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纪行下 » 潘安仁 > 越安陵而无讥,谅惠声之寂寞+吊爰丝之正义,伏梁剑于…+

越安陵而无讥,谅惠声之寂寞。吊爰丝之正义,伏梁剑于东郭。讯景皇于阳丘,奚信谮而矜谑。陨吴嗣于局下,盖发怒于一博。成七国之称乱,翻助逆以诛错。恨过听而无讨,兹沮善而劝恶。原文解释

【原文】

安陵note-name:安陵1安陵:《汉书·惠帝纪》载,惠帝以七年(前188)“九月辛丑葬安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安陵在长安北三十五里。”无讥:无可指责。《汉书·惠帝纪赞》:“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可谓宽仁之主。”故无讥。而无讥,note-name:谅2谅:委实,确实。惠声:指惠帝的声誉。惠声之寂寞。吊爰丝之正义,伏梁剑于东郭note-name:“吊爰丝”二句3“吊爰丝”二句:言凭吊爰盎被梁国刺客刺死处。据《汉书·爰盎传》,爰盎字丝,文帝时为中郎将,景帝时曾任太常。梁王托爰盎向景帝进言,请求成为嗣君,未果,梁王因此恨爰盎,派刺客去刺杀爰盎。刺客来到关中,问起爰盎,#-666aa;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刺客不忍杀害爰盎,反而提醒他防备。结果爰盎还是被梁国派来的其他刺客杀死在安陵郭门外。note-name:讯4讯:问,问讯。阳丘:即阳陵。《汉书·景帝纪》载,景帝以后元三年(前141)“二月癸酉葬阳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阳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景皇于阳丘,奚信谮而矜谑note-name:信谗5信谗:指景帝听信爰盎的谗言,杀死晁错以求平息七国之乱事。事见《汉书·爰盎晁错传》。矜谑:骄纵而出戏言。疑指景帝酒后戏言死后传位于梁王事。事详《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陨吴嗣于局下,盖发怒于一博note-name:“陨吴嗣”二句6“陨吴嗣”二句:指景帝为太子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太子事。《史记·吴王濞列传》:“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666aa;,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陨,通“殒”,死亡。吴嗣,即吴太子。局,棋盘。博,古代的一种棋戏。成七国之称乱note-name:成七国之称乱7成七国之称乱:谓因太子事,吴王失藩臣礼,皇帝多所责问。此为造成七国之乱的远因。note-name:翻8翻:反而。逆:指吴楚七国。错:晁错。助逆以诛错。恨过听而无讨,兹沮善而劝恶note-name:“恨过听”二句9“恨过听”二句:言景帝误信爰盎之言,错杀晁错,之后对爰盎的过错却不惩罚,这会抑善而扬恶。《汉书·爰盎晁错传》载,晁错死,邓公谓景帝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越过安陵而无可讥谈,惠帝的名声实在寂寞。悼爰盎为正义而直言,被梁客剑杀于东城郭。到阳陵质问汉之孝景,为何信谗而骄纵戏谑?以棋局砸死吴国太子,发怒只是因为一博。七国借此而举兵叛乱,反助吴国要求诛杀晁错。恨景帝误信盎言而不加惩罚,这样只能抑善而助恶。

原文翻译

越安陵而无讥,谅惠声之寂寞。吊爰丝之正义,伏梁剑于东郭。讯景皇于阳丘,奚信谮而矜谑。陨吴嗣于局下,盖发怒于一博。成七国之称乱,翻助逆以诛错。恨过听而无讨,兹沮善而劝恶。

越过安陵而无可讥谈,惠帝的名声实在寂寞。悼爰盎为正义而直言,被梁客剑杀于东城郭。到阳陵质问汉之孝景,为何信谗而骄纵戏谑?以棋局砸死吴国太子,发怒只是因为一博。七国借此而举兵叛乱,反助吴国要求诛杀晁错。恨景帝误信盎言而不加惩罚,这样只能抑善而助恶。

【原文注释】

〔1〕安陵:《汉书·惠帝纪》载,惠帝以七年(前188)“九月辛丑葬安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安陵在长安北三十五里。”无讥:无可指责。《汉书·惠帝纪赞》:“孝惠内修亲亲,外礼宰相……可谓宽仁之主。”故无讥。»

〔2〕:委实,确实。惠声:指惠帝的声誉。

〔3〕“吊爰丝”二句:言凭吊爰盎被梁国刺客刺死处。据《汉书·爰盎传》,爰盎字丝,文帝时为中郎将,景帝时曾任太常。梁王托爰盎向景帝进言,请求成为嗣君,未果,梁王因此恨爰盎,派刺客去刺杀爰盎。刺客来到关中,问起爰盎,#-666aa;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刺客不忍杀害爰盎,反而提醒他防备。结果爰盎还是被梁国派来的其他刺客杀死在安陵郭门外。

〔4〕:问,问讯。阳丘:即阳陵。《汉书·景帝纪》载,景帝以后元三年(前141)“二月癸酉葬阳陵”,颜师古注引臣瓒曰:“阳陵在长安东北四十五里。”

〔5〕信谗:指景帝听信爰盎的谗言,杀死晁错以求平息七国之乱事。事见《汉书·爰盎晁错传》。矜谑:骄纵而出戏言。疑指景帝酒后戏言死后传位于梁王事。事详《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6〕“陨吴嗣”二句:指景帝为太子时,用棋盘砸死吴王太子事。《史记·吴王濞列传》:“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傅皆楚#-666aa;,轻悍,又素骄。博,争道,不恭,皇太子引博局提吴太子,杀之。”陨,通“殒”,死亡。吴嗣,即吴太子。局,棋盘。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7〕成七国之称乱:谓因太子事,吴王失藩臣礼,皇帝多所责问。此为造成七国之乱的远因。

〔8〕:反而。逆:指吴楚七国。错:晁错。

〔9〕“恨过听”二句:言景帝误信爰盎之言,错杀晁错,之后对爰盎的过错却不惩罚,这会抑善而扬恶。《汉书·爰盎晁错传》载,晁错死,邓公谓景帝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