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宋高宗偏安耽逸豫
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
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明。
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
登堂望稽山,怀哉夏禹勤。
神功既盛大,后世蒙其仁。
愿同越勾践,焦思先吾身。
艰难务遵养,圣贤有屈伸。
高风动君子,属意种蠡臣。
这一首诗是高宗在杭州题中和之作。话说宋朝当日泥马渡康王,来于杭,以府治为行宫,题这首诗于中和堂,思量恢复中原,要范蠡、文种之臣辅佐国家。说便是这般说,朝中有一岳飞而不能用,却思借材于异代,岂不可笑?高宗在宫,好养鹁鸽,躬自飞放,有一士人题首诗道:
鹁鸽飞腾绕帝都,
朝收暮放费功夫。
何如养个南来雁,
沙漠能传二帝书。
高宗闻得,即召见此人,赐与一官。将官杨存中在建康,旗上画双胜连环,叫做“二胜环”,盖取二圣北还之义;后得美玉,琢为帽环,献与高宗。有一优伶在傍,高宗指示道:“此乃杨太尉所进‘二胜环’。”优伶跪接细视,徐徐奏道:“可惜‘二胜环’放在脑后。”高宗为之改容。然虽如此,高宗能言而不能行。若是真要报仇雪耻,须像越王卧薪尝胆,日图恢复之志,身率岳飞一班儿战将,有进无退,直杀得金兀术大败亏输而走,夺还两宫,恢复土宇,仍都汴京,方是个有道的君王、报仇雪耻的臣子。高宗不知大义,听信贼臣秦桧和议,误了大事。可怜他父亲徽宗,陷身金鞑子之地,好生苦楚,见杏花开,作《燕山亭》一只词,后有句道: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又遇清明日,做首诗道:
茸母初生认禁烟(茸母,草也),
无家对景倍凄然。
帝城春色谁为主,
遥指乡关涕泪涟。
又做首词道:
孟婆孟婆(宋汴京勾栏中语,谓风也),你做些方便,吹个船儿倒转。
你看徽宗这般苦楚,思量回来。那高宗却全不在心上。
绍兴间,和议已成,高宗母亲韦后将还中国,徽宗挽住韦后车轮泣道:“但得与你同归中国,为太一宫主足矣,他无望于九哥也。”韦后不能却,只得发誓道:“我若回去,不差官来迎接,当瞽吾目。”说毕升车。回来见高宗并无迎接之意,韦后心中不乐,遂两目俱盲。有道士应募入疗,金针一拨,左目豁然。韦后大喜,要道士再医右目,自有重赏。
道士笑道:“太后以一目视足矣,以一目存誓可也。”韦后说着心事,起拜道:“吾师真圣人也,知吾之隐。”倏忽之间,道士不见。所以韦后只得一目能视,盖高宗之过也。不思迎接徽、钦回来,只是燕雀处堂,一味君臣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所以忠臣洪皓从金而回,对秦桧道:“钱唐暂都之地,而宫殿、太庙,土木皆极华侈,岂非示无中原之意乎?”秦贼嘿然不悦。这误国贼臣岂不可恨?
说话的,不知从来做天子的,都是一味忧勤,若是贪恋嬉游,定是亡国之兆。只看我洪武爷百战而有天下,定鼎金陵,不曾耽一刻之安闲。夜深在于宫中,直待外边人声寂静,方才就枕,四更时便起,冠服拜天后,即往拜奉先殿,然后临朝。敬天敬祖,无一日而不如此,所以御制一首诗道:
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披被。
若饮食之时,思量得一事,就以片纸书之,缀于衣裳之上;或得数件事,便累累悬于满身。临朝之时,一一施行。
把起兵时盔甲藏在太庙,自己御用之枪置在五凤楼中,以示子孙创业艰难之意。又因金陵是六朝建都风流之地,多有李后主、陈后主等辈贪爱嬉游,以致败国亡家、覆宗绝祀,所以喜诵唐人李山甫《金陵怀古诗》,吟哦不绝,又大书此诗,揭于门屏道:
南朝天子爱风流,
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为战争收拾得,
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将道德终无敌,
秦把金汤不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在,
雨花烟草石城秋。
圣心儆惕,安不忘危,其创业贻谋之善如此。后来又亏永乐爷这位圣人,是玄天圣帝下降,所以建都北京之时,有五色瑞光,庆云瑞霭,氤氲流动,烂彻云霄,弥满殿间,庆云内又出五色瑞光,团圆如日,正当御座,终日如此,官军人等万目共见。那时神威远震,九夷八蛮无不臣服,都率领妻子头目,打造金叶表文,虽数千万里之遥,不惮辛苦,梯山航海,尽来朝贡,真从古以来未之有也。共四十余国:
于阗国(在肃州西南六千三百里)、渤泥国(国王及妃来朝)、满剌加(国王妻子陪臣入朝)、吕宋国、西洋古里国、苏门答剌国、榜葛剌国、合猫里国、把力国、碟里国、打回国、日罗夏治国、麻林国、婆罗国、忽鲁母恩国、占里班卒国甘把里国、彭亨国、小葛兰国、邻鲁国、须文达那国、拂麻国、柯枝国、麻剌国、阿哇国、溜山国、忽鲁谟斯国、沿纳扑儿国、加异勒国、南巫里国、忽兰丹国、奇剌泥国、夏剌北国、窟察泥国、乌涉剌锡国、阿丹国鲁密国、彭加那国、舍剌国、左法儿国、齐八可意国、坎巴夷替国、墨葛达国、八答黑阳国、日落国、哈烈国(东至肃州一万一千里,即汉之大宛也)、火州国(东南至肃州一月程,即汉车师前后王地,唐之高昌也)、亦力国(在肃州西北三千七百里,即古龟兹国也)。
凡这四十余国,从古来未常曾通中国,今都来屈膝稽颡,岂不是从前所无之事?永乐爷虽然如此,却又体洪武爷安不忘危之意,率领将士亲征,五出漠北,三犁虏廷,捣其巢穴,杀得鞑靼东倒西歪,落荒而走,直至南望北斗,连那元太祖始兴之地斡难河边,都造一行宫于其地,以示神武。又于玄石坡、擒胡山、清流泉都刻铭于其上,以纪千秋万世不朽之功。《玄石坡铭》道:
维日月明,维天地寿。玄石勒铭,与之悠久。
《擒胡山铭》道:
瀚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沙漠。
《清流泉铭》道:
於铄王师,用歼丑虏。山高水清,永彰我武。
直杀得一望数千里沙漠之地,并不见一个鞑靼影儿。又感得神人托梦,再三道“上帝好生”,方才班师而回,岂不是万古一帝?所以后来并无虏患,真是圣主神谋,可见帝王是断贪不得安乐的。
那宋高宗耽乐湖山,便是偏安之本了。自南渡以来,建宫殿于凤凰山,左江右湖,曲尽湖山之美,延江数十里,风帆沙鸟,烟霭霏微,一览而尽。不则一日,造成宫殿,非常华丽,与汴京一样。又点缀名山,敕建庙宇。因当初封康王之时,常使于金,兀术每欲加害,夜中常见四个极大之神,身长数丈,手执器械护卫,金兀术遂下手不得。登位之后,访问方士,方士道:“紫微座傍有大将四名,曰天蓬、天猷、翊圣、真武,护陛下者即此四将也。”后来韦太后还自沙漠,高宗大喜,感四将护卫之德,遂敕封四圣延祥观,以沉香刻四圣像,并从者二十人,饰以大珠,备极工巧,为园曰“延祥”,亭馆窈窕,丽若画图,水洁花寒,气象幽雅,为湖上极盛之处。从此一意修饰佛刹,不计其数,多栽花柳,广种荷花。朝欢暮乐,箫管之声,四时不绝。又因原先柳蓍卿“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首词,传播于金,金主完颜亮便起南侵之思,假以通好为名,潜遣画工入临安,图画西湖山水,裱成屏风,并画自己形像,策马于吴山顶上,题诗屏上道:
万里车书合会同,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