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行旅上 » 谢灵运 >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原文解释

原文(一)

江南note-name:江南1江南:指永嘉江南岸。倦:厌倦,腻烦。历览:游览已遍。倦历览,江北note-name:旷2旷:旷废,荒疏。周旋:即游览之意。周旋。

翻译(一)

江南的名胜地已经看厌,江北的大自然久未游览。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怀新note-name:怀新3怀新:怀抱着探寻新景物的心情。原作“怀杂”,据五臣本校改。道转迥:由于寻新景之心急切,转觉道路变得漫长。又,沈德潜曰:“谓贪寻新景,忘其道之远也。”道转迥,寻异note-name:寻异4寻异:探寻奇异景色。景不延:时光短暂,不能延长。景,日光。此指时间。景不延。

翻译(二)

探新景总觉得道路漫长,寻奇观又感到时光短暂。

原文(三)

乱流note-name:乱流5乱流:横渡江流。趋孤屿:趋登孤屿山。屿,江中洲,上有山石。原作“趋正绝”,据五臣本校改。趋孤屿,孤屿note-name:媚6媚:美好。中川:中流,江中间。中川。

翻译(三)

横渡过清江水登上孤屿,孤屿山最幽美在江中间。

原文(四)

云日相辉映,空水note-name:空水7空水:天空与江水。澄鲜:清澈明朗。共澄鲜。

翻译(四)

五彩云与红日互相辉映,清江水与碧空明净澄鲜。

原文(五)

note-name:表8表:显现。灵:灵秀。物:风物,风光。莫赏:没有谁欣赏。莫,否定性的不定代词,其义为“没有谁”。灵物莫赏,note-name:蕴9蕴:藏。真:指仙#-666aa;。谁为传:谁又将此事传说于后人呢?真谁为传?

翻译(五)

孤屿的灵秀色无#-666aa;欣赏,山洞中藏仙#-666aa;谁为流传。

原文(六)

想像昆山姿note-name:想像昆山姿10想像昆山姿:从孤屿的姿态想象昆仑山的姿态。昆山,昆仑山。传说中的仙#-666aa;住处。姿,姿态。缅邈区中缘note-name:缅邈区中缘11缅邈区中缘:孤屿环境清幽,好像与世隔绝。缅邈,遥远。此用为动词,作远离讲。区中缘,尘世缘#-666dd;。区中,尘世。

翻译(六)

从孤屿可想象昆山仙境,遥远地隔绝了尘世俗缘。

原文(七)

始信安期术note-name:安期术12安期术:安期生长生不老之术。安期,安期生。先秦时代方士。《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以方士李少君言,遣使入海求蓬莱仙#-666aa;安期之术。又《乐毅列传》称河上丈人以黄老教安期生。数传至盖公,为曹参之师。后代传说愈多,为道教仙人。,得尽养生年!

翻译(七)

到此地才相信安期方术,真能够使#-666aa;们养生延年!

原文翻译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江南的名胜地已经看厌,江北的大自然久未游览。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探新景总觉得道路漫长,寻奇观又感到时光短暂。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横渡过清江水登上孤屿,孤屿山最幽美在江中间。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五彩云与红日互相辉映,清江水与碧空明净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孤屿的灵秀色无#-666aa;欣赏,山洞中藏仙#-666aa;谁为流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从孤屿可想象昆山仙境,遥远地隔绝了尘世俗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到此地才相信安期方术,真能够使#-666aa;们养生延年!

【原文注释】

〔1〕江南:指永嘉江南岸。倦:厌倦,腻烦。历览:游览已遍。»

〔2〕:旷废,荒疏。周旋:即游览之意。

〔3〕怀新:怀抱着探寻新景物的心情。原作“怀杂”,据五臣本校改。道转迥:由于寻新景之心急切,转觉道路变得漫长。又,沈德潜曰:“谓贪寻新景,忘其道之远也。”

〔4〕寻异:探寻奇异景色。景不延:时光短暂,不能延长。景,日光。此指时间。

〔5〕乱流:横渡江流。趋孤屿:趋登孤屿山。屿,江中洲,上有山石。原作“趋正绝”,据五臣本校改。»

〔6〕:美好。中川:中流,江中间。

〔7〕空水:天空与江水。澄鲜:清澈明朗。

〔8〕:显现。灵:灵秀。物:风物,风光。莫赏:没有谁欣赏。莫,否定性的不定代词,其义为“没有谁”。

〔9〕:藏。真:指仙#-666aa;。谁为传:谁又将此事传说于后人呢?

〔10〕想像昆山姿:从孤屿的姿态想象昆仑山的姿态。昆山,昆仑山。传说中的仙#-666aa;住处。姿,姿态。

〔11〕缅邈区中缘:孤屿环境清幽,好像与世隔绝。缅邈,遥远。此用为动词,作远离讲。区中缘,尘世缘#-666dd;。区中,尘世。

〔12〕安期术:安期生长生不老之术。安期,安期生。先秦时代方士。《史记·封禅书》记汉武帝以方士李少君言,遣使入海求蓬莱仙#-666aa;安期之术。又《乐毅列传》称河上丈人以黄老教安期生。数传至盖公,为曹参之师。后代传说愈多,为道教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