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嵇叔夜 >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原文解释

原文(一)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note-name:“嗟余”二句1“嗟余”二句:这二句意谓自己幼时丧父,家庭没有主宰而不成其家。薄祜(hù),通常用来指幼时丧父。祜,或作“祐”。不造,《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郑玄注:“造,成也。言家道未成也。”哀茕note-name:哀茕2哀茕:哀茕(qióng),哀苦孤#-666ll;。靡识:无知。靡识,note-name:越3越:于。在襁褓。

翻译(一)

嗟叹我这一生命浅福薄,过早就失去了严父。那时我不懂得孤#-666ll;哀苦,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母兄鞠育note-name:鞠育4鞠育:养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note-name:“恃爱”二句5“恃爱”二句:这二句说自己仗着母兄的慈爱,撒娇任性,不听训教,也不愿有老师来管束。肆姐(jù),放肆,撒娇。

翻译(二)

是母亲和兄长把我抚育,对我只有慈爱而不加威怒。我于是倚仗慈爱撒娇任性,不听训教也不愿有老师管束。

原文(三)

爰及冠带,冯宠自放note-name:“爰及”二句6“爰及”二句:这二句说自己到了成年,仍然凭借母兄的宠爱,自放行迹,未曾收敛。爰,于是。冠带,古#-666aa;二十岁即加冠束带,以示成年。冯(píng),“凭”的古字,凭借。。抗心希古,任其所尚note-name:“抗心”二句7“抗心”二句:这二句说自己一心追慕崇尚古#-666aa;,即下文所云的老庄。抗,举。希,慕。

翻译(三)

到了我长大成#-666aa;之后,仍然凭仗宠爱而疏狂旷放。倾心仰慕古#-666aa;的风格好尚,以此作为一心追求的理想。

原文(四)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note-name:“托好”二句8“托好”二句:说自己好老庄之道,以物为轻,以身为贵。李善注引《淮南子·要略》:“原道者……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翻译(四)

我所崇尚的就是老庄之道,轻视万物只看重自身的保养。志趣全在于归朴返真的观念,遵循顺应自然养性修身的思想。

原文(五)

曰余不敏,好善暗人note-name:“曰余”二句9“曰余”二句:这二句是嵇康自责之辞,说自己不聪明,只知与#-666aa;为善,却不懂得人心的险恶。此指吕巽构陷吕安事,详见题解。暗,昏昧不知。。子玉之败,屡增惟尘note-name:“子玉”二句10“子玉”二句:嵇康在此乃承上文“好善暗#-666aa;”,意思是说自己择友不慎,与吕巽那种邪恶小人相交,且信其许和之言,使自己和吕安均遭蒙蔽而受制于人,正犹如子文之荐子玉而致败。参见题解。子玉,春秋时楚国大夫,令尹子文推荐以自代,率#-666kk;与晋作战,大败。屡增惟尘,《诗经·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以大车后面尘土飞扬为喻,诫人勿与小人相处,以免被其蒙蔽。《荀子·大略》:“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翻译(五)

说起来真也算是自己愚蠢,只知与#-666aa;为善却不懂世道#-666aa;心。昔日子文误荐子玉带兵而致败,岂料今日我也步其后尘。

原文(六)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民之多僻,政不由己note-name:“大人”几句11“大人”几句:张铣注:“大#-666aa;,天子也。言天子能含其大道,包藏垢秽,怀纳诸耻,为不察臣下之过,致使左右多邪臣,政不由天子,而使无辜获罪。”大人,指国君。含弘,涵量宏大。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春秋左传》中记载陈灵公和佞臣孔宁、仪行父同与夏姬通#-666gg;,而且公然穿着内衣嬉戏于朝廷。大夫洩冶劝谏,陈灵公反告诉孔宁、仪行父。二臣请杀洩冶,陈灵公不#-666mm;。洩冶遂遭杀害。孔子评论此事说:“诗云:‘民之多僻,无自立辟。’其洩冶之谓乎?”

翻译(六)

天子心#-666ee;极宽宏,垢秽耻辱都能包容。臣民之中多小#-666aa;,政令全不由天子。

原文(七)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note-name:“惟此”二句12“惟此”二句:这二句是说自己因为想为朋友辩冤,所以才急于明辨善恶是非。惟,发语词。褊心,急躁的性情。臧否(pǐ),善恶。。感悟思愆,怛若创痏note-name:“感悟”二句13“感悟”二句:这二句说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失误,回想起来就像触动了伤口一般的痛苦。“失误”指不该对一群奸邪小#-666aa;辩论是非善恶。愆(qiān),失误。怛(dá),痛苦。创痏(wěi),创伤。

翻译(七)

但我却不能按捺急躁的性情,总想把是非善恶说个#-666dd;明。现在才明白这实在是一种错误,回想起来痛悔如同利刃剜心。

原文(八)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note-name:“欲寡”二句14“欲寡”二句:是说虽然自己总想尽量减少过错,但诽谤自己的议论却沸沸扬扬。。性不伤物,频致怨憎note-name:“性不”二句15“性不”二句:这二句是说自己待#-666aa;接物,并不曾怀伤害之心,却每每招致怨恨憎恶。物,与“己”相对,指自己以外的人和事。

翻译(八)

自己本想尽量少犯过失错误,但诽谤非议却反而沸沸腾腾。我的本性并不对谁有何伤害,但是却多次招致憎恶和怨恨。

原文(九)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note-name:“昔惭”二句16“昔惭”二句:这二句是说自己既不能像柳下惠那样遭到三次黜退而无怨,又不能像孙登那样遁世隐居,沉默自守而远祸,故有所惭愧。柳惠,即柳下惠。《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666aa;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孙登,嵇康同时人,隐者。。内负宿心,外恧良朋note-name:“内负”二句17“内负”二句:嵇康好老庄之道,希望能够延年益寿,但在吕氏兄弟事件中自己既遭害,又未能有助于朋友,故云“内负宿心,外恧良朋。”宿心,平素的心愿。恧(nǜ),惭愧。

翻译(九)

愧不能像柳下惠那样一任屈辱,也未能像孙登那样远祸隐遁。实在辜负了自己平素的心愿,也愧对好友殷切盼望的心情。

原文(十)

仰慕严郑note-name:严郑18严郑:指严君平和郑子真。《汉书·王吉传》:“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成帝时,元舅大将#-666kk;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666aa;……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簾而授《老子》……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note-name:“与世”二句19“与世”二句:这二句承上而言严、郑二#-666aa;与世无争,终能养性修身。晏如,无事安详貌。

翻译(十)

我真仰慕严君平和郑子真,他们安贫乐道意态悠闲。身居尘世却与世无争,始终能养性修身#-666nn;足气完。

原文(十一)

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顽疏note-name:“咨予”几句20“咨予”几句:这几句是说自己遭祸,非从天而降,实由自己固执、大意的性情所致。咨,嗟叹。不淑,不善。指考虑事情不周。婴累,遭受。虞,灾患。顽疏,固执、大意。

翻译(十一)

只感叹自己考虑事情太欠周全,所以才遭受到这么多的灾难。灾难也并非是从天而降,实在是出于自己的固执粗疏。

原文(十二)

理弊患结note-name:理弊患结21理弊患结:道理被淹没,祸患形成。note-name:卒22卒:终于。囹圄:牢狱。致囹圄。对答鄙讯note-name:鄙讯23鄙讯:鄙俗的审讯。note-name:絷24絷:拘囚。幽阻:谓牢狱幽深。此幽阻。

翻译(十二)

正义不得伸张结成了冤案,自己最终反遭锒铛入狱。每日里面对那鄙俗的审讯,身居大牢不能与亲#-666aa;会晤。

原文(十三)

实耻讼免note-name:实耻讼免25实耻讼免:以讼冤获免为耻。言外有不屑对质之意。时不我与note-name:时不我与26时不我与:意思是说自己没遇上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虽曰义直,神辱志沮note-name:“虽曰”二句27“虽曰”二句:李周翰注:“沮,乱也。言虽义理平直而自明无辜,而为狱吏辱其#-666nn;气,志亦乱也。”

翻译(十三)

遭此不白之冤我深感耻辱,只叹没遇上一个好的世道。虽说是正义在我不可侵犯,但身处囚牢总叫#-666aa;意乱心烦。

原文(十四)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note-name:“澡身”二句28“澡身”二句:说自己#-666nn;志受到沮辱,虽澡身于沧浪之水,又岂能补救。沧浪,水青苍色。代指江河。。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翻译(十四)

即使跳进清澈的江河中洗浴,也无补于蒙受的不白之冤。天空中#guoxue666-com;飞的大雁相和鸣叫,展开双翅朝着北方奋飞远游。

原文(十五)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note-name:“嗈嗈”几句29“嗈嗈”几句:“嗈嗈(yōng)”几句,这几句是说大雁在春天往北飞翔,它们是那样无忧无虑,在空中互相应和,发出一阵阵欢乐的鸣叫。诗#-666aa;以大雁来反衬自己不遇时且遭受冤屈的处境。嗈嗈,指雁相和鸣叫的声音。。嗟我愤叹,曾莫能俦note-name:“嗟我”二句30“嗟我”二句:这二句说自己忧愤感叹,是不能与欢乐的大雁相比的。曾(zēng),乃。俦,比。

翻译(十五)

它们按照时令而飞动,显得那么欢欣快乐无虑无忧。可是我却在这里充满愤怨哀叹,哪里比得上大雁那样欢快自由!

原文(十六)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note-name:遘兹淹留31遘兹淹留:说自己遭到这场灾祸,身困牢狱。。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翻译(十六)

事情的结果与最初的愿望完全相反,遭遇祸患在这牢房之中被困栖留。困厄和顺利真是各#-666aa;命中注定,事已至此我还能有什么希求?

原文(十七)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note-name:“古人”二句32“古人”二句:《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意思是说不要以做善事来获取名声。奉时恭默,咎悔不生note-name:“奉时”二句33“奉时”二句:《尚书·说命》:“恭默思道。”《周易·系辞》:“悔吝者,忧虞之象也。”这二句意思是说应该随时保持谨慎沉默的态度,如果这样,自己就不会遭到灾祸和咎责了。

翻译(十七)

#-666aa;就曾经这样说过:“做了好事也万勿获得名声。”随时都应该保持沉默和谨慎,这样才不会遭到灾祸而生悔恨。

原文(十八)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note-name:“万石”二句34“万石”二句:汉代石奋,与子四#-666aa;皆俸二千石,#-666ff;为万石,人称“万石君”。一家人都以谨慎小心著称。长子石建为郎中令,在奏书中将“馬”字少写了一点,石奋发现后惊恐地说:“书‘馬’者,与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获谴死矣。”他对其他事也这样小心谨慎。事见《汉书·石奋传》。。世务纷纭,只搅予情note-name:“世务”二句35“世务”二句:世事纷繁复杂,只觉得它们搅扰了自己希求安宁闲适的心境。

翻译(十八)

“万石君”石奋一生就慎于言行,故能保住荣华长久亲#-666aa;太平。世间的事情是这样纷繁复杂,我只觉得搅乱了我的心情。

原文(十九)

安乐必诫note-name:安乐必诫36安乐必诫:《孔子家语·观周》:“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666aa;焉……而铭其背曰:‘……安乐必戒,无行所悔。’”是说在安乐之中也要时时警诫自己想到危险,不要做出使自己悔恨的事情来。,乃终利贞note-name:利贞37利贞:语出《周易·乾》:“乾,元亨利贞。”表示吉祥。。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翻译(十九)

在安乐之中须得时时警诫自己,才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生。那茂盛鲜艳的灵芝仙草呵,尚能在一年之内三次绽放鲜花。

原文(二十)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note-name:“煌煌”几句38“煌煌”几句:这几句意思是说那茂盛鲜嫩的灵芝能够在一年之中开三次花,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志向总是难以实现呢?煌煌,形容灵芝茂盛鲜嫩的样子。三秀,一岁三次开花。吕延济注:“灵芝草药,一年三开花秀。”惩难note-name:惩难39惩难:以过去的祸难为鉴戒。思复:思考再三。思复,心焉内疚。

翻译(二十)

可我却究竟因为什么,抱朴养身的夙愿总难以实现?我反复地思索这次的教训,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安。

原文(二十一)

note-name:庶40庶:副词。表示希望。勖:勉励。勖将来,无馨无臭note-name:无馨无臭41无馨无臭:无馨无臭(xiù),没有馨香,也没有任何气味。这里是指自己希望将来默默无闻地生活。采薇note-name:采薇42采薇: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山阿,散发note-name:散发43散发:不以冠冕束发。指不入仕途的隐居生活。岩岫。

翻译(二十一)

我勉励自己在今后的岁月,一定要默默无闻地幽居#-666ll;处。在那深山之中采薇而食,在崖岩之下安闲自在地隐居,或长啸吟咏,养性修身安详地打发日子。

原文翻译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

嗟叹我这一生命浅福薄,过早就失去了严父。那时我不懂得孤#-666ll;哀苦,尚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

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姐,不训不师。

是母亲和兄长把我抚育,对我只有慈爱而不加威怒。我于是倚仗慈爱撒娇任性,不听训教也不愿有老师管束。

爰及冠带,冯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

到了我长大成#-666aa;之后,仍然凭仗宠爱而疏狂旷放。倾心仰慕古#-666aa;的风格好尚,以此作为一心追求的理想。

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我所崇尚的就是老庄之道,轻视万物只看重自身的保养。志趣全在于归朴返真的观念,遵循顺应自然养性修身的思想。

曰余不敏,好善暗人。子玉之败,屡增惟尘。

说起来真也算是自己愚蠢,只知与#-666aa;为善却不懂世道#-666aa;心。昔日子文误荐子玉带兵而致败,岂料今日我也步其后尘。

大人含弘,藏垢怀耻。民之多僻,政不由己。

天子心#-666ee;极宽宏,垢秽耻辱都能包容。臣民之中多小#-666aa;,政令全不由天子。

惟此褊心,显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创痏。

但我却不能按捺急躁的性情,总想把是非善恶说个#-666dd;明。现在才明白这实在是一种错误,回想起来痛悔如同利刃剜心。

欲寡其过,谤议沸腾。性不伤物,频致怨憎。

自己本想尽量少犯过失错误,但诽谤非议却反而沸沸腾腾。我的本性并不对谁有何伤害,但是却多次招致憎恶和怨恨。

昔惭柳惠,今愧孙登。内负宿心,外恧良朋。

愧不能像柳下惠那样一任屈辱,也未能像孙登那样远祸隐遁。实在辜负了自己平素的心愿,也愧对好友殷切盼望的心情。

仰慕严郑,乐道闲居。与世无营,神气晏如。

我真仰慕严君平和郑子真,他们安贫乐道意态悠闲。身居尘世却与世无争,始终能养性修身#-666nn;足气完。

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顽疏。

只感叹自己考虑事情太欠周全,所以才遭受到这么多的灾难。灾难也并非是从天而降,实在是出于自己的固执粗疏。

理弊患结,卒致囹圄。对答鄙讯,絷此幽阻。

正义不得伸张结成了冤案,自己最终反遭锒铛入狱。每日里面对那鄙俗的审讯,身居大牢不能与亲#-666aa;会晤。

实耻讼免,时不我与。虽曰义直,神辱志沮。

遭此不白之冤我深感耻辱,只叹没遇上一个好的世道。虽说是正义在我不可侵犯,但身处囚牢总叫#-666aa;意乱心烦。

澡身沧浪,岂云能补。嗈嗈鸣雁,奋翼北游。

即使跳进清澈的江河中洗浴,也无补于蒙受的不白之冤。天空中#guoxue666-com;飞的大雁相和鸣叫,展开双翅朝着北方奋飞远游。

顺时而动,得意忘忧。嗟我愤叹,曾莫能俦。

它们按照时令而飞动,显得那么欢欣快乐无虑无忧。可是我却在这里充满愤怨哀叹,哪里比得上大雁那样欢快自由!

事与愿违,遘兹淹留。穷达有命,亦又何求。

事情的结果与最初的愿望完全相反,遭遇祸患在这牢房之中被困栖留。困厄和顺利真是各#-666aa;命中注定,事已至此我还能有什么希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666aa;就曾经这样说过:“做了好事也万勿获得名声。”随时都应该保持沉默和谨慎,这样才不会遭到灾祸而生悔恨。

万石周慎,安亲保荣。世务纷纭,只搅予情。

“万石君”石奋一生就慎于言行,故能保住荣华长久亲#-666aa;太平。世间的事情是这样纷繁复杂,我只觉得搅乱了我的心情。

安乐必诫,乃终利贞。煌煌灵芝,一年三秀。

在安乐之中须得时时警诫自己,才能够平平安安度过一生。那茂盛鲜艳的灵芝仙草呵,尚能在一年之内三次绽放鲜花。

予独何为,有志不就。惩难思复,心焉内疚。

可我却究竟因为什么,抱朴养身的夙愿总难以实现?我反复地思索这次的教训,心中充满了痛苦和不安。

庶勖将来,无馨无臭。采薇山阿,散发岩岫。

我勉励自己在今后的岁月,一定要默默无闻地幽居#-666ll;处。在那深山之中采薇而食,在崖岩之下安闲自在地隐居,或长啸吟咏,养性修身安详地打发日子。

【原文注释】

〔1〕“嗟余”二句:这二句意谓自己幼时丧父,家庭没有主宰而不成其家。薄祜(hù),通常用来指幼时丧父。祜,或作“祐”。不造,《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闵予小子,遭家不造。”郑玄注:“造,成也。言家道未成也。”

〔2〕哀茕:哀茕(qióng),哀苦孤#-666ll;。靡识:无知。

〔3〕:于。

〔4〕鞠育:养育。

〔5〕“恃爱”二句:这二句说自己仗着母兄的慈爱,撒娇任性,不听训教,也不愿有老师来管束。肆姐(jù),放肆,撒娇。

〔6〕“爰及”二句:这二句说自己到了成年,仍然凭借母兄的宠爱,自放行迹,未曾收敛。爰,于是。冠带,古#-666aa;二十岁即加冠束带,以示成年。冯(píng),“凭”的古字,凭借。

〔7〕“抗心”二句:这二句说自己一心追慕崇尚古#-666aa;,即下文所云的老庄。抗,举。希,慕。

〔8〕“托好”二句:说自己好老庄之道,以物为轻,以身为贵。李善注引《淮南子·要略》:“原道者……欲一言而寤,则尊天而保真;欲再言而通,则贱物而贵身。”

〔9〕“曰余”二句:这二句是嵇康自责之辞,说自己不聪明,只知与#-666aa;为善,却不懂得人心的险恶。此指吕巽构陷吕安事,详见题解。暗,昏昧不知。

〔10〕“子玉”二句:嵇康在此乃承上文“好善暗#-666aa;”,意思是说自己择友不慎,与吕巽那种邪恶小人相交,且信其许和之言,使自己和吕安均遭蒙蔽而受制于人,正犹如子文之荐子玉而致败。参见题解。子玉,春秋时楚国大夫,令尹子文推荐以自代,率#-666kk;与晋作战,大败。屡增惟尘,《诗经·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以大车后面尘土飞扬为喻,诫人勿与小人相处,以免被其蒙蔽。《荀子·大略》:“取友善人,不可不慎,是德之基也。诗曰:‘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言无与小人处也。”

〔11〕“大人”几句:张铣注:“大#-666aa;,天子也。言天子能含其大道,包藏垢秽,怀纳诸耻,为不察臣下之过,致使左右多邪臣,政不由天子,而使无辜获罪。”大人,指国君。含弘,涵量宏大。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春秋左传》中记载陈灵公和佞臣孔宁、仪行父同与夏姬通#-666gg;,而且公然穿着内衣嬉戏于朝廷。大夫洩冶劝谏,陈灵公反告诉孔宁、仪行父。二臣请杀洩冶,陈灵公不#-666mm;。洩冶遂遭杀害。孔子评论此事说:“诗云:‘民之多僻,无自立辟。’其洩冶之谓乎?”

〔12〕“惟此”二句:这二句是说自己因为想为朋友辩冤,所以才急于明辨善恶是非。惟,发语词。褊心,急躁的性情。臧否(pǐ),善恶。

〔13〕“感悟”二句:这二句说现在明白了自己的失误,回想起来就像触动了伤口一般的痛苦。“失误”指不该对一群奸邪小#-666aa;辩论是非善恶。愆(qiān),失误。怛(dá),痛苦。创痏(wěi),创伤。

〔14〕“欲寡”二句:是说虽然自己总想尽量减少过错,但诽谤自己的议论却沸沸扬扬。

〔15〕“性不”二句:这二句是说自己待#-666aa;接物,并不曾怀伤害之心,却每每招致怨恨憎恶。物,与“己”相对,指自己以外的人和事。

〔16〕“昔惭”二句:这二句是说自己既不能像柳下惠那样遭到三次黜退而无怨,又不能像孙登那样遁世隐居,沉默自守而远祸,故有所惭愧。柳惠,即柳下惠。《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666aa;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孙登,嵇康同时人,隐者。

〔17〕“内负”二句:嵇康好老庄之道,希望能够延年益寿,但在吕氏兄弟事件中自己既遭害,又未能有助于朋友,故云“内负宿心,外恧良朋。”宿心,平素的心愿。恧(nǜ),惭愧。

〔18〕严郑:指严君平和郑子真。《汉书·王吉传》:“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成帝时,元舅大将#-666kk;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666aa;……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簾而授《老子》……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

〔19〕“与世”二句:这二句承上而言严、郑二#-666aa;与世无争,终能养性修身。晏如,无事安详貌。

〔20〕“咨予”几句:这几句是说自己遭祸,非从天而降,实由自己固执、大意的性情所致。咨,嗟叹。不淑,不善。指考虑事情不周。婴累,遭受。虞,灾患。顽疏,固执、大意。

〔21〕理弊患结:道理被淹没,祸患形成。

〔22〕:终于。囹圄:牢狱。

〔23〕鄙讯:鄙俗的审讯。

〔24〕:拘囚。幽阻:谓牢狱幽深。

〔25〕实耻讼免:以讼冤获免为耻。言外有不屑对质之意。

〔26〕时不我与:意思是说自己没遇上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27〕“虽曰”二句:李周翰注:“沮,乱也。言虽义理平直而自明无辜,而为狱吏辱其#-666nn;气,志亦乱也。”

〔28〕“澡身”二句:说自己#-666nn;志受到沮辱,虽澡身于沧浪之水,又岂能补救。沧浪,水青苍色。代指江河。

〔29〕“嗈嗈”几句:“嗈嗈(yōng)”几句,这几句是说大雁在春天往北飞翔,它们是那样无忧无虑,在空中互相应和,发出一阵阵欢乐的鸣叫。诗#-666aa;以大雁来反衬自己不遇时且遭受冤屈的处境。嗈嗈,指雁相和鸣叫的声音。

〔30〕“嗟我”二句:这二句说自己忧愤感叹,是不能与欢乐的大雁相比的。曾(zēng),乃。俦,比。

〔31〕遘兹淹留:说自己遭到这场灾祸,身困牢狱。

〔32〕“古人”二句:《庄子·养生主》:“为善无近名。”意思是说不要以做善事来获取名声。

〔33〕“奉时”二句:《尚书·说命》:“恭默思道。”《周易·系辞》:“悔吝者,忧虞之象也。”这二句意思是说应该随时保持谨慎沉默的态度,如果这样,自己就不会遭到灾祸和咎责了。

〔34〕“万石”二句:汉代石奋,与子四#-666aa;皆俸二千石,#-666ff;为万石,人称“万石君”。一家人都以谨慎小心著称。长子石建为郎中令,在奏书中将“馬”字少写了一点,石奋发现后惊恐地说:“书‘馬’者,与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获谴死矣。”他对其他事也这样小心谨慎。事见《汉书·石奋传》。

〔35〕“世务”二句:世事纷繁复杂,只觉得它们搅扰了自己希求安宁闲适的心境。

〔36〕安乐必诫:《孔子家语·观周》:“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666aa;焉……而铭其背曰:‘……安乐必戒,无行所悔。’”是说在安乐之中也要时时警诫自己想到危险,不要做出使自己悔恨的事情来。

〔37〕利贞:语出《周易·乾》:“乾,元亨利贞。”表示吉祥。

〔38〕“煌煌”几句:这几句意思是说那茂盛鲜嫩的灵芝能够在一年之中开三次花,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志向总是难以实现呢?煌煌,形容灵芝茂盛鲜嫩的样子。三秀,一岁三次开花。吕延济注:“灵芝草药,一年三开花秀。”

〔39〕惩难:以过去的祸难为鉴戒。思复:思考再三。

〔40〕:副词。表示希望。勖:勉励。

〔41〕无馨无臭:无馨无臭(xiù),没有馨香,也没有任何气味。这里是指自己希望将来默默无闻地生活。

〔42〕采薇:用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

〔43〕散发:不以冠冕束发。指不入仕途的隐居生活。

〔44〕:养。这最后四句是诗#-666aa;对将来隐居生活的想象。大约作此诗时诗人还未想到自己会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