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西京杂记》 » 卷一 > 戚夫人歌舞

戚夫人歌舞原文解释

【原文】

高帝戚夫人note-name:戚夫人1戚夫人:汉#guoxue666-com;祖刘邦宠姬、赵王如意生母。刘邦曾意图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因此吕后对戚夫#-666aa;非常嫉恨,刘邦死后,戚夫人被吕后断手足、挖眼弄哑,使居厕中,谓之“人彘”。夫人,皇帝之妾。《汉书·外戚传上》曰:“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鼓:弹奏。瑟: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春秋时已流行,相传由泰帝亦称伏羲、庖牺所创。许慎《说文解字》“琴部”曰:“瑟,庖牺所作弦乐也。”段玉裁注曰:“弦乐,犹磐曰石乐。清庙之瑟亦练朱弦。凡弦乐以丝为之,象弓弦,故曰弦。”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曰:“《世本》:‘宓(伏)羲作瑟,长八尺一寸,四十五弦。’”瑟的形制各代不一,主要有五十弦与二十五弦。《史记·孝武本纪》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666mm;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由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其他地方的汉墓出土的瑟可知,汉代的瑟多为二十五弦。击:敲打。筑:古代弦乐器,流行于战国至汉代。形似筝,颈细而肩圆,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三种。刘熙《释名·释乐器》曰:“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史记·高祖本纪》曰“高祖击筑”,《集解》引韦昭曰:“筑,古乐,有弦,击之不鼓。”《正义》注曰:“应劭云:‘状似瑟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颜师古云:‘今筑形似瑟而小,细项。’”许慎《说文解字》“竹部”曰:“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段玉裁注曰:“《乐书》曰:细项,肩圆。鼓法:以左手扼项,右手以竹尺击之。《史》云:善击筑者高渐离。”善鼓瑟击筑 [sup] 。帝常拥夫人note-name:倚2倚:随着,#-666ff;着。弦歌:依琴瑟的音律而歌唱。《列子·仲尼》曰:“弦歌诵书,终身不辍。”《礼记·乐记》曰:“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孔疏曰:“弦歌《诗·颂》者,谓以琴瑟之弦,歌此《诗·颂》也。”瑟而弦歌 [sup] ,毕,每泣下流涟note-name:流涟3流涟:悲戚落泪的样子。 [sup] 。夫人善为翘袖折腰note-name:翘袖折腰4翘袖折腰:举袖弯腰。此为跳舞的姿态,从出土的汉代舞蹈组俑可见汉代舞姿动作幅度较大。之舞 [sup] ,歌《出塞》《入塞》《望归》note-name:《出塞》《入塞》《望归》5《出塞》《入塞》《望归》:皆是古歌曲名。崔豹《古今注·音乐》曰:“横吹,胡乐也。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进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666kk;。和帝时,万#-666aa;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见世用者《黄鹄》《龙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阳》《望行人》十曲。”《望行人》或即《望归》。之曲 [sup] 。侍婢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guoxue666-com;祖宠姬戚夫#-666aa;擅长弹瑟敲筑。高祖常常拥着戚夫#-666aa;随着瑟筑的音律而歌唱,每次唱完都悲戚落泪。戚夫#-666aa;也擅长舞蹈,她举袖弯腰,边跳边唱着《出塞》《入塞》《望归》的曲子。数百奴婢跟着学唱,后宫中众人齐声高唱,歌声响彻云霄。

原文翻译

高帝戚夫人善鼓瑟击筑 [/sup] 。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 [/sup] ,毕,每泣下流涟 [/sup] 。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 [/sup] ,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 [/sup] 。侍婢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

#guoxue666-com;祖宠姬戚夫#-666aa;擅长弹瑟敲筑。高祖常常拥着戚夫#-666aa;随着瑟筑的音律而歌唱,每次唱完都悲戚落泪。戚夫#-666aa;也擅长舞蹈,她举袖弯腰,边跳边唱着《出塞》《入塞》《望归》的曲子。数百奴婢跟着学唱,后宫中众人齐声高唱,歌声响彻云霄。

【原文注释】

〔1〕戚夫人:汉#guoxue666-com;祖刘邦宠姬、赵王如意生母。刘邦曾意图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因此吕后对戚夫#-666aa;非常嫉恨,刘邦死后,戚夫人被吕后断手足、挖眼弄哑,使居厕中,谓之“人彘”。夫人,皇帝之妾。《汉书·外戚传上》曰:“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適称皇后,妾皆称夫人。”鼓:弹奏。瑟: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春秋时已流行,相传由泰帝亦称伏羲、庖牺所创。许慎《说文解字》“琴部”曰:“瑟,庖牺所作弦乐也。”段玉裁注曰:“弦乐,犹磐曰石乐。清庙之瑟亦练朱弦。凡弦乐以丝为之,象弓弦,故曰弦。”应劭《风俗通义·声音》曰:“《世本》:‘宓(伏)羲作瑟,长八尺一寸,四十五弦。’”瑟的形制各代不一,主要有五十弦与二十五弦。《史记·孝武本纪》曰:“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666mm;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由长沙马王堆汉墓和其他地方的汉墓出土的瑟可知,汉代的瑟多为二十五弦。击:敲打。筑:古代弦乐器,流行于战国至汉代。形似筝,颈细而肩圆,弦下设柱,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有五弦、十三弦、二十一弦三种。刘熙《释名·释乐器》曰:“筑,以竹鼓之,筑柲之也。”《史记·高祖本纪》曰“高祖击筑”,《集解》引韦昭曰:“筑,古乐,有弦,击之不鼓。”《正义》注曰:“应劭云:‘状似瑟而大,头安弦,以竹击之,故名曰筑。’颜师古云:‘今筑形似瑟而小,细项。’”许慎《说文解字》“竹部”曰:“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段玉裁注曰:“《乐书》曰:细项,肩圆。鼓法:以左手扼项,右手以竹尺击之。《史》云:善击筑者高渐离。”

〔2〕:随着,#-666ff;着。弦歌:依琴瑟的音律而歌唱。《列子·仲尼》曰:“弦歌诵书,终身不辍。”《礼记·乐记》曰:“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孔疏曰:“弦歌《诗·颂》者,谓以琴瑟之弦,歌此《诗·颂》也。”

〔3〕流涟:悲戚落泪的样子。

〔4〕翘袖折腰:举袖弯腰。此为跳舞的姿态,从出土的汉代舞蹈组俑可见汉代舞姿动作幅度较大。

〔5〕《出塞》《入塞》《望归》:皆是古歌曲名。崔豹《古今注·音乐》曰:“横吹,胡乐也。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进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666kk;。和帝时,万#-666aa;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见世用者《黄鹄》《龙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阳》《望行人》十曲。”《望行人》或即《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