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孝经》 >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原文解释

【原文】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note-name:甚哉,孝之大也1甚哉,孝之大也:甚,很、非常。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大,伟大,此处主要指孝道内涵的广博和意义作用的广大。!”子曰:“夫孝,天之note-name:经2经:常规、原则。指永恒不变的道理和规律。也,地之note-name:义3义:适宜,态度公正,#-666ff;理合法。也,民之note-name:行4行:行,履行,实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note-name:而民是则之5而民是则之:是,指示代词,复指前文之“天地之经”。则,效法、作为准则。则天之明note-name:则天之明6则天之明:仿效天上的日、月、星辰给民众以温暖和光明。因地之利note-name:因地之利7因地之利:君主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任务,故需考虑如何充#-666dd;利用土地,以获得最大的收益。以顺天下note-name:以顺天下8以顺天下:以顺应天下#-666aa;心。是以其教不肃而成note-name:是以其教不肃而成9是以其教不肃而成:是以,因此。其,指天子诸侯。肃,指用严厉惩治的办法去强制民众接受。成,成#-666ii;、成就、达到目的。其政不严而治note-name:其政不严而治10其政不严而治:政,政治、政事。治,治理,即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note-name: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11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先王,已逝世的帝王,此处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圣王。教,教化,指思想道德和行动的感召。化,渐变,指民众受统治者行动的感召而逐渐向孝义和善变化。也,是故先之以博爱note-name:是故先之以博爱12是故先之以博爱:是故,因此。先,率先实行,带头去做,为民众做出榜样。博爱,广泛地实行仁爱、泛爱众#-666aa;,而民莫遗其亲note-name:民莫遗其亲13民莫遗其亲:遗,遗弃、遗忘。亲,指父母。陈之以德义note-name:陈之以德义14陈之以德义:陈,广布、陈说。言统治者率先陈说道德之美、正义之善。,而民兴行note-name:民兴行15民兴行:兴,起。行,实行。言民众都会自动地讲道德、行义举。;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note-name:而民和睦16而民和睦:#-666aa;民因此而和顺亲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note-name: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17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示,拿出来给#-666aa;看,使人明白。好,喜好和提倡的。恶,厌恶和反对的。#-666mm;,禁止,即不许做的非法的事。。《note-name:诗18诗: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光明盛大的样子。师尹,周朝三公之一,太师尹氏。》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曾子听了孔子所讲的孝道后,赞叹地说:“啊,孝道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孔子说:“孝道,犹如天地运行恒常不变,犹如大地利益万物,这是#-666aa;最为根本的德行。天地这种不变的法则,#-666aa;应该效法它。仿效上天光明普照,依照大地所出产的物品,用来治理天下万民。因此其教化不需要严肃的态度就可成#-666ii;,政令无须靠严厉的手段推行而天下大治。先王看到这样的教化可以转化#-666aa;心,所以率先实行孝道,博爱大众,使百姓不会遗弃双亲;再来陈述道德仁义,让百姓心生仰慕,愿意效法;先行礼敬谦让,做出表率,使百姓不会互相争斗;再以礼乐来引导,让百姓身心和谐,和睦相处;指示人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人民就知道#-666mm;令而不违犯了。《诗经 ·小雅·节南山》上说:‘助君行化教民的尹氏,真是民众仰望的好模范。’”

原文翻译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曾子听了孔子所讲的孝道后,赞叹地说:“啊,孝道的意义实在太大了!”孔子说:“孝道,犹如天地运行恒常不变,犹如大地利益万物,这是#-666aa;最为根本的德行。天地这种不变的法则,#-666aa;应该效法它。仿效上天光明普照,依照大地所出产的物品,用来治理天下万民。因此其教化不需要严肃的态度就可成#-666ii;,政令无须靠严厉的手段推行而天下大治。先王看到这样的教化可以转化#-666aa;心,所以率先实行孝道,博爱大众,使百姓不会遗弃双亲;再来陈述道德仁义,让百姓心生仰慕,愿意效法;先行礼敬谦让,做出表率,使百姓不会互相争斗;再以礼乐来引导,让百姓身心和谐,和睦相处;指示人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人民就知道#-666mm;令而不违犯了。《诗经 ·小雅·节南山》上说:‘助君行化教民的尹氏,真是民众仰望的好模范。’”

【原文注释】

〔1〕甚哉,孝之大也:甚,很、非常。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大,伟大,此处主要指孝道内涵的广博和意义作用的广大。

〔2〕:常规、原则。指永恒不变的道理和规律。

〔3〕:适宜,态度公正,#-666ff;理合法。

〔4〕:行,履行,实行。

〔5〕而民是则之:是,指示代词,复指前文之“天地之经”。则,效法、作为准则。

〔6〕则天之明:仿效天上的日、月、星辰给民众以温暖和光明。

〔7〕因地之利:君主有指导农业生产的任务,故需考虑如何充#-666dd;利用土地,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8〕以顺天下:以顺应天下#-666aa;心。

〔9〕是以其教不肃而成:是以,因此。其,指天子诸侯。肃,指用严厉惩治的办法去强制民众接受。成,成#-666ii;、成就、达到目的。

〔10〕其政不严而治:政,政治、政事。治,治理,即天下太平、社会安定。

〔11〕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先王,已逝世的帝王,此处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圣王。教,教化,指思想道德和行动的感召。化,渐变,指民众受统治者行动的感召而逐渐向孝义和善变化。

〔12〕是故先之以博爱:是故,因此。先,率先实行,带头去做,为民众做出榜样。博爱,广泛地实行仁爱、泛爱众#-666aa;

〔13〕民莫遗其亲:遗,遗弃、遗忘。亲,指父母。

〔14〕陈之以德义:陈,广布、陈说。言统治者率先陈说道德之美、正义之善。

〔15〕民兴行:兴,起。行,实行。言民众都会自动地讲道德、行义举。

〔16〕而民和睦#-666aa;民因此而和顺亲睦。

〔17〕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示,拿出来给#-666aa;看,使人明白。好,喜好和提倡的。恶,厌恶和反对的。#-666mm;,禁止,即不许做的非法的事。

〔18〕: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光明盛大的样子。师尹,周朝三公之一,太师尹氏。

扩展阅读

【解读】

这一章是继“五孝”以后,孔子进一步显明孝道之含义,以天、地、#-666aa;“三才”作为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