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表下 > 桓元子

《文选》桓元子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西)人。东晋大臣,明帝女婿。少性豪爽,初为荆州刺史,后定蜀,攻前秦,复洛阳,官至大司马,专擅朝政。废帝奕,立简文帝。《晋书·桓温传赞》曰:“桓温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见赏通人,夙标令誉。”

荐谯元彦表一首

据《晋书·隐逸传》载,谯秀,字元彦,巴西(今四川阆中西南)人。谯周之孙,少好静,不与世俗交游。“李雄据蜀,略有巴西,雄叔父骧、骧子寿皆慕秀名。具束帛安车征之,皆不应。”躬耕山林。“桓温灭蜀,上疏荐之。”此表即桓温为荐举谯秀而作。

作者一方面结合历史的引证与现实的分析,说明君王访贤求逸的重要,另一方面又历陈谯秀的为人品德,说明举荐其人实出公心。精炼的语言,严密的论述,表达了桓温“举贤旌善”(《晋书·桓温传》)的思想。但是,此表虽有说服力,而“朝廷以秀年在笃老,兼道远,故不征”,仅“遣使敕所在四时存问”(《晋书·隐逸传》)而已。

臣闻太朴既亏,则高尚之标显;道丧时昏,则忠贞之义彰。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亦有秉心矫迹,以敦在三之节。是故上代之君莫不崇重斯轨,所以笃俗训民,静一流竞。伏惟大晋应符御世,运无常通,时有屯蹇,神州丘墟,三方圮裂。兔罝绝响于中林,白驹无闻于空谷,斯有识之所悼心,大雅之所叹息者也。原文与解释 »

陛下圣德嗣兴,方恢天绪。臣昔奉役,有事西土,鲸鲵既悬,思宣大化,访诸故老,搜扬潜逸,庶武罗于羿浞之墟,想王蠋于亡齐之境。窃闻巴西谯秀,植操贞固,抱德肥遁,扬清渭波。于时皇极遘道消之会,群黎蹈颠沛之艰,中华有顾瞻之哀,幽谷无迁乔之望。凶命屡招,奸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杜门绝迹,不面伪庭。进免龚胜亡身之祸,退无薛方诡对之讥。虽园、绮之栖商洛,管宁之默辽海,方之于秀,殆无以过,于今西土以为美谈。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崇表殊节,圣哲之上务。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路,遗黎偷薄。义声弗闻,益宜振起道义之徒,以敦流遁之弊。若秀蒙蒲帛之征,足以镇静颓风,轨训嚣俗,幽遐仰流,九服知化矣!原文与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