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原文解释
原文(一)
胡风1胡风:北风。吕向注:“胡在北。”朔雪:黎明时所降之雪。朔,《释文》:“朔,旦也。”夏以平旦为朔,殷以鸡鸣为朔,周以夜半为朔。见班固《白虎通·三正》。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2龙山:山名。即逴(chuō)龙山。《楚辞·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赩只。”王逸注:“逴龙,山名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
翻译(一)
劲猛的北风将雪片漫天抛撒,一扫千里,直飘过逴龙山崖。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二)
皑皑白雪,堆积在瑶台殿厦,飞舞飘扬,又铺满了殿堂的地下。
原文 | 翻译 |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 劲猛的北风将雪片漫天抛撒,一扫千里,直飘过逴龙山崖。 |
集君瑶台里,飞舞两楹前。 | 皑皑白雪,堆积在瑶台殿厦,飞舞飘扬,又铺满了殿堂的地下。 |
兹辰自为美,当避艳阳年。 | 自有一番美啊,这清晨的色洁景佳,真不同阳光灿烂、色泽鲜美的春夏。 |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 春夏时节,桃李正怒放着枝头的繁花,皎洁的白雪,又岂能绘得出妍美的图画。 |
【原文注释】
〔1〕胡风:北风。吕向注:“胡在北。”朔雪:黎明时所降之雪。朔,《释文》:“朔,旦也。”夏以平旦为朔,殷以鸡鸣为朔,周以夜半为朔。见班固《白虎通·三正》。
〔2〕龙山:山名。即逴(chuō)龙山。《楚辞·大招》:“北有寒山,逴龙赩只。”王逸注:“逴龙,山名也……言北方有常寒之山,阴不见日,名曰逴龙。”»
〔3〕君:此指朔雪。瑶台:美玉砌成之台。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4〕两楹:殿堂的中间之地。楹,堂前直柱。
〔5〕兹辰:指风雪飞舞之晨也。辰,通“晨”。
〔6〕当避:当有别于。避,违背。艳阳年:指艳阳天。李善注:“《#-666nn;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盖春阳之时,阳光灿烂,景色佳美,故称艳阳天。”
〔7〕桃李节:桃李盛开的时节。
〔8〕皎洁:光白貌。此处指白雪。妍:美好。
下一篇:西出登雀台,东下望云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