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宋高宗偏安耽逸豫 第2节
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
立马吴山第一峰。
从此又为战争之端,幸而完颜亮旋遭弑逆之祸,中原方得平靖,所以当时有首诗道:
谁把江南曲子讴?
荷花十里桂三秋。
那知卉木无情物,
牵动长江万里愁。
话说高宗即位三十六年,日受西湖之乐,后来禅位于孝宗,退居德寿宫,称为“光尧寿圣太上皇帝”。把个忧劳辛苦的担儿,交付与孝宗,一发得其所哉了。孝宗不是高宗之子,是太祖七世之孙、秀王之子。高宗无子,育以为子,初封普安郡王,后即帝位,能尽人子之道,极其孝敬。凡奉养高宗之事,无所不至。因高宗酷爱西湖之景,遂于湖上建造几处园亭,极其华丽精洁。那几处:聚景园(清波门外)、玉津园(嘉会门外)、富景园(新门外)、集芳园(葛岭)、屏山园(钱湖门外)、玉壶园(钱塘门外)。这几处园亭,草木繁蔚,胜景天成。孝宗每每起请太上皇两宫游幸湖山,御大龙舟,宰相诸官,各乘大船,无虑数百,那时承平日久,与民同乐,凡游观买卖之人,都不禁绝。画船小舫,其多如云。至于果蔬、羹酒、关扑、宜男、戏具、闹竿、花篮、画扇、彩旗、糖鱼、粉饵、时花、泥孩儿等样,名为湖上土宜;又有珠翠冠梳、销金彩缎、犀钿、漆窑、玩器等物,无不罗列,如先贤堂、三贤堂、四圣观等处最盛。或有以轻桡趁逐求售者,歌妓舞鬟,严妆炫卖,以待客人招呼,名为“水仙子”。至于吹弹舞拍、杂剧撮弄、鼓板投壶、花弹蹴踘、分茶弄水、踏滚木、走索、弄丸、弄盘、讴唱、教水族飞禽、水傀儡、鬻道术戏法、吞刀吐火、烟火、起轮、走线、流星火爆、风筝等样,都名为“赶趁人”。其人如蚁之多,不可细说。太上皇御舟,四垂珠围锦帘,悬挂七宝珠翠,宫姬女嫔,俨如神仙下降,天香浓郁,花柳避其妍媚。太上命内侍买湖中鱼鳖放生,又宣唤湖中买卖人等,内侍用小旗招引,各有赏赐。
那时有个宋五嫂,是汴京酒家妇人,善作鱼羹,随南渡来此,侨寓于苏堤之上,卖鱼羹为生。太上因是汴京故人,遂召到御舟上访问来历,念其年老,因而凄然有感旧之思,遂命宋五嫂进其鱼羹。太上食而美之,遂赐金钱十文、银钱百文,绢十匹。自此之后,每游湖上,必要宋五嫂烹的鱼羹。因此杭人都来买食,其门如市,遂成富媪。有诗为证:
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
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
太上每每好游聚景园,以此处景致更胜于他处也。一日,御舟经过断桥,太上见一酒肆甚是精雅,中有素屏风,上书词一首,调寄《风入松》道:
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
太上看了这词,喜动天颜道:“这词甚好,但末句不免酸寒。”因提御笔改“残酒”为“残醉”二字,就问酒保道:“这词是谁人所作?”酒保跪奏道:“是个穷秀才于国宝醉后所作。”太上即时宣召于国宝前来,赐与金花乌幞角头,敕赐为翰林学士之职,即日荣归乡里,惊动了天下。自此之后,歌楼酒馆、庵院亭台粉壁之上,往往有文人才子之笔,也有文理欠通之人,假学东坡姓苏,希图君王龙目观看、重瞳鉴赏,胡诌乱诌,做几句歪诗句在上,臭秽不堪,只好送与君王一笑而已。
太上一日驾幸灵隐冷泉亭,观风玩景。寺中一个行者捧着茶盘,跪而献茶。太上龙目一看,就问这行者道:“朕观汝意度,不像行者模样,本是何等样之人,可为细说。”那行者叩头泣奏道:“臣本岭南郡守,得罪于监司,因而诬奏臣有赃私,废为庶人,贫无以为糊口之计,只得在此从师舅觅碗粥饭,以苟延残喘耳。”太上甚是哀悯,道:“朕当与皇帝言之,复尔原官可也。”行者叩谢而退。太上过了十余日,又幸灵隐寺,那人仍旧出来献茶,还是本等服色。太上大惊道:“尔怎么还在此间?”那人答道:“并不曾有恩命。”太上嘿然不悦,随即起驾而去。次日,孝宗恭请太上、太后游聚景园,太上也不言语,也不饮食,大有嗔怪之意。孝宗再三劝进饮食,太上只是不理。太后道:“孩儿好意招老夫妇饮酒,却为何大有不悦之意?”太上大怒道:“朕今年老,人不听我说话。”孝宗惊惧,跪请其故。太上方才说道:“灵隐寺中行者,朕已言之而不效,使朕羞见其人。”孝宗答道:“昨承圣训,次日便谕宰相。宰相说彼赃污狼藉,免死已幸,难以复用。然此小事,明日一依圣谕便是,今日且开怀一醉可也。”太上方才言笑饮食。次日,孝宗临朝,面谕宰相,宰相还执前说,孝宗道:“昨日太上大怒,朕几无地缝可入,就是大逆谋反,也须放他。”遂尽复原官,仍改一大郡。后数日,太上再往,那人已具冠服叩谢道:“臣已得恩命,专候圣驾到此。”遂叩头谢恩而去。太上大喜,从此益隆于父子之情。
八月十八日,孝宗请太上、太后观潮,先期命修内司在浙江亭两傍抓缚席屋五十间,都用五彩绣幕缠挂。十八日清晨,早膳已完,御辇、担儿及内人车马并出候潮门,簇拥而来,驾到浙江亭,好生齐整。太上分付从驾百官各赐酒食,并免侍班,从便观看。百官各自分散,逐队嬉游。先前有澉浦、金山都统司五千人在下江,至是又命殿司新剌防江水军、临安水军并行操演。军船一带雁翅般摆开,在于江口西兴、龙山两岸,共千余只。各军都戎装披挂,戈甲旗帜,耀日鲜明。管军官在江面上分布五阵,摇旗吶喊,飞刀舞槊,各船进退,如履平地一般,点放五色烟炮,满于江面,及烟收炮息,诸船尽藏,不见一只。太上命管军官已下一概赏赐。
那时自龙山已下,贵邸豪民,彩幕绵亘三十余里,挨肩叠背,竟无行路。连隔江西兴一带,也都抓缚幕次,悬挂锦绣,江面之上,有如铺锦一般。须臾,海门潮头一点将动,那惯弄潮的,共有出色数人:哑八、画牛儿、僧儿、留住、谢棒,其余共有百余人。这几个当先率领余人,手持十幅彩旗,直到海门迎潮,踏浪争雄,出没于波涛之中,并无漂溺。
少顷潮来,欢声喧嚷。又有踏滚木、水傀儡、水百戏、水撮弄诸人,各呈伎艺。太上尽为赏赐。天颜大悦道:“钱塘形胜,天下所无。”孝宗奏道:“江潮亦天下所独。”遂宣谕侍宴各官,各赋《酹江月》词一曲,独有吴琚一首做得最妙: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如一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太上大喜,赏赐无限。月上,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竟如千万点星光一般灿烂。说此水灯是江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直至一更,上始还宫内,孝宗亲扶太上登辇,都人倾城称赞圣孝。
自此之后,每每游幸湖山聚景园诸处,便游人簇拥如山如海之多。如有曾经君王宣唤赏赐过的,便锦衣花帽以自异于众人。每至日晚,圣驾进城,诸人捱挤,争前看视,竟至踏死数十人。太上次日闻知,甚是懊恨,自此便不欲出来游山玩水。孝宗便体太上皇之心,差内侍并各官就于德寿宫内造成景致,与西湖一样,凿为大池,引水注之,叠石为山,象飞来峰之景,建一亭,名为“冷泉”。造成,请孝宗看视。孝宗一看,俨然是灵隐飞来峰之景,一毫无二。孝宗大悦,赋首诗道:
山中秀色何佳哉,
一峰独立名飞来。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