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江海 » 郭景纯 > 咨五才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

咨五才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聿经始于洛沫,拢万川乎巴梁。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纲络群流,商搉涓浍。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所以作限于华裔,壮天地之崄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原文解释

【原文】

note-name:咨1咨:赞叹之词。五才:五材,指金、木、水、火、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五才之并用,note-name:寔2寔:实,诚。水德:水之德性。古#-666aa;认为水德大不可极,深不可测,无公无私。灵长:吕向注:“灵长,言上善柔德,广大利物也。”水德之灵长。note-name:惟3惟:句首语气词。岷山之导江:《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岷山,山名。在四川松潘县北,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666dd;水岭,岷江、嘉陵江发源地,两江汇入长江,故谓“岷山之导江”。导,引,疏导。江,长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note-name:滥觞4滥觞:《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指江河发源处水势极小,只能浮起酒杯,极言水之微弱。。聿经始于洛沫,拢万川乎巴梁note-name:“聿经始”二句5“聿经始”二句:“聿(yù)经始”二句,言长江始经洛、沫,蜿蜒流长,总汇巴郡梁州的大小江河。聿,句首语助词。经始,开始流经。洛沫,二水名。洛水,亦称洛河,源出陕西洛南西北部。东入河南,经洛阳,至巩义洛口流入黄河。沫水,章樵注:“《说文》曰:‘沫水出蜀西塞外,东南入江。’”拢,统括,汇#-666ff;。巴梁,巴郡、梁州。巴郡,包括今重庆和南充、达县、奉节、彭水、涪陵等地。梁州,古九州之一。东界华山,南至长江,北为雍州,西无可考。《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note-name:“冲巫峡”二句6“冲巫峡”二句:言江水至巫山,为山所夹,疾激流湍,至江津则水势始大。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巴东西,与四川巫山接界,因巫山得名。《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巫峡……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迅激,波浪迅疾涌起的样子。跻,登。江津,李善注引《水经注》:“马头崖,北对大岸,谓之江津。”朱珔《文选集释》卷十二:“其地在江陵县枚回洲之下七十余里。”又曰:“江大自此始。”起涨,水势浩大。,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note-name:“极泓量”二句7“极泓量”二句:承上言江水茫茫,无边无际,江水翻腾,浩浩滔天。泓量,江水深广的样子。海运,江水翻腾的样子。淼(miǎo)茫,江水辽阔无边的样子。。总括汉、泗note-name:汉、泗8汉、泗:二水名。汉水,亦称汉江。源出于陕西宁强北蟠冢山,为长江最大支流。《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初出山时名漾水,至武汉入长江。泗水,又称泗河。发源于今山东泗水陪尾山。因其四源#-666ff;为一水,故名。古时泗水流经今山东鱼台、江苏徐州,至洪泽湖畔龙集附近入淮。,兼包淮、湘note-name:淮、湘9淮、湘:二水名。淮,淮河。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湘,湘水。亦称湘江,湖南最大的河流。。并吞沅、澧note-name:沅、澧10沅、澧:二水名。沅,沅江。源出贵州都匀云雾山。上游为清水江,自西向东,至湖南黔阳下始称沅江,注入洞庭湖。澧,澧水。源出湖南桑植西北,东南流至大庸,改东北流,至安乡南注洞庭湖。汲引沮、漳note-name:汲引沮、漳11汲引沮、漳:汲,引。沮、漳,二水名。沮,沮水。源出湖北保康西南,东南流与漳水#-666ff;。又东南流经江陵西境,入于长江。漳,漳水。源出湖北南漳西南之蓬莱洞,东南流至钟祥、当阳,合沮水为沮漳河,复东经江陵入长江。沮、漳两水横流入江故云汲引。。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note-name:“源二分”二句12“源二分”二句:言源出崌、崃二山,流至浔阳,又#-666dd;支九流,故云九派。崌,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崌山,江水出焉。”毕沅疑即四川名山西的蒙山,郝懿行谓即今沫水。崃,山名。即邛崃山,有九折阪。在四川荥经西。《山海经·中山经》:“岷山东北四十里崃山,江水出焉。”郭璞谓中江出于此,又谓崌山,北江所出,故云“源二分于崌崃”。九派,此指江西九江北的一段长江。这里江水有九个支流,故谓九派。《汉书·地理志》应劭注九江郡曰:“江自庐江寻阳分为九。”浔阳,即应劭注之寻阳,今江西九江。。鼓洪涛note-name:洪涛13洪涛:巨浪。赤岸:山名。在成都新都南十七里,江中支流经此。于赤岸,note-name:沦14沦:淹没。余波:浪涛渐平,波势减弱。柴桑:古县名。《汉书·地理志》云属豫章郡,今江西九江西南。余波乎柴桑。纲络群流,商搉涓浍note-name:“纲络”二句15“纲络”二句:言长江兼容并包大小支流,总括收纳。纲络:收罗,兼容。群流,众水。商搉,即扬搉,犹言大略。王念孙《广雅疏证》:“扬搉,大数之名。又谓之商搉,即扬搉之转。”此句意谓总括支流。涓浍(kuài),细流。。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note-name:“表神”二句16“表神”二句:言长江兼容并蓄,至江都愈显孔殷,为天下众水之尊,且将东临大海。表,现。#-666nn;,言长江之深广。刘良注:“言深广故曰神也。”委,聚。刘良注:“言见深广之貌,所聚于江都。”江都,古地名。即今扬州。《汉书·地理志》:“广陵国有江都县。”混流,汇#-666ff;众流。宗,尊。言诸水入于长江,有似诸侯朝宗于天子,故言宗。东会,东会于海。。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note-name:“注五湖”二句17“注五湖”二句:言长江注入太湖,使太湖茫茫无边,灌入三江,波涛激荡。五湖,此指太湖。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周行五百余里。”在今江苏、浙江两省间,江苏苏州西南。漫漭,开阔的样子。三江,《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即太湖。三江各说不一。《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当依此说。漰(pēng)沛,波涛相击发出的轰鸣。滈汗note-name:滈汗18滈汗:滈(hào)汗,水长流的样子。六州:指益、梁、荆、江、扬、徐各州。域:区域。六州之域,经营note-name:经营19经营:周旋往来。炎景:指南方。李善注:“南方火,故曰炎景。”炎景之外。所以作限note-name:作限20作限:成为界限。华:中国。裔:蛮夷,殊方绝国。于华裔,note-name:壮21壮:雄伟。崄(xiǎn)介:险阻。介,李善注引《尔雅》郭璞注:“介,阂也。”天地之崄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note-name:“呼吸”几句22“呼吸”几句:言江潮涨落,吞吐之间,瞬息万里,或朝或夕,往返有规律。呼吸万里,吞吐万里,言长江之浩大气势。亦言其疾,李善注:“呼吸万里,言其疾也。”灵潮,潮水。或夕或朝,潮水进退或朝或夕。。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note-name:“激逸势”二句23“激逸势”二句:言激疾之水势先于平水而前驱,相激起怒潮狂涛也。逸势,急疾的水势。鼓怒,怒潮涌起。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啊!金木水火土,并用不废一。水德诚无私,上善利万物。岷山导引长江之水,源头水浅,仅浮酒杯。江水始出,蜿蜒洛、沫两水,巴郡梁州,万川#-666ff;流长江。冲出巫峡,水势湍急迅疾,流至江津,漫过江岸#guoxue666-com;涨。宏大深广,浪涛飞腾,浩浩滔天,一片淼茫。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吸引沮、漳。崌、崃两山,二#-666dd;长江之源,茫茫九派,#-666dd;支别流浔阳。赤岸山下,巨浪突起,长涛余波,尽于柴桑。网罗百川,囊括细流。展#-666nn;奇深广风姿,集于江都,群流朝宗而为尊,东临大海。倾注五湖,茫茫漫无边际;灌输三江,涛声轰鸣澎湃。浩浩荡荡,泛流六州之域;曲折缭绕,历经极南之外。大江隔华夷,天险成界限。须臾万里,吞吐潮水;往返自然,早潮晚汐。潮水激疾前走,鼓动浪涛怒潮。

原文翻译

咨五才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聿经始于洛沫,拢万川乎巴梁。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纲络群流,商搉涓浍。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所以作限于华裔,壮天地之崄介。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激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

啊!金木水火土,并用不废一。水德诚无私,上善利万物。岷山导引长江之水,源头水浅,仅浮酒杯。江水始出,蜿蜒洛、沫两水,巴郡梁州,万川#-666ff;流长江。冲出巫峡,水势湍急迅疾,流至江津,漫过江岸#guoxue666-com;涨。宏大深广,浪涛飞腾,浩浩滔天,一片淼茫。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吸引沮、漳。崌、崃两山,二#-666dd;长江之源,茫茫九派,#-666dd;支别流浔阳。赤岸山下,巨浪突起,长涛余波,尽于柴桑。网罗百川,囊括细流。展#-666nn;奇深广风姿,集于江都,群流朝宗而为尊,东临大海。倾注五湖,茫茫漫无边际;灌输三江,涛声轰鸣澎湃。浩浩荡荡,泛流六州之域;曲折缭绕,历经极南之外。大江隔华夷,天险成界限。须臾万里,吞吐潮水;往返自然,早潮晚汐。潮水激疾前走,鼓动浪涛怒潮。

【原文注释】

〔1〕:赞叹之词。五才:五材,指金、木、水、火、土。《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

〔2〕:实,诚。水德:水之德性。古#-666aa;认为水德大不可极,深不可测,无公无私。灵长:吕向注:“灵长,言上善柔德,广大利物也。”

〔3〕:句首语气词。岷山之导江:《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岷山,山名。在四川松潘县北,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666dd;水岭,岷江、嘉陵江发源地,两江汇入长江,故谓“岷山之导江”。导,引,疏导。江,长江。

〔4〕滥觞:《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指江河发源处水势极小,只能浮起酒杯,极言水之微弱。

〔5〕“聿经始”二句:“聿(yù)经始”二句,言长江始经洛、沫,蜿蜒流长,总汇巴郡梁州的大小江河。聿,句首语助词。经始,开始流经。洛沫,二水名。洛水,亦称洛河,源出陕西洛南西北部。东入河南,经洛阳,至巩义洛口流入黄河。沫水,章樵注:“《说文》曰:‘沫水出蜀西塞外,东南入江。’”拢,统括,汇#-666ff;。巴梁,巴郡、梁州。巴郡,包括今重庆和南充、达县、奉节、彭水、涪陵等地。梁州,古九州之一。东界华山,南至长江,北为雍州,西无可考。《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

〔6〕“冲巫峡”二句:言江水至巫山,为山所夹,疾激流湍,至江津则水势始大。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巴东西,与四川巫山接界,因巫山得名。《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巫峡……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迅激,波浪迅疾涌起的样子。跻,登。江津,李善注引《水经注》:“马头崖,北对大岸,谓之江津。”朱珔《文选集释》卷十二:“其地在江陵县枚回洲之下七十余里。”又曰:“江大自此始。”起涨,水势浩大。

〔7〕“极泓量”二句:承上言江水茫茫,无边无际,江水翻腾,浩浩滔天。泓量,江水深广的样子。海运,江水翻腾的样子。淼(miǎo)茫,江水辽阔无边的样子。

〔8〕汉、泗:二水名。汉水,亦称汉江。源出于陕西宁强北蟠冢山,为长江最大支流。《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初出山时名漾水,至武汉入长江。泗水,又称泗河。发源于今山东泗水陪尾山。因其四源#-666ff;为一水,故名。古时泗水流经今山东鱼台、江苏徐州,至洪泽湖畔龙集附近入淮。

〔9〕淮、湘:二水名。淮,淮河。古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东经安徽江苏入洪泽湖。湘,湘水。亦称湘江,湖南最大的河流。

〔10〕沅、澧:二水名。沅,沅江。源出贵州都匀云雾山。上游为清水江,自西向东,至湖南黔阳下始称沅江,注入洞庭湖。澧,澧水。源出湖南桑植西北,东南流至大庸,改东北流,至安乡南注洞庭湖。

〔11〕汲引沮、漳:汲,引。沮、漳,二水名。沮,沮水。源出湖北保康西南,东南流与漳水#-666ff;。又东南流经江陵西境,入于长江。漳,漳水。源出湖北南漳西南之蓬莱洞,东南流至钟祥、当阳,合沮水为沮漳河,复东经江陵入长江。沮、漳两水横流入江故云汲引。

〔12〕“源二分”二句:言源出崌、崃二山,流至浔阳,又#-666dd;支九流,故云九派。崌,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崌山,江水出焉。”毕沅疑即四川名山西的蒙山,郝懿行谓即今沫水。崃,山名。即邛崃山,有九折阪。在四川荥经西。《山海经·中山经》:“岷山东北四十里崃山,江水出焉。”郭璞谓中江出于此,又谓崌山,北江所出,故云“源二分于崌崃”。九派,此指江西九江北的一段长江。这里江水有九个支流,故谓九派。《汉书·地理志》应劭注九江郡曰:“江自庐江寻阳分为九。”浔阳,即应劭注之寻阳,今江西九江。

〔13〕洪涛:巨浪。赤岸:山名。在成都新都南十七里,江中支流经此。

〔14〕:淹没。余波:浪涛渐平,波势减弱。柴桑:古县名。《汉书·地理志》云属豫章郡,今江西九江西南。

〔15〕“纲络”二句:言长江兼容并包大小支流,总括收纳。纲络:收罗,兼容。群流,众水。商搉,即扬搉,犹言大略。王念孙《广雅疏证》:“扬搉,大数之名。又谓之商搉,即扬搉之转。”此句意谓总括支流。涓浍(kuài),细流。

〔16〕“表神”二句:言长江兼容并蓄,至江都愈显孔殷,为天下众水之尊,且将东临大海。表,现。#-666nn;,言长江之深广。刘良注:“言深广故曰神也。”委,聚。刘良注:“言见深广之貌,所聚于江都。”江都,古地名。即今扬州。《汉书·地理志》:“广陵国有江都县。”混流,汇#-666ff;众流。宗,尊。言诸水入于长江,有似诸侯朝宗于天子,故言宗。东会,东会于海。

〔17〕“注五湖”二句:言长江注入太湖,使太湖茫茫无边,灌入三江,波涛激荡。五湖,此指太湖。李善注引张勃《吴录》:“五湖者,太湖之别名也。周行五百余里。”在今江苏、浙江两省间,江苏苏州西南。漫漭,开阔的样子。三江,《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即太湖。三江各说不一。《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当依此说。漰(pēng)沛,波涛相击发出的轰鸣。

〔18〕滈汗:滈(hào)汗,水长流的样子。六州:指益、梁、荆、江、扬、徐各州。域:区域。

〔19〕经营:周旋往来。炎景:指南方。李善注:“南方火,故曰炎景。”»

〔20〕作限:成为界限。华:中国。裔:蛮夷,殊方绝国。

〔21〕:雄伟。崄(xiǎn)介:险阻。介,李善注引《尔雅》郭璞注:“介,阂也。”

〔22〕“呼吸”几句:言江潮涨落,吞吐之间,瞬息万里,或朝或夕,往返有规律。呼吸万里,吞吐万里,言长江之浩大气势。亦言其疾,李善注:“呼吸万里,言其疾也。”灵潮,潮水。或夕或朝,潮水进退或朝或夕。

〔23〕“激逸势”二句:言激疾之水势先于平水而前驱,相激起怒潮狂涛也。逸势,急疾的水势。鼓怒,怒潮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