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原文解释
【原文】
夫文本同而末异1本同而末异:本,一切文章的#-666cc;同性;末,不同文体的特殊性。。盖奏议宜雅
2奏议宜雅:陆机《文赋》:“奏平彻以闲雅。”《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准的乎典雅。”皆本此。,书论宜理
3书论宜理:《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铭诔尚实
4铭诔尚实:铭诔记事,故曰尚实。,诗赋欲丽
5诗赋欲丽:《文心雕龙·定势》:“赋诵歌诗,则羽仪乎清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
6偏:不全面,偏于一端。也;唯通才
7通才:全才。能备其体。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
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文章有其#-666cc;同性,文体有其特殊性。奏议类文体务须雅正,书论类文体重在说理,铭诔类文体强调纪实,诗赋类文体崇尚华丽。这四类文体各不相同,所以能写文章的#-666aa;,也只是偏长于一个方面,只有“通才”才会写所有的文体。
原文 | 翻译 |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 文章有其#-666cc;同性,文体有其特殊性。奏议类文体务须雅正,书论类文体重在说理,铭诔类文体强调纪实,诗赋类文体崇尚华丽。这四类文体各不相同,所以能写文章的#-666aa;,也只是偏长于一个方面,只有“通才”才会写所有的文体。 |
【原文注释】
〔1〕本同而末异:本,一切文章的#-666cc;同性;末,不同文体的特殊性。
〔2〕奏议宜雅:陆机《文赋》:“奏平彻以闲雅。”《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准的乎典雅。”皆本此。
〔3〕书论宜理:《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
〔4〕铭诔尚实:铭诔记事,故曰尚实。
〔5〕诗赋欲丽:《文心雕龙·定势》:“赋诵歌诗,则羽仪乎清丽。”
〔6〕偏:不全面,偏于一端。
〔7〕通才: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