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隐秀

《文心雕龙》隐秀

本篇原文残缺。有的本子自“而澜表方圆”句以下,“朔风动秋草”句以前,尚有四百来字,经研究者考证,系出明人伪托,这里不取。本篇论述含蓄和警策两种表现技巧。现存残文可分前后两段。前段说明隐和秀是使文章焕发光采的两种表现手段。隐的特点是要有文字以外的意思,让读者去体会,就是含蓄的表现手法。秀是篇中秀拔警策、在全篇中显得卓绝不伦的语句。后段说明秀句在前人作品中并不多见,是“思合而自逢”,用现代理论解释,可说是创作灵感勃发时的表现。后面指出文章的晦塞,虽深奥而不是隐;文词的雕削,表面虽美巧而不是秀。隐、秀应当做到“自然会妙”,与后世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意思大致相同。文辞要美丽,但又要自然,这是刘勰的一贯主张。隐和秀不像骈偶、比喻、夸张、用典那样是一般文学作品都具有的,它们在修辞和表现技巧方面属于更高级的手段,所以本书把本篇置于《丽辞》、《事类》等篇之后。后代文学(特别是诗歌)对隐、秀也颇重视。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引此篇有曰:“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二句为今本所无,当是佚文。

夫心术之动远矣 ,文情之变深矣 。源奥而派生 ,根盛而颖峻 。是以文之英蕤 ,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 ,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 ,才情之嘉会也 。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 ,伏采潜发 ,譬爻象之变互体 ,川渎之韫珠玉也 。故互体变爻,而化成四象 ;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 。……原文与解释 »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气寒而事伤,此羁旅之怨曲也 。凡文集胜篇 ,不盈十一 ;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并思合而自逢 ,非研虑之所课也 。或有晦塞为深 ,虽奥非隐;雕削取巧 ,虽美非秀矣。故自然会妙 ,譬卉木之耀英华 ;润色取美,譬缯帛之染朱绿 。朱绿染缯,深而繁鲜 ;英华曜树 ,浅而炜烨。隐篇所以照文苑,秀句所以侈翰林 ,盖以此也。原文与解释 »

赞曰:深文隐蔚 ,余味曲包 。辞生互体,有似变爻 。言之秀矣,万虑一交 。动心惊耳,逸响笙匏 。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