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杂文

《文心雕龙》杂文

本篇论述对问、七、连珠三种文体,总称杂文。本篇可分五段。第一段说明这三种文体,分别由宋玉、枚乘、扬雄三人创始,兼及此三文特色,指出它们都是作者闲乐时所为(因此带有诙谐性质)。第二段论述对问一体,列举两汉魏晋各家的作品,有所褒贬,结尾指出该体是作者发愤表志之作,写作上须表现出高深的情志和光艳的文采。第三段论述七体,评价了两汉魏晋的作品。其中赞美枚乘《七发》“独拔而伟丽”,又批评这类作品往往“先骋郑卫之声”,实际是不满它们流于淫丽。刘勰认为这类作品应当写得艳丽而不淫滥。第四段论述连珠,对汉魏时杜笃等四家拟作都致不满,而独肯定陆机的制作。后面指出该体应写得义明词净,事圆音泽。第五段是附论,说明自汉代以来,杂文的名目繁多,对它们可以考察其名义,分别归入有关文体,该篇不再详述。本篇的对问,《文选》卷四五又分为对问、设论两类,对问类录宋玉《对楚王问》一篇,设论类录东方朔、扬雄、班固之作各一篇。《文选》卷三四、三五有“七”类,录枚乘、曹植、张协之作。又卷五五连珠类,则仅录陆机所作的《演连珠》。对问、七两体,着重铺叙。体式接近辞赋,后世有些文人把它们归入辞赋类。

智术之子 ,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辞盈乎气 。苑囿文情 ,故日新殊致 。宋玉含才 ,颇亦负俗 ,始造对问 ,以申其志,放怀寥廓 ,气实使文 。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 ,腴辞云构 ,夸丽风骇 。盖七窍所发 ,发乎嗜欲,始邪末正 ,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扬雄覃思文阁 ,业深综述 ,碎文琐语,肇为连珠 ,其辞虽小而明润矣。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 ,暇豫之末造也 。原文与解释 »

自对问已后 ,东方朔效而广之 ,名为《客难》 ,托古慰志 ,疏而有辨 。扬雄《解嘲》 ,杂以谐谑 ,回环自释 ,颇亦为工。班固《宾戏》 ,含懿采之华 ;崔骃《达旨》 ,吐典言之裁 ;张衡《应间》 ,密而兼雅;崔寔《答讥》 ,整而微质;蔡邕《释诲》 ,体奥而文炳 ;郭璞《客傲》 ,情见而采蔚 :虽迭相祖述 ,然属篇之高者也 。至于陈思《客问》 ,辞高而理疏;庾敳《客咨》 ,意荣而文悴 :斯类甚众,无所取才矣。原夫兹文之设 ,乃发愤以表志。身挫凭乎道胜 ,时屯寄于情泰 ,莫不渊岳其心 ,麟凤其采 ,此立体之大要也。原文与解释 »

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 。观枚氏首唱,信独拔而伟丽矣 。及傅毅《七激》 ,会清要之工 ;崔骃《七依》 ,入博雅之巧;张衡《七辩》,结采绵靡 ;崔瑗《七厉》 ,植义纯正;陈思《七启》 ,取美于宏壮;仲宣《七释》 ,致辨于事理。自桓麟《七说》以下 ,左思《七讽》以上 ,枝附影从,十有余家。或文丽而义暌 ,或理粹而辞驳 。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壮语畋猎 ,穷瑰奇之服馔,极蛊媚之声色 ,甘意摇骨髓,艳辞洞魂识 。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 ,然讽一劝百 ,势不自反。子云所谓“先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 。唯《七厉》叙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群 ,而意实卓尔矣 。原文与解释 »

自《连珠》以下 ,拟者间出 。杜笃、贾逵之曹 ,刘珍、潘勖之辈 ,欲穿明珠,多贯鱼目 。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 ;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 。唯士衡运思 ,理新文敏;而裁章置句 ,广于旧篇 ,岂慕朱仲四寸之珰乎 ?夫文小易周 ,思闲可赡 。足使义明而词净,事圆而音泽,磊磊自转 ,可称珠耳。原文与解释 »

详夫汉来杂文,名号多品 :或典、诰、誓、问 ,或览、略、篇、章 ,或曲、操、弄、引 ,或吟、讽、谣、咏 。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甄别其义 ,各入讨论之域 ;类聚有贯 ,故不曲述也 。原文与解释 »

赞曰:伟矣前修 ,学坚才饱。负文余力 ,飞靡弄巧 。枝辞攒映 ,嘒若参昴 。慕颦之徒 ,心焉只搅 。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