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术之子 ,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辞盈乎气 。苑囿文情 ,故日新殊致 。宋玉含才 ,颇亦负俗 ,始造对问 ,以申其志,放怀寥廓 ,气实使文 。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 ,腴辞云构 ,夸丽风骇 。盖七窍所发 ,发乎嗜欲,始邪末正 ,所以戒膏粱之子也。扬雄覃思文阁 ,业深综述 ,碎文琐语,肇为连珠 ,其辞虽小而明润矣。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 ,暇豫之末造也 。原文解释
【原文】
智术之子 1,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辞盈乎气 2。苑囿文情 3,故日新殊致 4。宋玉含才 5,颇亦负俗 6,始造对问 7,以申其志,放怀寥廓 8,气实使文 9。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 10,腴辞云构 11,夸丽风骇 12。盖七窍所发 13,发乎嗜欲,始邪末正 14,所以戒膏粱之子也15。扬雄覃思文阁 16,业深综述 17,碎文琐语,肇为连珠 18,其辞虽小而明润矣。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 19,暇豫之末造也 20。
【翻译】
聪明有学问的#-666aa;,博学#guoxue666-com;雅的#-666aa;,藻采充溢于文辞,文辞饱含着才气。他们汇聚着文思情采,所以不断创新,表现不同的情致。宋玉怀才,也很受世俗的讥评,他开始创设了对问体,用来申明自己的志向,畅抒广阔的#-666ee;怀,实在是才气驱遣着文辞。到枚乘铺陈辞藻,首创了《七发》,繁盛华美的文辞云集其中,夸饰宏丽犹如风之四起。#-666aa;的七窍所表现出来的爱好,都由人的嗜好欲望引发,所以《七发》开始铺写不正当的嗜欲,最后归结到正当的道理,用来告戒贵族子弟。扬雄曾在天禄阁中潜心思索,深深致力于综述前人著作,而用短小琐碎的文辞,首创了连珠,文辞虽然短小,却明快清润。以上这三种文体,是文章的#-666dd;支,闲暇娱乐的末流之作。
原文 | 翻译 |
智术之子 1,博雅之人,藻溢于辞,辞盈乎气 2。苑囿文情 3,故日新殊致 4。宋玉含才 5,颇亦负俗 6,始造对问 7,以申其志,放怀寥廓 8,气实使文 9。及枚乘摛艳,首制《七发》 10,腴辞云构 11,夸丽风骇 12。盖七窍所发 13,发乎嗜欲,始邪末正 14,所以戒膏粱之子也15。扬雄覃思文阁 16,业深综述 17,碎文琐语,肇为连珠 18,其辞虽小而明润矣。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 19,暇豫之末造也 20。 | 聪明有学问的#-666aa;,博学#guoxue666-com;雅的#-666aa;,藻采充溢于文辞,文辞饱含着才气。他们汇聚着文思情采,所以不断创新,表现不同的情致。宋玉怀才,也很受世俗的讥评,他开始创设了对问体,用来申明自己的志向,畅抒广阔的#-666ee;怀,实在是才气驱遣着文辞。到枚乘铺陈辞藻,首创了《七发》,繁盛华美的文辞云集其中,夸饰宏丽犹如风之四起。#-666aa;的七窍所表现出来的爱好,都由人的嗜好欲望引发,所以《七发》开始铺写不正当的嗜欲,最后归结到正当的道理,用来告戒贵族子弟。扬雄曾在天禄阁中潜心思索,深深致力于综述前人著作,而用短小琐碎的文辞,首创了连珠,文辞虽然短小,却明快清润。以上这三种文体,是文章的#-666dd;支,闲暇娱乐的末流之作。 |
扩展阅读
【注释】。
1术:学术,学问。
2盈:充满。气:才气,气势。
3苑囿(yòu):聚养禽兽、种植花木的地方。这里作动词,有集中之意。
4殊致:不同的情致。
5宋玉:战国末楚国作家。含:怀有。
6负俗:为世俗所讥评。
7始造对问:据《文选》卷四五,宋玉的《对楚王问》最早以“对问”为文章标题。
8放怀:畅抒#-666ee;怀。寥阔:旷远广阔。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自比凤凰和鲲,以示自己有着世俗之#-666aa;无法理解的远大志向。
9使:驱使,驾驭。
10枚乘:西汉初作家。摛(chī):铺陈。艳:指华美的文辞。《七发》:写吴客用音乐、美味、驰射、游观、打猎、观涛和要言妙道来启发有病的楚太子。
11腴:肥美,此喻文采之盛。云构:云集。
12夸丽:夸饰宏丽。风骇:如风之四起。骇,起。
13七窍:指#-666aa;的眼、耳、口、鼻七孔。
14始邪末正:枚乘《七发》虚构吴客问楚太子疾,先用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等六事来启发太子,夸耀声色享乐,极尽铺陈之能事,所以称“始邪”;最后以“要言妙道”讽谏太子,所以说“末正”。
15戒:警戒。膏粱之子:贵族子弟。膏粱,精美的食物。膏,肥肉。粱,精美的饭食。
16扬雄:西汉末作家。覃(tán):深。文阁:指汉代藏典籍的天禄阁,据《汉书·扬雄传》,扬雄曾在天禄阁校书。
17综述:综#-666ff;前#-666aa;著作进行著述。
18肇:始。
19枝派:细小的#-666dd;支。枝,树的枝条。派,水的#-666dd;流。
20暇豫:空闲娱乐。末造:末世,衰世。此处指文章中的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