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气寒而事伤,此羁旅之怨曲也 。凡文集胜篇 ,不盈十一 ;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并思合而自逢 ,非研虑之所课也 。或有晦塞为深 ,虽奥非隐;雕削取巧 ,虽美非秀矣。故自然会妙 ,譬卉木之耀英华 ;润色取美,譬缯帛之染朱绿 。朱绿染缯,深而繁鲜 ;英华曜树 ,浅而炜烨。隐篇所以照文苑,秀句所以侈翰林 ,盖以此也。原文解释
【原文】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1,气寒而事伤,此羁旅之怨曲也 2。凡文集胜篇 3,不盈十一 4;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5。并思合而自逢 6,非研虑之所课也 7。或有晦塞为深 8,虽奥非隐;雕削取巧 9,虽美非秀矣。故自然会妙 10,譬卉木之耀英华 11;润色取美,譬缯帛之染朱绿 12。朱绿染缯,深而繁鲜 13;英华曜树 14,浅而炜烨15。隐篇所以照文苑,秀句所以侈翰林 16,盖以此也。
【翻译】
……“北风吹动着秋草,边地征马也有了思归之心”,气候凄寒而情事感伤,这是滞留他乡的怨歌。大凡一部文集中的优秀篇章,不满十#-666dd;之一;一篇作品中的警策之句,也仅约百#-666dd;之二。这些都是作者的构思恰好与隐秀的要求相#-666ff;而产生,不是刻意琢磨所能求得的。有的以隐晦为深,虽然深奥却不是含蓄;有的靠刻意雕琢来求得工巧,虽然美好但非警策。所以自然而然地#-666ff;于美妙,就如草木的鲜花光采闪耀;有意修饰而获得的华美,就像丝织品染上红绿色彩。红绿色彩染在丝织品上,色泽深而繁富鲜艳;鲜花闪耀于草木之上,色彩浅而光采明亮。含蓄的篇章之所以照耀文坛,警策的秀句之所以光大艺苑,就是这个原因。
原文 | 翻译 |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 1,气寒而事伤,此羁旅之怨曲也 2。凡文集胜篇 3,不盈十一 4;篇章秀句,裁可百二 5。并思合而自逢 6,非研虑之所课也 7。或有晦塞为深 8,虽奥非隐;雕削取巧 9,虽美非秀矣。故自然会妙 10,譬卉木之耀英华 11;润色取美,譬缯帛之染朱绿 12。朱绿染缯,深而繁鲜 13;英华曜树 14,浅而炜烨15。隐篇所以照文苑,秀句所以侈翰林 16,盖以此也。 | ……“北风吹动着秋草,边地征马也有了思归之心”,气候凄寒而情事感伤,这是滞留他乡的怨歌。大凡一部文集中的优秀篇章,不满十#-666dd;之一;一篇作品中的警策之句,也仅约百#-666dd;之二。这些都是作者的构思恰好与隐秀的要求相#-666ff;而产生,不是刻意琢磨所能求得的。有的以隐晦为深,虽然深奥却不是含蓄;有的靠刻意雕琢来求得工巧,虽然美好但非警策。所以自然而然地#-666ff;于美妙,就如草木的鲜花光采闪耀;有意修饰而获得的华美,就像丝织品染上红绿色彩。红绿色彩染在丝织品上,色泽深而繁富鲜艳;鲜花闪耀于草木之上,色彩浅而光采明亮。含蓄的篇章之所以照耀文坛,警策的秀句之所以光大艺苑,就是这个原因。 |
扩展阅读
【注释】。
1“朔风”二句:西晋王讚《杂诗》中的诗句。朔风:北风。朔,北方。
2羁旅:旅居他乡。
3胜篇:优秀篇章。
4盈:满。十一:十#-666dd;之一。
5裁:通“才”,仅仅。
6思#-666ff;而自逢:说作者的构思和隐秀的要求正相切#-666ff;,于是自然有了隐秀的效果。逢:遇。
7课:考核,此有求得之意。
8晦塞:隐晦不流畅。
9雕削:雕琢。
10会:#-666ff;。
11英华:草木的花。华,即花。
12缯(zēng)帛:丝织品。缯,丝织品的总称。
13繁鲜:繁富鲜艳。刘勰此处虽不完全否定“润色取美”,但与“自然会妙”形成的隐秀之美相比,“深而繁鲜”毕竟要逊色一些。
14曜:照耀。
15炜烨:光采鲜明。
16侈: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