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离别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原文解释
原文(一)
古离别1古离别:《古别离》为乐府“杂曲歌辞”之旧题。《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古别离》:“《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后苏武使匈奴,李陵与之诗曰:‘良时不可再,离别在须臾。’故后#-666aa;拟之为《古别离》。”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卷四:吴迈远《长别离》按,“梁简文帝又有《生别离》,吴迈远有《长别离》,唐李白有《远别离》,亦皆类此。”“后又有《古离别》《久别离》《新别离》《今别离》《暗别离》《别离曲》诸题,亦皆本此。”此类诗多写男女离别,具有极浓的感伤情调。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引孙月峰语,评此诗:“调最古,语最淡,而色最浓,味最厚,讽诵数十过,乃更觉意趣长。”
翻译(一)
《古别离》

原文(二)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翻译(二)
这一次离别啊,我的君夫,将到那遥远的雁门关,你才停足。
原文(三)
黄云2黄云:谓埃尘与云相连而黄也。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翻译(三)
遮蔽千里,是与浮云相连的黄沙尘土,夫君啊,何时你才踏上漫漫的归途。
原文(四)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3露已团:露珠呈圆圆的状态,犹言露水很浓。《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溥(tuán)兮。”溥,即团。。
翻译(四)
那送别时的情景,如昨日历历在目,而今啊,屋檐前已布满浓浓的露珠。
翻译(五)
思念你,我不惜容颜衰老,不再是往日的娇妩,悲伤的是啊,你一路远行忍受的寒苦。
原文(六)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翻译(六)
你远在那天边末路,这难熬的久别,使我多么的身单影孤。
原文(七)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6不异琼树枝:琼树即玉树,生在昆仑山,故极难得见。李周翰注:“言君行之远,思见之难,不异琼树枝也。”。
翻译(七)
盼只盼见你一面啊,但有多少艰难险阻,难得如见到昆仑山的玉树。
原文 | 翻译 |
古离别 | 《古别离》 |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 这一次离别啊,我的君夫,将到那遥远的雁门关,你才停足。 |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 遮蔽千里,是与浮云相连的黄沙尘土,夫君啊,何时你才踏上漫漫的归途。 |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 那送别时的情景,如昨日历历在目,而今啊,屋檐前已布满浓浓的露珠。 |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 思念你,我不惜容颜衰老,不再是往日的娇妩,悲伤的是啊,你一路远行忍受的寒苦。 |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 你远在那天边末路,这难熬的久别,使我多么的身单影孤。 |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 盼只盼见你一面啊,但有多少艰难险阻,难得如见到昆仑山的玉树。 |
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 兔丝攀缠松柏,绿萍只在水面漂浮,委身于你啊,如兔丝绿萍,永远把你依附。 |
【原文注释】
〔1〕古离别:《古别离》为乐府“杂曲歌辞”之旧题。《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古别离》:“《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古诗》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后苏武使匈奴,李陵与之诗曰:‘良时不可再,离别在须臾。’故后#-666aa;拟之为《古别离》。”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卷四:吴迈远《长别离》按,“梁简文帝又有《生别离》,吴迈远有《长别离》,唐李白有《远别离》,亦皆类此。”“后又有《古离别》《久别离》《新别离》《今别离》《暗别离》《别离曲》诸题,亦皆本此。”此类诗多写男女离别,具有极浓的感伤情调。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引孙月峰语,评此诗:“调最古,语最淡,而色最浓,味最厚,讽诵数十过,乃更觉意趣长。”
〔2〕黄云:谓埃尘与云相连而黄也。
〔3〕露已团:露珠呈圆圆的状态,犹言露水很浓。《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溥(tuán)兮。”溥,即团。
〔4〕蕙草:即蕙兰,香草也。比喻思妇。晚:本指年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此指色衰。
〔5〕道里:旅途。张铣注:“悲岁暮行#-666aa;道路寒也。”
〔6〕不异琼树枝:琼树即玉树,生在昆仑山,故极难得见。李周翰注:“言君行之远,思见之难,不异琼树枝也。”
〔7〕兔丝:草名。蔓生,常缠附于其他植物而生长。水萍:即浮萍。兔丝与水萍皆喻思妇也。
〔8〕寄:寄托,委身。吕延济注:“兔丝,草名。感茯苓而生,萍草依水而长。亦犹妇#-666aa;之附于夫。言此心终不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