#-666aa;们嫌甜酒味淡,便不再普及,制蘗酿甜酒的方法也跟着失传。制酒曲用麦、米、面粉,原料因地制宜,南方和北方各不相同,但原理是一样的。作麦曲用大麦、小麦均可。制曲的#-666aa;将带皮的麦用井水洗净,晒干,时间最好在盛夏天。将麦磨碎,以洗麦水拌#-666ff;作成块状,用楮树叶子包扎起来悬挂在通风处,或用稻草盖上使之发黄,经四十九天后取出使用。

原文(二)

17–2–2 造面曲用白面五斤、黄豆五升,以蓼汁煮烂,再用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楮叶包悬,与稻秸掩黄,法亦同前。其用糯米粉与自然蓼汁溲和成饼,生黄收用者,掩法与时日亦无不同也。其入诸般君臣与草药,少者数味,多者百味,则各土各法,亦不可殚述。近代燕京则以薏苡仁为君,入曲造薏酒。浙中宁、绍则以绿豆为君,入曲造豆酒。二酒颇擅天下佳雄。别载《酒经》

翻译(二)

造面曲是用白面五斤、黄豆五升,用蓼汁煮烂,再用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混#-666ff;踏压做成饼,用楮叶包扎悬在#guoxue666-com;处,或用稻草掩盖使它生出黄衣,方法同前。用糯米粉时,则将其与自然蓼汁浸泡作成饼,待生黄毛而收用,其掩盖方法与所需时间与前述亦无不同。向其中加入的各种主、次配料和草药,少则数味,多则百味。各地都有不同的方法,也不可尽述。近代北京则以薏苡仁为主,加入酒曲造出薏酒。浙江宁波、绍兴是以绿豆为主,加入曲造出豆酒。这两种酒在国内颇为闻名而列为佳酒另载入《酒经》一书中。

原文(三)

17–2–3 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故市曲之家必信著名闻,而后不负酿者。凡燕、齐黄酒曲药,多从淮郡造成,载于舟车北市。南方曲酒酿出即成红色者,用曲与淮郡所造相同,统名大曲。但淮郡市者打成砖片,而南方则用饼团。其曲一味,蓼身为气脉,而米、麦为质料,但必用已成曲、酒糟为媒合。此糟不知相承起自何代,犹之烧矾之必用旧矾滓云。

翻译(三)

造酒曲的#-666aa;家,如果曲料生黄毛的时间不足,看管不勤,手擦洗不干净,只要有几粒坏曲,就会轻易败坏别#-666aa;整担的粮食。因此卖酒曲的#-666aa;家必须守信用,重名誉,才不致辜负酿酒的人。河北、山东造黄酒的曲药,多由淮安造成,用舟车贩运到北方。南方酿造的红色的酒,所用的曲与淮安所造的相同,统名之为大曲。但淮安所卖的曲是打成砖块,而南方则制成饼团。每一种酒曲都要加入蓼粉,起通气作用。以米、麦为基本原料,还必须加入已造成的曲和酒糟作为媒介。加入酒糟不知是从什么时代传下来的,其原理就像烧矾石时必须用旧矾滓一样。

原文翻译

17–2–1 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即佳米珍黍,空造不成。古来曲造酒,蘗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蘗法亦亡。凡曲,麦、米、面随方土造,南北不同,其义则一。凡麦曲,大、小麦皆可用。造者将麦连皮井水淘净,晒干,时宜盛暑天。磨碎,即以淘麦水和作块,用楮叶包扎,悬风处,或用稻秸掩黄,经四十九日取用。

酿酒必须依靠曲药作为引子。没有曲即使用佳米、珍黍也造不出酒来。古时用曲造一般的酒,用糵造甜酒。后来#-666aa;们嫌甜酒味淡,便不再普及,制蘗酿甜酒的方法也跟着失传。制酒曲用麦、米、面粉,原料因地制宜,南方和北方各不相同,但原理是一样的。作麦曲用大麦、小麦均可。制曲的#-666aa;将带皮的麦用井水洗净,晒干,时间最好在盛夏天。将麦磨碎,以洗麦水拌#-666ff;作成块状,用楮树叶子包扎起来悬挂在通风处,或用稻草盖上使之发黄,经四十九天后取出使用。

17–2–2 造面曲用白面五斤、黄豆五升,以蓼汁煮烂,再用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楮叶包悬,与稻秸掩黄,法亦同前。其用糯米粉与自然蓼汁溲和成饼,生黄收用者,掩法与时日亦无不同也。其入诸般君臣与草药,少者数味,多者百味,则各土各法,亦不可殚述。近代燕京则以薏苡仁为君,入曲造薏酒。浙中宁、绍则以绿豆为君,入曲造豆酒。二酒颇擅天下佳雄。别载《酒经》 。

造面曲是用白面五斤、黄豆五升,用蓼汁煮烂,再用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混#-666ff;踏压做成饼,用楮叶包扎悬在#guoxue666-com;处,或用稻草掩盖使它生出黄衣,方法同前。用糯米粉时,则将其与自然蓼汁浸泡作成饼,待生黄毛而收用,其掩盖方法与所需时间与前述亦无不同。向其中加入的各种主、次配料和草药,少则数味,多则百味。各地都有不同的方法,也不可尽述。近代北京则以薏苡仁为主,加入酒曲造出薏酒。浙江宁波、绍兴是以绿豆为主,加入曲造出豆酒。这两种酒在国内颇为闻名而列为佳酒另载入《酒经》一书中。

17–2–3 凡造酒母家,生黄未足,视候不勤,盥拭不洁,则疵药数丸动辄败人石米。故市曲之家必信著名闻,而后不负酿者。凡燕、齐黄酒曲药,多从淮郡造成,载于舟车北市。南方曲酒酿出即成红色者,用曲与淮郡所造相同,统名大曲。但淮郡市者打成砖片,而南方则用饼团。其曲一味,蓼身为气脉,而米、麦为质料,但必用已成曲、酒糟为媒合。此糟不知相承起自何代,犹之烧矾之必用旧矾滓云。

造酒曲的#-666aa;家,如果曲料生黄毛的时间不足,看管不勤,手擦洗不干净,只要有几粒坏曲,就会轻易败坏别#-666aa;整担的粮食。因此卖酒曲的#-666aa;家必须守信用,重名誉,才不致辜负酿酒的人。河北、山东造黄酒的曲药,多由淮安造成,用舟车贩运到北方。南方酿造的红色的酒,所用的曲与淮安所造的相同,统名之为大曲。但淮安所卖的曲是打成砖块,而南方则制成饼团。每一种酒曲都要加入蓼粉,起通气作用。以米、麦为基本原料,还必须加入已造成的曲和酒糟作为媒介。加入酒糟不知是从什么时代传下来的,其原理就像烧矾石时必须用旧矾滓一样。

扩展阅读

【注释】

蘗本指麦芽,古代用以制酒曲、酿成醴(甜酒),但从汉代起则用以造饴,即麦芽糖。

指麦发酵后产生霉菌的黄色孢子。

【注释】

蓼:蓼科蓼属中的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入药用。

辣蓼:蓼科蓼属辣蓼Polygonum flaccidum,加蓼的目的之一也还在于抑制杂菌生长。

薏苡:禾本科薏苡,又称薏米,Coix laacryma

《酒经》:宋#-666aa;朱翼中著,又名《北山酒经》(1117)。

【注释】

用麦、米制曲,加入蓼粉可使曲饼疏松,增加通气性能,便于酵母菌生长。

指发酵前加入曲种。

下一篇: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