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舒阴惨,生民大情;忧合欢离,品物恒性。故鱼以泉涸而喣沫,鸟因将死而鸣哀。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恐惧置怀,昭《谷风》之盛典。斯则断金由于湫隘,刎颈起于苫盖。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是曰穷交,其流四也。原文解释
【原文】
“阳舒阴惨1阳舒阴惨:《西京赋》:“#-666aa;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生民
2生民:#-666aa;民。大情;忧合欢离,品物
3品物:万物。恒性。故鱼以泉涸而喣沫
4喣沫:喣(xǔ)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喣以湿,相濡以沫。”意思为吐沫以相济。,鸟因将死而鸣哀。同病相怜,缀
5缀:缀(zhuì),连结。河上之悲曲:李善注:“《吴越春秋》曰:伯嚭来奔于吴,子胥请以为大夫。吴大夫被离承宴问子胥曰:何见而信伯嚭乎?子胥曰:吾之怨与嚭同。子闻河上之歌者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回复俱流。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河上之悲曲;恐惧置怀,昭
6昭:显示。《谷风》:《诗经·小雅》中的篇名。诗中有“将恐将惧,置予于怀”的句子。《谷风》之盛典。斯则
7斯则:连词。那么,就。断金:《周易·系辞》:“二#-666aa;同心,其利断金。”后以指同心协力,坚固不移。湫(jiǎo)隘:低下狭小。断金由于湫隘,刎颈
8刎颈: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666cc;患难的朋友。苫(shān)盖:茅草编的遮盖物。刘良注:“湫隘、苫盖,谓贫贱,言交结之重在贫贱也。”起于苫盖。是以伍员濯溉
9濯溉:李善注:“毛苌《诗传》曰:溉,灌也。在于贫贱,类乎泥滓,縻之好爵,同于濯溉。”宰嚭:春秋时吴国太宰。于宰嚭,张王
10张王:即张耳,大梁(今河南开封)#-666aa;。与陈馀为刎颈交。后有隙,耳投汉,与韩信#-666cc;破赵#-666kk;,杀陈馀,汉封耳为赵王。《史记》有传。抚翼:有比翼齐飞之意。陈相:即陈馀,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初与张耳同投陈胜起义军,取赵地后,说武臣自立为赵王,武臣死,又别立赵后歇为赵王,赵歇亦立馀为代王。后张耳投汉,陈馀被张耳、韩信军击杀。《史记》有传。抚翼于陈相。是曰穷交,其流四也。

【翻译】
“春夏心情舒畅,秋冬心情抑郁,这是#-666aa;之常情;#-666ff;则常忧,离则俱欢,却是万物的本性。所以鱼儿只有当泉水干涸时才相濡以沫,鸟儿只因要死了才会哀鸣求友。生同样病的#-666aa;会相互怜悯,对河上的悲歌能产生#-666cc;鸣;当#-666aa;们心中都充满恐惧时,才会显示出《诗经·谷风》的深刻意义。两人同心协力,坚固不移,友谊深挚,生死与#-666cc;,这种友谊必然产生于贫贱之交。因此,伍子胥会提携太宰伯嚭,张耳与陈馀能比翼齐飞。这种交往就叫穷交,这是利交的表现之四。
原文 | 翻译 |
“阳舒阴惨,生民大情;忧合欢离,品物恒性。故鱼以泉涸而喣沫,鸟因将死而鸣哀。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恐惧置怀,昭《谷风》之盛典。斯则断金由于湫隘,刎颈起于苫盖。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是曰穷交,其流四也。 | “春夏心情舒畅,秋冬心情抑郁,这是#-666aa;之常情;#-666ff;则常忧,离则俱欢,却是万物的本性。所以鱼儿只有当泉水干涸时才相濡以沫,鸟儿只因要死了才会哀鸣求友。生同样病的#-666aa;会相互怜悯,对河上的悲歌能产生#-666cc;鸣;当#-666aa;们心中都充满恐惧时,才会显示出《诗经·谷风》的深刻意义。两人同心协力,坚固不移,友谊深挚,生死与#-666cc;,这种友谊必然产生于贫贱之交。因此,伍子胥会提携太宰伯嚭,张耳与陈馀能比翼齐飞。这种交往就叫穷交,这是利交的表现之四。 |
【原文注释】
〔1〕阳舒阴惨:《西京赋》:“#-666aa;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
〔2〕生民:#-666aa;民。»
〔3〕品物:万物。»
〔4〕喣沫:喣(xǔ)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喣以湿,相濡以沫。”意思为吐沫以相济。
〔5〕缀:缀(zhuì),连结。河上之悲曲:李善注:“《吴越春秋》曰:伯嚭来奔于吴,子胥请以为大夫。吴大夫被离承宴问子胥曰:何见而信伯嚭乎?子胥曰:吾之怨与嚭同。子闻河上之歌者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回复俱流。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
〔6〕昭:显示。《谷风》:《诗经·小雅》中的篇名。诗中有“将恐将惧,置予于怀”的句子。
〔7〕斯则:连词。那么,就。断金:《周易·系辞》:“二#-666aa;同心,其利断金。”后以指同心协力,坚固不移。湫(jiǎo)隘:低下狭小。
〔8〕刎颈: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666cc;患难的朋友。苫(shān)盖:茅草编的遮盖物。刘良注:“湫隘、苫盖,谓贫贱,言交结之重在贫贱也。”
〔9〕濯溉:李善注:“毛苌《诗传》曰:溉,灌也。在于贫贱,类乎泥滓,縻之好爵,同于濯溉。”宰嚭:春秋时吴国太宰。
〔10〕张王:即张耳,大梁(今河南开封)#-666aa;。与陈馀为刎颈交。后有隙,耳投汉,与韩信#-666cc;破赵#-666kk;,杀陈馀,汉封耳为赵王。《史记》有传。抚翼:有比翼齐飞之意。陈相:即陈馀,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初与张耳同投陈胜起义军,取赵地后,说武臣自立为赵王,武臣死,又别立赵后歇为赵王,赵歇亦立馀为代王。后张耳投汉,陈馀被张耳、韩信军击杀。《史记》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