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心雕龙》 » 议对 > 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所以敬慎群务,弛张治术+故其…+

夫动先拟议 ,明用稽疑 ,所以敬慎群务 ,弛张治术 。故其大体所资 ,必枢纽经典 ,采故实于前代 ,观通变于当今;理不谬摇其枝 ,字不妄舒其藻 。又郊祀必洞于礼 ,戎事必练于兵 ,佃谷先晓于农 ,断讼务精于律 ;然后标以显义 ,约以正辞,文以辨洁为能 ,不以繁缛为巧 ;事以明核为美 ,不以环隐为奇 :此纲领之大要也。若不达政体 ,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 ,穿凿会巧 ,空骋其华 ,固为事实所摈 ;设得其理 ,亦为游辞所埋矣 。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 ;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 。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 ,则秦女楚珠,复存于兹矣。原文解释

【原文】

夫动先拟议 1,明用稽疑 2,所以敬慎群务 3,弛张治术 4。故其大体所资 5,必枢纽经典 6,采故实于前代 7,观通变于当今;理不谬摇其枝 8,字不妄舒其藻 9。又郊祀必洞于礼 10,戎事必练于兵 11,佃谷先晓于农 12,断讼务精于律 13;然后标以显义 14,约以正辞15,文以辨洁为能 16,不以繁缛为巧 17;事以明核为美 18,不以环隐为奇 19:此纲领之大要也。若不达政体 20,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 21,穿凿会巧 22,空骋其华 23,固为事实所摈 24;设得其理 25,亦为游辞所埋矣 26。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 27;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 28。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 29,则秦女楚珠,复存于兹矣。

【翻译】

行动前要先加考虑议论,要使疑难之事明白就要加以考查,这是为了恭敬谨慎地处理各种政务,使治国之术松弛紧张适度。所以议的写作所依据的,必以经典为中心,采择前代的成法,观察其在当今的发展变化;说理不应错误地在枝节问题上发挥,行文不该一味地铺陈辞藻。另外,议论祭祀一定要深明礼仪,说#-666kk;事一定要熟悉用兵,谈种谷物先要通晓农事,讲断案务必精通法律;然后明显地标出用意,用典正的文辞加以概括,文字以明辨洁净为贵,不以繁文缛彩为巧;议事以明白核实为美,不以曲折隐晦为奇:这就是议的写作要领了。如果不明政治体制,却舞文弄墨,东拼西凑地组织文辞,牵强附会地讨巧,徒然表现文采,肯定会被事实所抛弃;即使#-666ff;于道理,也会被不切实际的浮辞所埋没。从前秦国国君嫁女儿到晋国,同行的有穿华丽#-666hh;饰的陪嫁女子,结果晋国#-666aa;以陪嫁女为贵而以公主为贱;楚国#-666aa;到郑国卖珠,做了桂香薰过的匣子装珠,结果郑国#-666aa;买了匣子却退还了珠子。议文如果文采盖过了说理,本末倒置,那么秦人嫁女,楚人卖珠的情况,又会在这里出现了。

原文翻译

夫动先拟议 1,明用稽疑 2,所以敬慎群务 3,弛张治术 4。故其大体所资 5,必枢纽经典 6,采故实于前代 7,观通变于当今;理不谬摇其枝 8,字不妄舒其藻 9。又郊祀必洞于礼 10,戎事必练于兵 11,佃谷先晓于农 12,断讼务精于律 13;然后标以显义 14,约以正辞15,文以辨洁为能 16,不以繁缛为巧 17;事以明核为美 18,不以环隐为奇 19:此纲领之大要也。若不达政体 20,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 21,穿凿会巧 22,空骋其华 23,固为事实所摈 24;设得其理 25,亦为游辞所埋矣 26。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 27;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而还珠 28。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 29,则秦女楚珠,复存于兹矣。

行动前要先加考虑议论,要使疑难之事明白就要加以考查,这是为了恭敬谨慎地处理各种政务,使治国之术松弛紧张适度。所以议的写作所依据的,必以经典为中心,采择前代的成法,观察其在当今的发展变化;说理不应错误地在枝节问题上发挥,行文不该一味地铺陈辞藻。另外,议论祭祀一定要深明礼仪,说#-666kk;事一定要熟悉用兵,谈种谷物先要通晓农事,讲断案务必精通法律;然后明显地标出用意,用典正的文辞加以概括,文字以明辨洁净为贵,不以繁文缛彩为巧;议事以明白核实为美,不以曲折隐晦为奇:这就是议的写作要领了。如果不明政治体制,却舞文弄墨,东拼西凑地组织文辞,牵强附会地讨巧,徒然表现文采,肯定会被事实所抛弃;即使#-666ff;于道理,也会被不切实际的浮辞所埋没。从前秦国国君嫁女儿到晋国,同行的有穿华丽#-666hh;饰的陪嫁女子,结果晋国#-666aa;以陪嫁女为贵而以公主为贱;楚国#-666aa;到郑国卖珠,做了桂香薰过的匣子装珠,结果郑国#-666aa;买了匣子却退还了珠子。议文如果文采盖过了说理,本末倒置,那么秦人嫁女,楚人卖珠的情况,又会在这里出现了。

扩展阅读

【注释】

1动先拟议:语本《易传·系辞上》“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意谓说话和行动之前先考虑好。拟:揣度。

2明用稽疑:语出《尚书·洪范》“次七曰明用稽疑”,说“洪范九畴”(九种治国的大法)的第七项为用卜筮考查明白疑难之事。这里指把疑难问题考察清楚。稽:考察。

3群务:各种政务。

4弛张治术:《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此指使治国之术弛张适度。

5资:依靠。

6枢纽:关键,中心环节。

7故实:前代成法。

8理不谬摇其枝:说理时不应错误地在枝节问题上发挥。

9字不妄舒其藻:文字方面不应一味铺陈辞藻。妄:胡乱。舒:伸展。藻:辞藻。

10郊祀:祭天地。洞:深刻理解。

11戎事:#-666kk;事。练:熟悉。兵:用兵之道。

12佃:耕作。

13断讼:断案。律:法律。

14标:标出。

15约:概括。

16辨洁:明辨洁净。

17缛(rù):繁密的采饰。

18核:核实。

19环:回环曲折。隐:隐晦。

20达:通晓。政体:政治体制。

21支离构辞:东拼西凑地组织文辞。支离:#-666dd;散。

22穿凿会巧:牵强附会地讨巧。穿凿:牵强附会。

23空:徒然。骋:驰骋,指尽情表现。华:文采。

24摈:摈弃。

25设得其理:即使#-666ff;于道理。

26游辞:不切实的浮辞。

27“昔秦女”三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秦国国君将女儿嫁给晋国公子,同时有穿着漂亮#-666hh;装的陪嫁婢妾七十#-666aa;,结果晋国#-666aa;爱陪嫁婢妾而以公主为贱。文衣:有文采的衣#-666hh;,指#-666hh;饰考究。媵(yìng):陪嫁婢妾。

28“楚珠”三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楚#-666aa;在郑国卖珠,将放珠的匣子做得极为精美考究,结果郑人买了匣子,退回了珠。鬻(yù):卖。薰桂:用桂香薰制。椟(dú):匣子。

29末:末梢。胜:胜过。本: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