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辈。其余锋捍特起,鹯视狼顾,争为枭雄者,不可胜数。然皆伏 婴钺,首腰分离,云散原燎,罔有孑遗。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丞相秉钺鹰扬,顺风烈火,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橹。此皆天下所共知也。是后大军所以临江而不济者,以韩约、马超逋逸迸脱,走还凉州,复欲鸣吠,逆贼宋建,僭号河首,同恶相救,并为唇齿;又镇南将军张鲁,负固不恭,皆我王诛所当先加。故且观兵旋旆,复整六师,长驱西征,致天下诛。偏将涉陇,则建、约枭夷,旍首万里;军入散关,则群氐率服,王侯豪帅,奔走前驱;进临汉中,则阳平不守,十万之师,土崩鱼烂,张鲁逋窜,走入巴中,怀恩悔过,委质还降;巴夷王朴胡、 邑侯杜濩各帅种落,共举巴郡,以奉王职。钲鼓一动,二方俱定,利尽西海,兵不钝锋。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社稷神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原文解释
【原文】
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1熊据虎跱:熊据虎跱(zhì),如熊虎盘踞在那里。比喻群雄割据一方的形势。,强如二袁
2二袁:指袁绍、袁术。,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辈。其余锋捍
3锋捍:骁勇、强悍。特起:崛起,挺出。特起,鹯
4鹯:鹯(zhān),古书中的一种猛禽。一名晨风,似鹞鹰,逐食鸟雀。视狼顾,争为枭雄
5枭雄:骁悍雄杰之#-666aa;,犹言雄长、魁首。者,不可胜数。然皆伏
婴钺
6注解[6]:伏[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4998号"]/pic/texts/xwv80-czz8.png[/img](fū)婴钺(yuè):遭诛杀,被处死。[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4999号"]/pic/texts/xwv80-czzz.png[/img]、钺,刑戮之具。《礼记·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5000号"]/pic/texts/xwv80-v000.png[/img]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婴,施加。,首腰分离,云散原燎,罔
7罔:无,没有。孑(jié)遗:遭受兵灾等大变故遗留下的少数#-666aa;。有孑遗。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
8“近者”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十六年……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锺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
9“阻二华”几句:二华,太华山与少华山。太华山即西岳华山,少华山在华山之西,和太华峰势相连而稍低。河、渭,黄河、渭河。羌,我国古代西部民族之一。胡,我国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诸民族为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丞相秉钺鹰扬
10丞相秉钺鹰扬:《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兴平十六年(211)秋七月,曹操西征,与马超等夹潼关而#-666kk;。秉钺,意指掌握兵权。鹰扬,威武貌。,顺风烈火,元戎
11元戎:兵众。《汉书·董贤传》:“统辟元戎。”颜师古注:“元戎,大众也。”启行:出发,起程。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橹
12橹:橹(lǔ),大盾牌。。此皆天下所共知也。是后大军所以临江而不济者
13是后大军所以临江而不济者:《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十七年)冬十月,公(曹操)征孙权。十八年春正月,进#-666kk;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以韩约、马超逋逸迸脱,走还凉州
14“以韩约”二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与马超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韩)遂、(马)超等走凉州”。韩约,韩遂字文约。,复欲鸣吠,逆贼宋建,僭号河首
15“逆贼”二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同恶相救,并为唇齿;又镇南将军张鲁,负固不恭
16“又镇南将军”二句:《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张鲁字公祺,沛国丰#-666aa;也……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建安二十年,太祖(曹操)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负固,凭恃地势险固。,皆我王诛所当先加。故且观兵
17观兵:检阅#-666kk;队以显示威武。《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围郑,观兵于南门。”旋旆,复整六师
18六师:犹六#-666kk;。《周礼·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666aa;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以“六军”泛称朝廷的军队。,长驱西征,致天下诛。偏将涉陇,则建、约枭夷
19“偏将”二句:偏将,偏师之将。陇,甘肃的简称,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约,韩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西征张鲁……西平、金城诸将麹演、蒋石等#-666cc;斩送韩遂首。”建,宋建。见前注。枭夷,杀戮,诛灭。,旍首万里;军入散关,则群氐率服,王侯豪帅,奔走前驱
20“军入散关”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夏四月,曹操“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余#-666aa;,恃险不#-666hh;,五月,公攻屠之”。所载内容与此处有出入。散关,即大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孔道,为古代#-666kk;事必争之地。氐,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666dd;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前驱,前导,先锋。;进临汉中,则阳平不守,十万之师,土崩鱼烂,张鲁逋窜,走入巴中,怀恩悔过,委质还降
21“进临汉中”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公乃密遣解[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5001号"]/pic/texts/xwv80-v00w.png[/img]、#guoxue666-com;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三国志·魏书·张鲁传》载:“(太祖)遣#-666aa;慰喻,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666kk;,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委质,古人相见,执贽为礼,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后亦用为归顺之意。质,通“贽”。;巴夷王朴胡、
邑侯杜濩各帅种落,共举巴郡,以奉王职
22“巴夷王”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5002号"]/pic/texts/xwv80-v00o.png[/img]邑侯杜濩举巴夷、[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5003号"]/pic/texts/xwv80-v00x.png[/img]民来附,于是#-666dd;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种落,部族聚居的地方。也称部族。。钲鼓一动
23钲、鼓:钲(zhēng)、鼓,古代行#-666kk;时用的两种乐器。,二方俱定,利尽西海
24西海:西方。指巴郡。,兵不钝锋。若此之事,皆上天威明,社稷神武
25神武:#-666nn;明威武。,非徒人力所能立也。

【翻译】
自董卓作乱到现在,将近三十年。三十年中,英雄豪杰到处都是,如熊虎盘踞在各地,强大的如袁绍、袁术,勇猛的如吕布,州连州,郡连郡,有权势有名望的有十多个。另外骁勇强悍之辈崛起,像追食鸟雀的鹯,搜寻食物的狼,到处寻找机会,争做魁首的#-666aa;,数也数不完。然而他们都被诛杀,身首#-666dd;离,像云雾散去草原被火烧一样,没有遗留下来的。近来关中各位将领,又聚集在一起,背叛朝廷,继续作乱。倚仗太华山、少华山的险要,占有黄河、渭河,驱使带领羌胡之兵,锋芒一齐指向东方,趾#guoxue666-com;气扬,好像是不可抵抗。丞相统领威武的#-666kk;队征讨,如顺风烈火,大#-666kk;出发,没经过多大的战斗,关中叛#-666kk;就溃败了,倒在地上的尸体成千上万,流的鲜血把大盾牌都漂浮起来了。这是全国#-666aa;#-666aa;都知道的。这件事情之后,汉丞相大军到了长江没有渡江征讨的原因,是因为韩遂、马超逃亡奔散,跑回凉州还想继续作乱,逆贼宋建,超越本#-666dd;冒称河首平汉王,他们罪恶相同,狼狈为奸,互相依靠;还有镇南将军张鲁,凭借地势险固对朝廷不敬,都是我君王应当先讨伐的。所以暂且检阅军队向孙权显示一下军威,马上就回军了,重新整顿朝廷的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西去征讨韩遂、马超、宋建、张鲁,代朝廷进行诛杀。夏侯渊统率偏师进到甘肃,宋建、韩遂即被杀戮诛灭,把首级吊在旗杆上示众;大军进入大散关,氐族各部都来归顺,氐族的王、侯、将帅愿意受我驱使做先头部队;进到汉中,张鲁占据的阳平关就守不住了,十万军队像瓦崩碎、鱼腐烂一样溃败不可收拾,张鲁逃亡隐藏,跑到巴中,怀念朝廷的恩德,悔改所犯的过错,屈膝归降朝廷;巴七姓夷王朴胡、邑侯杜濩各自率领自己的部族,一同敬献巴郡,接受朝廷给予的官职。军队一出动,关中、陇汉都平定了,不经过战斗就顺利地取得巴郡全部。像这样的事,都是天帝显示威灵,国家#-666nn;明威武,仅凭人力是不能做到的。
原文 | 翻译 |
自董卓作乱,以迄于今,将三十载。其间豪桀纵横,熊据虎跱,强如二袁,勇如吕布,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余辈。其余锋捍特起,鹯视狼顾,争为枭雄者,不可胜数。然皆伏 | 自董卓作乱到现在,将近三十年。三十年中,英雄豪杰到处都是,如熊虎盘踞在各地,强大的如袁绍、袁术,勇猛的如吕布,州连州,郡连郡,有权势有名望的有十多个。另外骁勇强悍之辈崛起,像追食鸟雀的鹯,搜寻食物的狼,到处寻找机会,争做魁首的#-666aa;,数也数不完。然而他们都被诛杀,身首#-666dd;离,像云雾散去草原被火烧一样,没有遗留下来的。近来关中各位将领,又聚集在一起,背叛朝廷,继续作乱。倚仗太华山、少华山的险要,占有黄河、渭河,驱使带领羌胡之兵,锋芒一齐指向东方,趾#guoxue666-com;气扬,好像是不可抵抗。丞相统领威武的#-666kk;队征讨,如顺风烈火,大#-666kk;出发,没经过多大的战斗,关中叛#-666kk;就溃败了,倒在地上的尸体成千上万,流的鲜血把大盾牌都漂浮起来了。这是全国#-666aa;#-666aa;都知道的。这件事情之后,汉丞相大军到了长江没有渡江征讨的原因,是因为韩遂、马超逃亡奔散,跑回凉州还想继续作乱,逆贼宋建,超越本#-666dd;冒称河首平汉王,他们罪恶相同,狼狈为奸,互相依靠;还有镇南将军张鲁,凭借地势险固对朝廷不敬,都是我君王应当先讨伐的。所以暂且检阅军队向孙权显示一下军威,马上就回军了,重新整顿朝廷的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西去征讨韩遂、马超、宋建、张鲁,代朝廷进行诛杀。夏侯渊统率偏师进到甘肃,宋建、韩遂即被杀戮诛灭,把首级吊在旗杆上示众;大军进入大散关,氐族各部都来归顺,氐族的王、侯、将帅愿意受我驱使做先头部队;进到汉中,张鲁占据的阳平关就守不住了,十万军队像瓦崩碎、鱼腐烂一样溃败不可收拾,张鲁逃亡隐藏,跑到巴中,怀念朝廷的恩德,悔改所犯的过错,屈膝归降朝廷;巴七姓夷王朴胡、 |
【原文注释】
〔1〕熊据虎跱:熊据虎跱(zhì),如熊虎盘踞在那里。比喻群雄割据一方的形势。
〔2〕二袁:指袁绍、袁术。
〔3〕锋捍:骁勇、强悍。特起:崛起,挺出。
〔4〕鹯:鹯(zhān),古书中的一种猛禽。一名晨风,似鹞鹰,逐食鸟雀。
〔5〕枭雄:骁悍雄杰之#-666aa;,犹言雄长、魁首。
〔6〕:伏(fū)婴钺(yuè):遭诛杀,被处死。
、钺,刑戮之具。《礼记·王制》:“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
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婴,施加。
〔7〕罔:无,没有。孑(jié)遗:遭受兵灾等大变故遗留下的少数#-666aa;。
〔8〕“近者”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十六年……张鲁据汉中,三月,遣锺繇讨之。公使渊等出河东与繇会。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
〔9〕“阻二华”几句:二华,太华山与少华山。太华山即西岳华山,少华山在华山之西,和太华峰势相连而稍低。河、渭,黄河、渭河。羌,我国古代西部民族之一。胡,我国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诸民族为胡。
〔10〕丞相秉钺鹰扬:《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兴平十六年(211)秋七月,曹操西征,与马超等夹潼关而#-666kk;。秉钺,意指掌握兵权。鹰扬,威武貌。
〔11〕元戎:兵众。《汉书·董贤传》:“统辟元戎。”颜师古注:“元戎,大众也。”启行:出发,起程。»
〔12〕橹:橹(lǔ),大盾牌。
〔13〕是后大军所以临江而不济者:《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十七年)冬十月,公(曹操)征孙权。十八年春正月,进#-666kk;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14〕“以韩约”二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曹操与马超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韩)遂、(马)超等走凉州”。韩约,韩遂字文约。
〔15〕“逆贼”二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初,陇西宋建自称河首平汉王,聚众枹罕,改元,置百官,三十余年。遣夏侯渊自兴国讨之。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
〔16〕“又镇南将军”二句:《三国志·魏书·张鲁传》:“张鲁字公祺,沛国丰#-666aa;也……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建安二十年,太祖(曹操)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负固,凭恃地势险固。
〔17〕观兵:检阅#-666kk;队以显示威武。《春秋左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会于北林,师于向,右还,次于琐。围郑,观兵于南门。”
〔18〕六师:犹六#-666kk;。《周礼·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666aa;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以“六军”泛称朝廷的军队。»
〔19〕“偏将”二句:偏将,偏师之将。陇,甘肃的简称,因古为陇西郡地而得名。约,韩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曹操)西征张鲁……西平、金城诸将麹演、蒋石等#-666cc;斩送韩遂首。”建,宋建。见前注。枭夷,杀戮,诛灭。
〔20〕“军入散关”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建安二十年(215)夏四月,曹操“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氐王窦茂众万余#-666aa;,恃险不#-666hh;,五月,公攻屠之”。所载内容与此处有出入。散关,即大散关,在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孔道,为古代#-666kk;事必争之地。氐,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666dd;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前驱,前导,先锋。
〔21〕“进临汉中”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公乃密遣解、#guoxue666-com;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三国志·魏书·张鲁传》载:“(太祖)遣#-666aa;慰喻,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666kk;,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委质,古人相见,执贽为礼,表示恭敬承奉之意,后亦用为归顺之意。质,通“贽”。
〔22〕“巴夷王”几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邑侯杜濩举巴夷、
民来附,于是#-666dd;巴郡,以胡为巴东太守,濩为巴西太守,皆封列侯。”种落,部族聚居的地方。也称部族。
〔23〕钲、鼓:钲(zhēng)、鼓,古代行#-666kk;时用的两种乐器。
〔24〕西海:西方。指巴郡。»
〔25〕神武:#-666nn;明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