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杂拟下 » 江文通 > 谢仆射 游览混

谢仆射 游览混原文解释

原文(一)

谢仆射 游览note-name:游览1游览:此诗似拟谢混《游西池》诗。何焯《义门读书记》以“极似叔源”为评,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引孙月峰语,评曰:“调颇俊峭,意趣亦仿佛仆射。”皆是见到此诗仿得谢混绮丽之诗风。

翻译(一)

诗名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信矣note-name:信矣2信矣:诚如此。劳:辛劳。物化:变化。《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此之谓物化。”此处指天地及万物之变化。劳物化,忧襟未能整note-name:忧襟未能整3忧襟未能整:意谓己之忧心未能与物之变化齐一也。忧襟,忧心。整,齐,相等。

翻译(二)

万物瞬变,真是这般辛勤;未能与万物变化相齐,我真忧心。

原文(三)

薄言note-name:薄言4薄言:发语词。遵:沿着。郊衢:郊野之路。衢,路。遵郊衢,总辔note-name:总辔5总辔:系马。总,结、系之意。台省:汉代尚书治事之地为中台,在#-666mm;省中,故称台省。此指官衙。出台省。

翻译(三)

沿着郊野之路而行;系马驾鞍,我走出官衙之门。

原文(四)

凄凄note-name:凄凄6凄凄:寒风。节序#guoxue666-com;:谓节令深,即深秋。节序,节令的顺序。节序高,寥寥note-name:寥寥7寥寥:#guoxue666-com;净貌。意指天高气清。心悟永:内心感悟亦长远。心悟永。

翻译(四)

深秋时节,寒风阵阵;天#guoxue666-com;气清,我的内心感悟良深。

原文(五)

时菊note-name:时菊8时菊:应时而开之菊花。岩阿:山崖边。耀岩阿,云霞note-name:冠9冠:冠(guàn),覆盖。秋岭。

翻译(五)

山崖旁的秋菊,与秋阳映衬;朵朵彩云,覆盖着秋天的山岭。

原文(六)

眷然note-name:眷然10眷然:留恋而回顾。良辰:美好的时光。惜良辰,徘徊践落景note-name:落景11落景:日暮之时。

翻译(六)

多么留恋,回顾这美景良辰;来回徘徊,脚踏着这落日的光影。

原文(七)

卷舒note-name:卷舒12卷舒:屈伸。《淮南子·原道训》:“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注:“卷舒,犹屈伸。”此指世间万物屈伸、动静之变化。万绪:万般情状。虽万绪,动复归有静note-name:动复归有静13动复归有静:意为万物并动,然终皆归于静息,还复本性。《老子》十六章:“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王弼注:“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复命,还复本性。

翻译(七)

虽有万般情状,这世物变化的屈伸、动静;由动归静,万物总要还复本性。

原文(八)

曾是note-name:曾是14曾是:则是这样。迫:近。桑榆:日落处。喻年老。迫桑榆,岁暮note-name:岁暮15岁暮:谓#-666aa;之晚年。从所秉:任随心所持之理而生活。秉,谓心所执。从所秉。

翻译(八)

正如此,#-666aa;总是由少年渐入老景;持守着自然地生活,任意随心。

原文(九)

舟壑不可攀note-name:舟壑不可攀16舟壑不可攀:意为世运之变化不可避免,更不可留止。舟壑,《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可知也。”藏舟于深谷中,安全稳当之意,后转指世运。又,后以壑舟喻事物变化,无可避免。陶渊明《杂诗》之五:“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攀,止。忘怀note-name:忘怀17忘怀:此指不介意得失。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匠郢:匠石运斤成风之#-666nn;技,得郢#-666aa;为质而后显,郢人死而匠石不复献技。事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匠郢喻知交。寄匠郢。

翻译(九)

世运变化,岂可留止,岂可变更;世间得失,决不介意,将此意寄予知交之#-666aa;

原文翻译

谢仆射 游览混

诗名

信矣劳物化,忧襟未能整。

万物瞬变,真是这般辛勤;未能与万物变化相齐,我真忧心。

薄言遵郊衢,总辔出台省。

沿着郊野之路而行;系马驾鞍,我走出官衙之门。

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

深秋时节,寒风阵阵;天#guoxue666-com;气清,我的内心感悟良深。

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山崖旁的秋菊,与秋阳映衬;朵朵彩云,覆盖着秋天的山岭。

眷然惜良辰,徘徊践落景。

多么留恋,回顾这美景良辰;来回徘徊,脚踏着这落日的光影。

卷舒虽万绪,动复归有静。

虽有万般情状,这世物变化的屈伸、动静;由动归静,万物总要还复本性。

曾是迫桑榆,岁暮从所秉。

正如此,#-666aa;总是由少年渐入老景;持守着自然地生活,任意随心。

舟壑不可攀,忘怀寄匠郢。

世运变化,岂可留止,岂可变更;世间得失,决不介意,将此意寄予知交之#-666aa;

【原文注释】

〔1〕游览:此诗似拟谢混《游西池》诗。何焯《义门读书记》以“极似叔源”为评,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引孙月峰语,评曰:“调颇俊峭,意趣亦仿佛仆射。”皆是见到此诗仿得谢混绮丽之诗风。

〔2〕信矣:诚如此。劳:辛劳。物化:变化。《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此之谓物化。”此处指天地及万物之变化。

〔3〕忧襟未能整:意谓己之忧心未能与物之变化齐一也。忧襟,忧心。整,齐,相等。

〔4〕薄言:发语词。遵:沿着。郊衢:郊野之路。衢,路。»

〔5〕总辔:系马。总,结、系之意。台省:汉代尚书治事之地为中台,在#-666mm;省中,故称台省。此指官衙。»

〔6〕凄凄:寒风。节序#guoxue666-com;:谓节令深,即深秋。节序,节令的顺序。»

〔7〕寥寥#guoxue666-com;净貌。意指天高气清。心悟永:内心感悟亦长远。

〔8〕时菊:应时而开之菊花。岩阿:山崖边。

〔9〕:冠(guàn),覆盖。

〔10〕眷然:留恋而回顾。良辰:美好的时光。

〔11〕落景:日暮之时。

〔12〕卷舒:屈伸。《淮南子·原道训》:“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注:“卷舒,犹屈伸。”此指世间万物屈伸、动静之变化。万绪:万般情状。

〔13〕动复归有静:意为万物并动,然终皆归于静息,还复本性。《老子》十六章:“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王弼注:“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复命,还复本性。

〔14〕曾是:则是这样。迫:近。桑榆:日落处。喻年老。

〔15〕岁暮:谓#-666aa;之晚年。从所秉:任随心所持之理而生活。秉,谓心所执。»

〔16〕舟壑不可攀:意为世运之变化不可避免,更不可留止。舟壑,《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可知也。”藏舟于深谷中,安全稳当之意,后转指世运。又,后以壑舟喻事物变化,无可避免。陶渊明《杂诗》之五:“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攀,止。

〔17〕忘怀:此指不介意得失。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匠郢:匠石运斤成风之#-666nn;技,得郢#-666aa;为质而后显,郢人死而匠石不复献技。事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匠郢喻知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