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西京杂记》 > 卷一

《西京杂记》卷一

《西京杂记》起初为一卷本或二卷本,宋代始有六卷本。六卷本中各卷篇幅不等,分卷标准未知。《西京杂记》的内容为片段式或片言式叙述,同一话题穿插于各卷之中,内容庞杂,“杂”记的特点尤为突出。

本卷内容集中描述宫廷生活,萧何营造未央宫以壮汉室声威,武帝修建昆明池训练水军,太液池鸟语花香,乐游苑花木招摇,上林苑种满奇树异果,昭阳殿奢华比肩天子宫殿,吉光裘神奇、天子笔华贵。开卷扑面而来的便是汉宫廷张扬的骄奢气息。

奢华的宫廷生活之外,令人称奇的是汉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和惊人的创造力,常满灯、被中香炉、博山香炉、七轮扇,钜鹿陈宝光家祖传的织绫技法,昆明池中的玉刻鲸鱼,赵昭仪赠赵飞燕的礼单中罗列的奢侈稀罕之物等,其中有些已被考古发现所证实,有些作为出土文物被后世亲眼所见,其精巧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西京杂记》的史学价值也在本卷中得以充分体现。萧何主持营造的未央宫,其周回长度与考古实测相近;八月饮酎的祭祀礼制、帝侯用几的等级差异、帝王丧葬殓服规制,这些汉代制度的具体叙说既有考古发现佐证,也被其他典籍所认同、引用,其可靠性似不言而喻。上林苑中多达两千余种的奇果异木被文人司马相如的辞赋作品反复咏叹。七月七日穿针开襟楼证明了在汉代便流行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的风俗。

既然杂取趣闻逸事,传说自然不可避免。汉高祖的斩白蛇剑光彩射人,即使剑藏鞘中也挡不住其光芒;济北王刘兴居谋反时,大风突袭、旌旗飞天堕井,就连战马也悲鸣不前;《汉书·昭帝纪》记载昭帝时黄鹄飞落建章宫太液池一事,本卷也记录了这一祥瑞之兆,而且收录了传说由时年八岁的昭帝所作的《黄鹄歌》;宣帝当年在襁褓中身系的身毒国宝镜助他多年后“从危获济”。这些传说固然有明显的夸张成分,但叙事中的真实要素似乎也难以断然排除。

萧相国营未央宫
武帝作昆明池
八月饮酎
止雨如祷雨
天子笔
几被以锦
吉光裘
戚夫人歌舞
彄环
鱼藻宫
缢杀如意
乐游苑
太液池
终南山华盖树
高祖斩蛇剑
七夕穿针开襟楼
身毒国宝镜
霍显为淳于衍起第赠金
旌旗飞天堕井
弘成子文石
《黄鹄歌》
送葬用珠襦玉匣
三云殿
掖庭
昭阳殿
珊瑚高丈二
玉鱼动荡
上林名果异木
巧工丁缓
飞燕昭仪赠遗之侈
擅宠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