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运虽鳞次,理化各有准。原文解释
翻译(一)
一年四季鱼鳞一般排列运行,节候变化各依大自然的标准。

原文(二)
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3高兴:#guoxue666-com;涨的兴致。尽。
翻译(二)
四季之中唯有这清秋佳日,最能使#-666aa;充#-666dd;骋情尽兴。
原文(三)
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
翻译(三)
天#guoxue666-com;气爽望眼更加明远,万物感秋呈现几#-666dd;凄冷。
翻译(四)
阵阵疾风从山之深处吹来,哀切之音顿时响遍幽谷峻岭。
原文(六)
何以标贞脆?薄言寄松菌8“何以”二句:李善注:“松贞菌脆也,松菌殊质,故贞脆异性也。”薄言,发语词。。
翻译(六)
坚贞与脆弱何物可作比方?正如松与菌自是大异秉性。
翻译(七)
贤哲之#-666aa;有感于这萧瑟秋晨,整肃车驾暂抛世务来此登临。
翻译(八)
筵席广设体现一片仁爱之心,酒杯频传#guoxue666-com;朋满座胜友如云。
原文(九)
伊余乐好仁,惑袪吝亦泯13“伊余”二句:刘良注:“言乐桓玄好仁之怀,使我疑惑鄙吝袪除泯绝也。”伊,句首语助词。袪,通“祛”,除,去。。
翻译(九)
我深受您好仁之心感动而#guoxue666-com;兴,心中的疑虑自卑于是荡然无存。
原文(十)
猥首阿衡朝,将贻匈奴哂14“猥首”二句:意谓以己之平凡而冠首阿衡之朝,恐怕会招致像车千秋贻笑匈奴那样的结果吧。此乃以自谦而褒美桓玄。猥,平凡。此处是作者自谦之辞。阿(ē)衡,商代官名。成汤时名臣伊尹为阿衡,后引申为辅导帝王、主持国政之义。诗中是用来比喻桓玄。匈奴哂(shěn),《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666ii;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
翻译(十)
只惭愧以己凡才妄充您的副手,恐怕会被那异族外邦视为笑柄。
原文 | 翻译 |
四运虽鳞次,理化各有准。 | 一年四季鱼鳞一般排列运行,节候变化各依大自然的标准。 |
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 四季之中唯有这清秋佳日,最能使#-666aa;充#-666dd;骋情尽兴。 |
景气多明远,风物自凄紧。 | 天#guoxue666-com;气爽望眼更加明远,万物感秋呈现几#-666dd;凄冷。 |
爽籁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 阵阵疾风从山之深处吹来,哀切之音顿时响遍幽谷峻岭。 |
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殒。 | 天气早寒草木难结硕果,几朵浮花亦已过早凋零。 |
何以标贞脆?薄言寄松菌。 | 坚贞与脆弱何物可作比方?正如松与菌自是大异秉性。 |
哲匠感萧晨,肃此尘外轸。 | 贤哲之#-666aa;有感于这萧瑟秋晨,整肃车驾暂抛世务来此登临。 |
广筵散泛爱,逸爵纡胜引。 | 筵席广设体现一片仁爱之心,酒杯频传#guoxue666-com;朋满座胜友如云。 |
伊余乐好仁,惑袪吝亦泯。 | 我深受您好仁之心感动而#guoxue666-com;兴,心中的疑虑自卑于是荡然无存。 |
猥首阿衡朝,将贻匈奴哂。 | 只惭愧以己凡才妄充您的副手,恐怕会被那异族外邦视为笑柄。 |
【原文注释】
〔1〕四运:即四季。鳞次:像鱼鳞般依次排列。
〔2〕理化:物理变化。准:标准,准则。
〔3〕高兴:#guoxue666-com;涨的兴致。
〔4〕爽:清。籁:风激物之声。
〔5〕哀壑叩虚牝:哀壑叩虚牝(pìn),此句与上句均谓风吹虚谷而发音哀切。牝,谿谷。
〔6〕秀:不荣而实谓之秀。诗中指结实。
〔7〕浮荣:浮花,不结实而早凋之花。夙:早。殒:坠落。
〔8〕“何以”二句:李善注:“松贞菌脆也,松菌殊质,故贞脆异性也。”薄言,发语词。
〔9〕哲匠:富有智慧才艺之#-666aa;。诗中指桓玄。萧晨:秋风萧瑟的早晨。
〔10〕轸:轸(zhěn),车后横木。这里是用来代指车。
〔11〕泛爱:博爱。《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故下文言“伊余乐好仁”。
〔12〕逸爵:即传飞之杯。爵,酒杯。纡:屈。邀请别#-666aa;赴宴之客套话。胜引:胜友。
〔13〕“伊余”二句:刘良注:“言乐桓玄好仁之怀,使我疑惑鄙吝袪除泯绝也。”伊,句首语助词。袪,通“祛”,除,去。
〔14〕“猥首”二句:意谓以己之平凡而冠首阿衡之朝,恐怕会招致像车千秋贻笑匈奴那样的结果吧。此乃以自谦而褒美桓玄。猥,平凡。此处是作者自谦之辞。阿(ē)衡,商代官名。成汤时名臣伊尹为阿衡,后引申为辅导帝王、主持国政之义。诗中是用来比喻桓玄。匈奴哂(shěn),《汉书·车千秋传》:“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666ii;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后汉使者至匈奴,单于问曰:‘闻汉新拜丞相,何用得之?’使者曰:‘以上书言事故。’单于曰:‘苟如是,汉置丞相,非用贤也,妄一男子上书,即得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