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文选》 » 书上 » 司马子长 >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原文解释

【原文】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note-name:剖符丹书1剖符丹书:汉代对#-666ii;臣的特殊待遇。符,竹制的凭证,剖#-666dd;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以为凭证。丹书,即铁劵丹书。用朱砂将誓言写在铁铸的契劵上,左右两块,左颁功臣,右存内府,后世子孙可凭此享有特权。之功,文史星历note-name:星历2星历:此指天文历法。,近乎卜祝note-name:卜祝3卜祝:掌占卜和祭祀之职。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note-name:倡优4倡优:乐工伶#-666aa;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note-name: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5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李善注:“与,如也。言时#-666aa;以我之死,又不如能死节者。言死无益也。”死节者,守节操而死者。,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note-name:用6用:因为。之:指死。趋:趋向。之所趋异也。太上note-name:太上7太上:最上,首先。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note-name:理色8理色:肌理和颜面。,其次不辱辞令note-name:辞令9辞令:言辞。,其次诎体note-name:诎体10诎体:诎(qū)体,弯曲身体。指被捆绑。受辱,其次易服note-name:易服11易服:换上囚#-666hh;受辱,其次关木索note-name:关木索12关木索:戴上刑具。关,戴上。木,指枷。棰楚:即刑杖。意思是用棰楚打。棰,木杖。楚,荆条。、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note-name:剔毛发13剔毛发:即古代的髡刑。剔,同“剃”。婴金铁:古代的钳刑。婴,环绕。、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note-name:毁肌肤、断肢体14毁肌肤、断肢体:指古代劓(割鼻子)、刖(砍掉脚)、黥(用刀刻额颊等处,再涂上墨)等肉刑。受辱,最下腐刑note-name:腐刑15腐刑:即宫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note-name:刑不上大夫16刑不上大夫:这句话见《礼记·曲礼》。李善注引《东方朔别传》:“武帝问曰:‘刑不上大夫何?’朔曰:‘刑者,所以止暴乱诛不义也。大夫者,天下表仪,万#-666aa;法则,所以#-666cc;承宗庙而安社稷也。’”。”此言士节note-name:士节17士节:士的节操。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note-name:槛18槛:关兽的木笼子。阱(jǐng):捕兽的陷坑。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note-name:威约19威约:用威力来约束。之渐也。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note-name:对20对:面对。:定计于note-name:鲜21鲜:新。引申为早。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note-name:暴肌肤22暴肌肤:指脱去衣#-666hh;受刑。,受note-name:榜23榜:击。棰,幽于圜墙note-name:圜墙24圜墙:监狱。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note-name:头枪地25头枪地:即叩头。,视徒隶则正惕息note-name:惕息26惕息:战战兢兢,不敢出声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note-name:以27以:通“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note-name:强颜28强颜:厚脸皮。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note-name:“且西伯”几句29“且西伯”几句:殷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将西伯囚#-666mm;在羑里。事见《史记·周本纪》。西伯,即周文王,他当时是西方诸侯之长。羑(yǒu)里,在今河南汤阴境内。;李斯,相也,具于五刑note-name:“李斯”几句30“李斯”几句:秦用李斯计,“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秦二世听信赵#guoxue666-com;谗言,“具斯五刑”,“腰斩咸阳市”。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具于五刑,《汉书·刑法志》:“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note-name:“淮阴”几句31“淮阴”几句: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有#-666aa;告楚王韩信欲反,#guoxue666-com;祖用陈平计,“发使告诸侯会陈”,韩信至,“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洛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陈,今河南淮阳。彭越note-name:彭越32彭越:#guoxue666-com;祖时#-666ii;臣,封为梁王。张敖:继嗣其父张耳的爵位为赵王。二#-666aa;皆为人诬告谋反,下狱定罪。事见《史记·魏豹彭越列传》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张敖,南面称note-name:孤33孤:春秋战国时侯王自称。,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note-name:“绛侯”几句34“绛侯”几句:绛侯周勃与陈平定计诛诸吕,迎立文帝。后为#-666aa;诬告谋反,被囚治罪。事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诸吕,吕后家族,吕禄、吕产等。五伯,春秋时五霸。请室,请罪之室,关押有罪大臣的地方。;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note-name:“魏其”几句35“魏其”几句:景帝时大将#-666kk;窦婴,封魏其侯,后与田蚡不和,被诬下狱,治以死罪。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三木,项、手、足皆带刑具。季布为朱家钳奴note-name:季布为朱家钳奴36季布为朱家钳奴:项羽名将季布,多次困辱#guoxue666-com;祖。项羽死后,高祖悬重金通缉。季布髡钳,改换名姓,卖身为鲁#-666aa;朱家的家奴。事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钳,以铁制刑具锁于人颈。灌夫note-name:灌夫37灌夫:颍阴(今河南许昌)#-666aa;,随父从#-666kk;平七国之乱,因#-666ii;任中郎将。武帝时,任太仆。后因他得罪丞相田蚡,被“系居室”。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居室:汉官署名。属少府,拘#-666mm;犯人之处。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note-name:罔加38罔加:法网加身。罔,喻法网。,不能引决自裁note-name:引决自裁39引决自裁:皆为自杀之意。,在尘埃之中note-name:尘埃之中40尘埃之中:指监牢里。。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note-name:势41势:形势。也;强弱,note-name:形42形:具体情况。也。审矣note-name:审矣43审矣:明白了。,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note-name:绳墨44绳墨:法制,法律。之外,以稍陵迟note-name:陵迟45陵迟:缓延的斜坡。此处有迟疑的意思。,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note-name:引节46引节:殉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我的先#-666aa;没有因#-666ii;勋卓著从而享有剖符丹书的特殊待遇。作为掌管史籍、天文、历法的太史令,不过是近乎掌占卜、祭祀的#-666aa;,本来是供皇上戏弄,好似乐工伶#-666aa;一样养起来,为社会上一般人所看不起。假如我犯了法遭杀戮,犹如九牛亡一毛,与死去小小的蝼蚁有何不同呢?而时人还认为我的死,又不如那些守节操而死的人,只认为是智虑穷尽,罪大恶极,不能够免掉罪名,才最终走上死路罢了。为什么呢?是平素自己所处的地位才使我落到如此地步啊!人本来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太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死的情况有所不同啊!做人首先应该不使先人受辱,其次是不使自身受辱,其次不应在肌理和颜面上受到屈辱,其次不应被别人的言辞所辱,其次是不受捆绑之辱,其次是穿上囚#-666hh;受辱,其次是戴上刑具、遭刑杖痛打受辱,其次是头发剃光、颈子用铁圈锁上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砍断肢体受辱,最下是遭腐刑,到极点了!《礼记》说:“刑罚不加于大夫的身上。”这话是说士人不可不努力坚守正义啊!猛虎在深山时,百兽都惊恐害怕;及至关进笼子,掉入陷阱之中,则摇着尾巴要食吃,这是长期用威力约束渐渐产生的结果。所以,在地上画个圈当监牢,估量情势不会进去;削制一个木头人做狱吏,度谋情况也不会面对着它:因为士人早有不等受辱就自杀的打算。如今犯人手足被捆绑,颈上戴枷锁铁索,剥去衣#-666hh;裸露肌肤,遭受鞭打,囚#-666mm;在监牢里。这个时候,见了狱吏就叩头,看见狱卒就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息。为什么呢?这是长期用威刑管制之后必然出现的情势。及至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还说没有受辱的人,真是所谓的厚脸皮啊!这种人哪里值得尊重呢?再说,周文王是西方诸侯之长,而被拘囚在羑里;李斯是丞相,受五刑而死;淮阴侯韩信封为楚王,在陈地被捆缚;彭越、张敖南面称王,被抓进牢狱定罪;绛侯周勃诛杀吕后家族,权势超过了五霸,却被囚于请罪之室内;魏其是大将,竟穿上赭色囚#-666hh;,戴上枷锁、手铐、脚镣;名将季布,剃光头发,颈项锁上铁圈,卖身为朱家的奴隶;灌夫也被拘系在居室中受侮辱。这些人都身至王侯将相,名声传扬于邻国,等到得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却不能够早早自杀,结果被囚#-666mm;在监牢里。古往今来都一样,不及早自杀怎能不受辱啊!由此说来,勇敢与怯懦,是形势决定的;强和弱,是具体情况形成的。这是很明白的道理,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及早地自杀于法网加身之前,因为稍稍迟疑,以至于遭受鞭打的时候,才想自杀守节,这不是太晚了吗?古人之所以对于大夫施刑十#-666dd;慎重,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吧。

原文翻译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正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我的先#-666aa;没有因#-666ii;勋卓著从而享有剖符丹书的特殊待遇。作为掌管史籍、天文、历法的太史令,不过是近乎掌占卜、祭祀的#-666aa;,本来是供皇上戏弄,好似乐工伶#-666aa;一样养起来,为社会上一般人所看不起。假如我犯了法遭杀戮,犹如九牛亡一毛,与死去小小的蝼蚁有何不同呢?而时人还认为我的死,又不如那些守节操而死的人,只认为是智虑穷尽,罪大恶极,不能够免掉罪名,才最终走上死路罢了。为什么呢?是平素自己所处的地位才使我落到如此地步啊!人本来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太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死的情况有所不同啊!做人首先应该不使先人受辱,其次是不使自身受辱,其次不应在肌理和颜面上受到屈辱,其次不应被别人的言辞所辱,其次是不受捆绑之辱,其次是穿上囚#-666hh;受辱,其次是戴上刑具、遭刑杖痛打受辱,其次是头发剃光、颈子用铁圈锁上受辱,其次是毁坏肌肤、砍断肢体受辱,最下是遭腐刑,到极点了!《礼记》说:“刑罚不加于大夫的身上。”这话是说士人不可不努力坚守正义啊!猛虎在深山时,百兽都惊恐害怕;及至关进笼子,掉入陷阱之中,则摇着尾巴要食吃,这是长期用威力约束渐渐产生的结果。所以,在地上画个圈当监牢,估量情势不会进去;削制一个木头人做狱吏,度谋情况也不会面对着它:因为士人早有不等受辱就自杀的打算。如今犯人手足被捆绑,颈上戴枷锁铁索,剥去衣#-666hh;裸露肌肤,遭受鞭打,囚#-666mm;在监牢里。这个时候,见了狱吏就叩头,看见狱卒就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息。为什么呢?这是长期用威刑管制之后必然出现的情势。及至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还说没有受辱的人,真是所谓的厚脸皮啊!这种人哪里值得尊重呢?再说,周文王是西方诸侯之长,而被拘囚在羑里;李斯是丞相,受五刑而死;淮阴侯韩信封为楚王,在陈地被捆缚;彭越、张敖南面称王,被抓进牢狱定罪;绛侯周勃诛杀吕后家族,权势超过了五霸,却被囚于请罪之室内;魏其是大将,竟穿上赭色囚#-666hh;,戴上枷锁、手铐、脚镣;名将季布,剃光头发,颈项锁上铁圈,卖身为朱家的奴隶;灌夫也被拘系在居室中受侮辱。这些人都身至王侯将相,名声传扬于邻国,等到得罪而法网加身的时候,却不能够早早自杀,结果被囚#-666mm;在监牢里。古往今来都一样,不及早自杀怎能不受辱啊!由此说来,勇敢与怯懦,是形势决定的;强和弱,是具体情况形成的。这是很明白的道理,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一个人不能及早地自杀于法网加身之前,因为稍稍迟疑,以至于遭受鞭打的时候,才想自杀守节,这不是太晚了吗?古人之所以对于大夫施刑十#-666dd;慎重,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吧。

【原文注释】

〔1〕剖符丹书:汉代对#-666ii;臣的特殊待遇。符,竹制的凭证,剖#-666dd;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以为凭证。丹书,即铁劵丹书。用朱砂将誓言写在铁铸的契劵上,左右两块,左颁功臣,右存内府,后世子孙可凭此享有特权。

〔2〕星历:此指天文历法。

〔3〕卜祝:掌占卜和祭祀之职。

〔4〕倡优:乐工伶#-666aa;»

〔5〕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李善注:“与,如也。言时#-666aa;以我之死,又不如能死节者。言死无益也。”死节者,守节操而死者。

〔6〕:因为。之:指死。趋:趋向。

〔7〕太上:最上,首先。»

〔8〕理色:肌理和颜面。

〔9〕辞令:言辞。

〔10〕诎体:诎(qū)体,弯曲身体。指被捆绑。

〔11〕易服:换上囚#-666hh;

〔12〕关木索:戴上刑具。关,戴上。木,指枷。棰楚:即刑杖。意思是用棰楚打。棰,木杖。楚,荆条。

〔13〕剔毛发:即古代的髡刑。剔,同“剃”。婴金铁:古代的钳刑。婴,环绕。

〔14〕毁肌肤、断肢体:指古代劓(割鼻子)、刖(砍掉脚)、黥(用刀刻额颊等处,再涂上墨)等肉刑。

〔15〕腐刑:即宫刑。

〔16〕刑不上大夫:这句话见《礼记·曲礼》。李善注引《东方朔别传》:“武帝问曰:‘刑不上大夫何?’朔曰:‘刑者,所以止暴乱诛不义也。大夫者,天下表仪,万#-666aa;法则,所以#-666cc;承宗庙而安社稷也。’”

〔17〕士节:士的节操。

〔18〕:关兽的木笼子。阱(jǐng):捕兽的陷坑。

〔19〕威约:用威力来约束。

〔20〕:面对。

〔21〕:新。引申为早。

〔22〕暴肌肤:指脱去衣#-666hh;受刑。

〔23〕:击。

〔24〕圜墙:监狱。

〔25〕头枪地:即叩头。

〔26〕惕息:战战兢兢,不敢出声息。

〔27〕:通“已”。

〔28〕强颜:厚脸皮。

〔29〕“且西伯”几句:殷纣王听信崇侯虎的谗言,将西伯囚#-666mm;在羑里。事见《史记·周本纪》。西伯,即周文王,他当时是西方诸侯之长。羑(yǒu)里,在今河南汤阴境内。

〔30〕“李斯”几句:秦用李斯计,“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秦二世听信赵#guoxue666-com;谗言,“具斯五刑”,“腰斩咸阳市”。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具于五刑,《汉书·刑法志》:“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

〔31〕“淮阴”几句: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有#-666aa;告楚王韩信欲反,#guoxue666-com;祖用陈平计,“发使告诸侯会陈”,韩信至,“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洛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陈,今河南淮阳。

〔32〕彭越#guoxue666-com;祖时#-666ii;臣,封为梁王。张敖:继嗣其父张耳的爵位为赵王。二#-666aa;皆为人诬告谋反,下狱定罪。事见《史记·魏豹彭越列传》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33〕:春秋战国时侯王自称。

〔34〕“绛侯”几句:绛侯周勃与陈平定计诛诸吕,迎立文帝。后为#-666aa;诬告谋反,被囚治罪。事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诸吕,吕后家族,吕禄、吕产等。五伯,春秋时五霸。请室,请罪之室,关押有罪大臣的地方。

〔35〕“魏其”几句:景帝时大将#-666kk;窦婴,封魏其侯,后与田蚡不和,被诬下狱,治以死罪。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三木,项、手、足皆带刑具。

〔36〕季布为朱家钳奴:项羽名将季布,多次困辱#guoxue666-com;祖。项羽死后,高祖悬重金通缉。季布髡钳,改换名姓,卖身为鲁#-666aa;朱家的家奴。事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钳,以铁制刑具锁于人颈。

〔37〕灌夫:颍阴(今河南许昌)#-666aa;,随父从#-666kk;平七国之乱,因#-666ii;任中郎将。武帝时,任太仆。后因他得罪丞相田蚡,被“系居室”。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居室:汉官署名。属少府,拘#-666mm;犯人之处。

〔38〕罔加:法网加身。罔,喻法网。

〔39〕引决自裁:皆为自杀之意。

〔40〕尘埃之中:指监牢里。

〔41〕:形势。

〔42〕:具体情况。

〔43〕审矣:明白了。

〔44〕绳墨:法制,法律。»

〔45〕陵迟:缓延的斜坡。此处有迟疑的意思。»

〔46〕引节: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