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宫殿 » 何平叔 > 大哉惟魏,世有哲圣,武创元基,文集大命+皆体天作制…+

大哉惟魏,世有哲圣,武创元基,文集大命。皆体天作制,顺时立政。至于帝皇,遂重熙而累盛。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庶事既康,天秩孔明,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岁三月东巡狩,至于许昌。望祠山川,考时度方。存问高年,率民耕桑。越六月既望,林钟纪律,大火昏正,桑梓繁庑,大雨时行。原文解释

【原文】

大哉惟note-name:魏1魏:指三国时的曹魏。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今属河南)。265年司马炎代魏立晋,魏遂亡。#-666cc;立五帝,四十六年。世有note-name:世有2世有:代代都有。哲圣:指贤德聪明的君主。哲,聪明。《尚书·皋陶谟》:“知#-666aa;则哲。”哲圣,note-name:武3武:魏武帝曹操。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666kk;事家、诗#-666aa;。元基:伟大的基业。元,大。创元基,note-name:文4文:魏文帝曹丕。曹操次子。220年受汉禅即皇帝位,建立魏王朝。集大命:聚集天命于其身之意。集,聚集。《尚书·太甲》:“天监厥德,用集大命。”集大命。皆体天作制note-name:体天作制5体天作制:谓体法天地之德而建立制度。顺时立政note-name:顺时立政6顺时立政:顺应四时顺序而施政。李善注:“谓依月令而行也。《礼记》曰:‘凡举事必顺其时。’”。至于帝皇note-name:帝皇7帝皇:此指魏明帝曹叡(ruì,205—239)。曹丕之子,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但文学成就远逊操、丕。,遂重熙note-name:重熙8重熙:继承先帝之光明。熙,光明。《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毛传:“缉熙,光明也。”集传:“缉,续;熙,明;亦不已之意。”累盛:继续前朝的强盛。累,接连,继续。而累盛。远则note-name:袭9袭:#-666ff;,和合。《荀子·不苟》:“齐、秦袭。”《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自然:阴阳自然之道。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note-name:人物之至情10人物之至情:#-666aa;物之真情至理。两句意为,为政#-666ff;乎阴阳的自然之道,本于人物的真情至理。。上则note-name:崇11崇:崇尚。稽:考查。弘道:大道。稽古之弘道,下则note-name:阐12阐:阐扬。长世:长传于世。善经:良好规范,正确道理。经,规范,常理。《孟子·尽心》:“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长世之善经。庶事note-name:庶事13庶事:此指各种政事。庶,众多。康:康宁,安定。既康,天秩note-name:天秩14天秩:整个社会秩序。秩,秩序,常度。《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秩。”毛传:“秩,常也。”孔明:大明,异常清明。孔明,故载祀二三note-name:载祀二三15载祀二三:魏明帝太和六年。载、祀,均指纪年。二三,二三相乘,即六年。,而国富刑清note-name:刑清16刑清:刑法清明,断案公正。。岁三月东巡狩note-name:巡狩17巡狩:君王巡视各地。,至于许昌note-name:许昌18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许昌东。为汉献帝旧都,曹魏时为五都(长安、洛阳、邺、许昌、谯)之一。望祠山川note-name:望祠山川19望祠山川:祭祀山川。望祠,即“望祀”,祭祀山川的专名。考时度方note-name:考时度方20考时度方:考察时势,安抚四方。存问高年note-name:存问高年21存问高年:存恤慰问老#-666aa;率民耕桑note-name:率民耕桑22率民耕桑:此指劝民农桑。越六月既望note-name:越六月既望23越六月既望:在六月十六日。越,于。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林钟纪律note-name:林钟纪律24林钟纪律:林钟,十二律中的第八律。古代律与“历”附#-666ff;,将十二律对应十二月。《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钟。”大火昏正note-name:大火昏正25大火昏正:大火星黄昏时出现于正南方。大火,星宿名。即心宿,又叫火星。昏,黄昏。正,正南方。,桑梓繁庑note-name:桑、梓26桑、梓:桑树和梓树。泛指各种草木。繁庑:繁茂。庑,通“芜”。大雨时行note-name:大雨时行27大雨时行:大雨及时下降。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伟大啊魏国,几代君王都圣明贤哲,武帝创立最早的基业,文帝膺荷天命建立魏代帝业。体法天地之德创建制度,顺乎四时月令确定政策。传至当今皇帝,承袭先帝英明,国势继续强盛。远则#-666ff;于阴阳的自然之道,近则本于#-666aa;民的至理真情。对于先王的大道予以考察崇尚,对于世俗的正确常理予以阐明。诸事既已安定,政治异常清明。以致我皇继位六年,国家富强,断讼公平。今年三月巡视东方,来到许昌祭祀山川,考察时势安抚四方,并且慰问老年,奖励务农艺桑。在六月十六以后,火星出现于南方,树木繁茂滋长,大雨及时下降。

原文翻译

大哉惟魏,世有哲圣,武创元基,文集大命。皆体天作制,顺时立政。至于帝皇,遂重熙而累盛。远则袭阴阳之自然,近则本人物之至情。上则崇稽古之弘道,下则阐长世之善经。庶事既康,天秩孔明,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岁三月东巡狩,至于许昌。望祠山川,考时度方。存问高年,率民耕桑。越六月既望,林钟纪律,大火昏正,桑梓繁庑,大雨时行。

伟大啊魏国,几代君王都圣明贤哲,武帝创立最早的基业,文帝膺荷天命建立魏代帝业。体法天地之德创建制度,顺乎四时月令确定政策。传至当今皇帝,承袭先帝英明,国势继续强盛。远则#-666ff;于阴阳的自然之道,近则本于#-666aa;民的至理真情。对于先王的大道予以考察崇尚,对于世俗的正确常理予以阐明。诸事既已安定,政治异常清明。以致我皇继位六年,国家富强,断讼公平。今年三月巡视东方,来到许昌祭祀山川,考察时势安抚四方,并且慰问老年,奖励务农艺桑。在六月十六以后,火星出现于南方,树木繁茂滋长,大雨及时下降。

【原文注释】

〔1〕:指三国时的曹魏。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都洛阳(今属河南)。265年司马炎代魏立晋,魏遂亡。#-666cc;立五帝,四十六年。

〔2〕世有:代代都有。哲圣:指贤德聪明的君主。哲,聪明。《尚书·皋陶谟》:“知#-666aa;则哲。”

〔3〕:魏武帝曹操。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666kk;事家、诗#-666aa;。元基:伟大的基业。元,大。

〔4〕:魏文帝曹丕。曹操次子。220年受汉禅即皇帝位,建立魏王朝。集大命:聚集天命于其身之意。集,聚集。《尚书·太甲》:“天监厥德,用集大命。”

〔5〕体天作制:谓体法天地之德而建立制度。

〔6〕顺时立政:顺应四时顺序而施政。李善注:“谓依月令而行也。《礼记》曰:‘凡举事必顺其时。’”

〔7〕帝皇:此指魏明帝曹叡(ruì,205—239)。曹丕之子,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但文学成就远逊操、丕。

〔8〕重熙:继承先帝之光明。熙,光明。《诗经·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毛传:“缉熙,光明也。”集传:“缉,续;熙,明;亦不已之意。”累盛:继续前朝的强盛。累,接连,继续。

〔9〕#-666ff;,和合。《荀子·不苟》:“齐、秦袭。”《淮南子·天文训》:“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自然:阴阳自然之道。

〔10〕人物之至情#-666aa;物之真情至理。两句意为,为政#-666ff;乎阴阳的自然之道,本于人物的真情至理。

〔11〕:崇尚。稽:考查。弘道:大道。

〔12〕:阐扬。长世:长传于世。善经:良好规范,正确道理。经,规范,常理。《孟子·尽心》:“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

〔13〕庶事:此指各种政事。庶,众多。康:康宁,安定。

〔14〕天秩:整个社会秩序。秩,秩序,常度。《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秩。”毛传:“秩,常也。”孔明:大明,异常清明。

〔15〕载祀二三:魏明帝太和六年。载、祀,均指纪年。二三,二三相乘,即六年。

〔16〕刑清:刑法清明,断案公正。

〔17〕巡狩:君王巡视各地。

〔18〕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许昌东。为汉献帝旧都,曹魏时为五都(长安、洛阳、邺、许昌、谯)之一。

〔19〕望祠山川:祭祀山川。望祠,即“望祀”,祭祀山川的专名。

〔20〕考时度方:考察时势,安抚四方。

〔21〕存问高年:存恤慰问老#-666aa;

〔22〕率民耕桑:此指劝民农桑。

〔23〕越六月既望:在六月十六日。越,于。既望,阴历每月十六日。

〔24〕林钟纪律:林钟,十二律中的第八律。古代律与“历”附#-666ff;,将十二律对应十二月。《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其音徵,律中林钟。”

〔25〕大火昏正:大火星黄昏时出现于正南方。大火,星宿名。即心宿,又叫火星。昏,黄昏。正,正南方。

〔26〕桑、梓:桑树和梓树。泛指各种草木。繁庑:繁茂。庑,通“芜”。

〔27〕大雨时行:大雨及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