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练字

《文心雕龙》练字

本篇论述文字的选择运用。所谓练字,不是指结合意义来选用词语,而是从字的形状着眼,从视觉上区别其美恶,审慎地选择运用。全篇可分四段。第一段先是说明文字的起源、作用、先秦至汉代字体的变化。之后说明前汉文人识字多,有的还是语言文字学家,故文章用字丰富深奥;后汉以来,文人不重视文字之学,文章用字日趋寻常简易。末尾指出,世间常用、人所共晓的字,习惯上就认为易;反之则认为难。第二段说明《尔雅》、《苍颉》是两部重要小学书,前者重释义,后者包罗奇文,重形体。作文者对两书均应重视。接着指出字形繁简,有美丑之区别,应当重视。本段主旨在指陈作文必须重视字形。段中谈到《尔雅》义书,谈到宫商,是作为陪衬之用。第三段说明作文选字,必须注意四点:避诡异,省联边,权重出,调单复。这是刘勰从字形选择上归纳出来的四点要求。第四段说明古书上有一些文字,由于音近形近等原因,形成别字。后代文人好奇,引用这些别字作文,那是不规范的。因为别字往往和形体有关,所以附带在这里谈及。汉字是单音节文字,又采用象形、指事、形声、会意等诉诸视觉意识的手段来构造字形,因此字的形貌因素在文字方面显得较为突出。骈文讲究文字的对称、匀整,对字形美观的要求也要高些。(即在散文,避诡异、省联边等四点要求,在不同程度上也是需要注意的。)可见刘勰重视字形的选择,有着汉字特点和当时骈文昌盛两方面的原因。

夫文象列而结绳移 ,鸟迹明而书契作 ,斯乃言语之体貌 ,而文章之宅宇也 。苍颉造之,鬼哭粟飞 ;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先王声教 ,书必同文 ;岴轩之使 ,纪言殊俗 ,所以一字体 ,总异音 。《周礼》保氏,掌教六书 。秦灭旧章 ,以吏为师,及李斯删籀而秦篆兴 ,程邈造隶而古文废 。汉初草律 ,明著厥法 ,太史学童,教试六体 ;又吏民上书,字谬辄劾 。是以马字缺画,而石建惧死 ,虽云性慎,亦时重文也 。至孝武之世 ,则相如撰篇 。及宣、平二帝 ,征集小学 ,张敞以正读传业 ,扬雄以奇字纂训 ,并贯练《雅》、《颉》 ,总阅音义,鸿笔之徒 ,莫不洞晓 。且多赋京苑,假借形声 ;是以前汉小学,率多玮字 ,非独制异 ,乃共晓难也 。暨乎后汉,小学转疏,复文隐训 ,臧否大半 。及魏代缀藻 ,则字有常检 ,追观汉作 ,翻成阻奥 。故陈思称 :“扬、马之作 ,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 ,非博学不能综其理 。”岂直才悬 ,抑亦字隐 。自晋来用字,率从简易 ,时并习易,人谁取难?今一字诡异,则群句震惊;三人弗识,则将成字妖矣。后世所同晓者,虽难斯易 ;时所共废,虽易斯难;趣舍之间 ,不可不察。原文与解释 »

夫《尔雅》者,孔徒之所纂 ,而《诗》、《书》之襟带也 ;《苍颉》者,李斯之所辑,而鸟籀之遗体也 ;《雅》以渊源诂训 ,《颉》以苑囿奇文 ,异体相资 ,如左右肩股。该旧而知新 ,亦可以属文 。若夫义训古今 ,兴废殊用 ,字形单复 ,妍蚩异体 。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讽诵则绩在宫商 ,临文则能归字形矣 。原文与解释 »

是以缀字属篇 ,必须练择 :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诡异者,字体瑰怪者也 。曹摅诗称 :“岂不愿斯游,褊心恶低呶 。”两字诡异,大疵美篇 ,况乃过此,其可观乎!联边者,半字同文者也 。状貌山川,古今咸用,施于常文 ,则龃龉为瑕 ,如不获免 ,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林乎!重出者,同字相犯者也 。《诗》、《骚》适会 ,而近世忌同,若两字俱要,则宁在相犯。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为难也。单复者,字形肥瘠者也 。瘠字累句 ,则纤疏而行劣;肥字积文 ,则黯黕而篇暗 ;善酌字者,参伍单复 ,磊落如珠矣 。凡此四条,虽文不必有,而体例不无。若值而莫悟 ,则非精解。原文与解释 »

至于经典隐暧 ,方册纷纶 ,简蠹帛裂 ,三写易字 ,或以音讹 ,或以文变 。子思弟子,“於穆不似” ,音讹之异也。晋之史记,“三豕渡河” ,文变之谬也。《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 ,《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 ,“别”、“列”、“淮”、“淫”,字似潜移 。“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 。傅毅制诔,已用“淮雨” ;元长作序,亦用“别风” ;固知爱奇之心,古今一也。史之阙文,圣人所慎 ,若依义弃奇,则可与正文字矣。原文与解释 »

赞曰:篆隶相熔 ,《苍》、《雅》品训 。古今殊迹,妍蚩异分 。字靡易流 ,文阻难运 。声画昭精 ,墨采腾奋 。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