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毒国宝镜原文解释
【原文】
宣帝1宣帝:即汉宣帝刘询(前91—前49),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前74年—前49年在位。《西汉会要·帝系一》曰:“昭帝崩,无嗣。大将#-666kk;霍光请皇后召昌邑王。六月,王受皇帝玺绶。癸巳,光奏王贺#-666gg;乱,请废。太后诏曰:‘可。’光奏议曰:‘孝武帝曾孙病已,操行节俭,慈仁爱#-666aa;,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奏可。宗正德至曾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img alt="生僻字_古文自编28987号"]/pic/texts/cz0uc-i8z8u.png[/img]猎车奉迎曾孙。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收:逮捕。系:拘囚,关押。郡邸:汉代各郡设在京城的官舍。长安城中的官邸,一般为诸侯王国、汉王朝邻近地区派驻京城的办事处。此官邸既是官府在京城的办公场所,也是住宿之地。邸中附设有监狱,以临时收治犯法的官吏和朝廷交押的犯人。武帝末年,宫廷权力斗争激烈,宫中上下迷信鬼#-666nn;,巫师便大行其道。《汉书·武五子传·刘据传》曰:“(近臣江)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三辅旧事》曰:“江充为铜(桐)人长尺,以针刺其腹,埋太子宫中,晓医术,因言其事。”江充借机诬陷太子在宫中埋桐人诅咒重病的武帝早死,因而掀起一场巫蛊之祸。恐惧的太子刘据发兵,杀了江充。《西汉会要·帝系三》曰:“征和二年(前91)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太子家人也多遇害,就连刚出生的刘询也被抓捕。《汉书·宣帝纪》曰:“(刘询)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颜师古注曰:“如淳曰:‘谓诸郡邸置狱也。’师古曰:‘据《汉书仪》,郡邸狱治天下郡国上计者,属大鸿胪。此盖巫蛊狱繁,收系者众,故曾孙寄在郡邸狱。’”邸,古时诸侯国设在京师供朝觐皇帝者住宿的官舍。后亦泛指#guoxue666-com;级官员办事或居住之所。《史记·孝文本纪》曰:“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遂驰入代邸,群臣从至。”《索隐》引许慎《说文解字》曰:“邸,属国舍。”《汉书·文帝纪》曰“至邸而议之”,颜师古注曰:“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被收系郡邸狱 ,臂上犹带史良娣
2史良娣:戾太子刘据之妾,史姓,宣帝祖母,死于巫蛊之祸。《汉书·武五子传·刘据传》曰:“元鼎四年(前113),(据)纳史良娣,产子男进,号曰史皇孙。”良娣,太子妾的一种称号。《汉书·武五子传·刘据传》曰“史良娣”,颜师古注引韦昭曰:“良娣,太子之内官也。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凡三等。”《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传亦曰:“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666ff;采:织成彩色图案。婉转丝绳:古代风俗,用彩丝织成各种丝带佩戴在身上。汉代无论贵族平民,皆流行佩戴或赠送五色丝缕,以求避鬼#-666nn;、避病灾和兵祸,期望健康长寿。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缕,俗说以益#-666aa;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又曰,亦因屈原。”合采婉转丝绳 ,系身毒
3身毒:印度古译名之一,又称天竺。《史记·大宛列传》曰:“(大夏)其东南有身毒国。”《索隐》引孟康曰:“即天竺也,所谓浮图胡也。”《正义》曰:“一名身毒,在月氏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以战。”《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张骞传》曰:“吾贾#-666aa;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颜师古注曰:“李奇曰:‘一名天笃,则浮屠胡是也。’师古曰:‘即敬佛道者。’”国宝镜一枚 ,大如八铢钱
4八铢钱:本为秦钱,方孔圆钱,重半两,汉初因其太沉重而废除,#guoxue666-com;后二年(前186)更铸八铢钱,直径三厘米。《汉书·高后纪》曰“行八铢钱”,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本秦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即八铢也。汉以其太重,更铸荚钱,今民间名榆荚钱是也。民患其太轻,至此复行八铢钱。”《汉书·食货志下》曰:“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五百金。”铢,秦汉时期的计量单位。按《中国历代衡制演变测算简表》,汉时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二十四铢。一株#-666ff;今制0.65克。 。旧传此镜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宣帝从危获济
5从危获济:宣帝刘询在狱中时受到廷尉监邴吉的关照得以保命。《汉书·宣帝纪》曰:“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666dd;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邴)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此后,刘询得到曾受恩于戾太子的掖庭令张贺的帮助,长大成#-666aa;。元平元年(前74),昭帝亡,无子嗣,被昭帝重用的大将#-666kk;霍光于是从掖庭中迎立刘询为帝。济,救援。 。及即大位
6大位:指皇位。 ,每持此镜,感咽移辰
7移辰:时间长久。辰,时辰,古代计时单位,一个时辰相当于今两小时。 。常
8常:通“尝”,曾经。琥珀笥(sì):用琥珀装饰的方盒。笥,装衣物或饭食的方形竹器。以琥珀笥盛之 ,缄
9缄:缄(jiān),束缚,封闭。戚里:汉代长安城内地名,因帝王姻戚多聚居于此而得名。《三辅黄图》卷二曰:“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石奋传》曰:“于是#guoxue666-com;祖召其姊为美#-666aa;,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颜师古注曰:“于上有姻戚者,则皆居之,故名其里为戚里。”里,原指人所聚居的地方。许慎《说文解字》“里部”曰:“里,居也,从田从土。”段玉裁注曰:“有田有土而可居也。”此指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周礼·地官·遂人》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各代构成里的实际户数不一。许倬云《说中国》说:“郡县以下的基层,在春秋时代还是以‘社’为中心的人群#-666cc;同体。所谓‘社’,也就是地方的保护#-666nn;。……汉代延续秦制。地方基层的行政建立于乡、里。我们从秦汉简牍的记载,看到‘社’转变为‘里’。……最基层的‘里’,……政府掌握了每一个‘里’的人口数字,多少大男、大女、中男、中女、小男、小女,他们每年的增加和减少,这些人所属的家庭以及彼此的关系,和每一家的产业。政府征收人头税,即所谓算钱和田赋,也由当地‘里’的干部负责收集。……地方行政当局经过乡里的组织,直接掌握国民的生活。”织成锦:古代名贵丝织品,用彩丝金线织成花纹图案,类似刺绣,多产于蜀地,汉以来常用作王公贵族的#-666hh;饰衣料。以戚里织成锦 ,一曰斜文锦
10斜文锦:丝织品名。文,通“纹”。 。帝崩
11崩:古代称帝王死亡。《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666aa;曰死。”郑注曰:“异死名者。为人亵其无知,若犹不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卒,终也。不禄,不终其禄。死之言澌也,精#-666nn;澌尽也。” ,不知所在。

【翻译】
宣帝被逮捕囚#-666mm;在郡邸的监狱中时,他的手臂上还佩戴着祖母史良娣编织的五彩图案的婉转丝绳,上面系着一枚来自身毒国的宝镜,宝镜有八铢钱那么大。传说这枚宝镜能照得见妖魔鬼怪,佩戴它的#-666aa;会受到天#-666nn;的福佑,因此,宣帝能从危难中得到解救。宣帝即位后,每次拿着这枚宝镜,都会久久地感叹呜咽。他曾用琥珀装饰的方形竹器盛放宝镜,并用戚里出产的华贵的织成锦,也称斜文锦包裹起来。宣帝驾崩后,宝镜便不知到哪里去了。
原文 | 翻译 |
宣帝被收系郡邸狱 ,臂上犹带史良娣合采婉转丝绳 ,系身毒国宝镜一枚 ,大如八铢钱 。旧传此镜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宣帝从危获济 。及即大位 ,每持此镜,感咽移辰 。常以琥珀笥盛之 ,缄以戚里织成锦 ,一曰斜文锦 。帝崩 ,不知所在。 | 宣帝被逮捕囚#-666mm;在郡邸的监狱中时,他的手臂上还佩戴着祖母史良娣编织的五彩图案的婉转丝绳,上面系着一枚来自身毒国的宝镜,宝镜有八铢钱那么大。传说这枚宝镜能照得见妖魔鬼怪,佩戴它的#-666aa;会受到天#-666nn;的福佑,因此,宣帝能从危难中得到解救。宣帝即位后,每次拿着这枚宝镜,都会久久地感叹呜咽。他曾用琥珀装饰的方形竹器盛放宝镜,并用戚里出产的华贵的织成锦,也称斜文锦包裹起来。宣帝驾崩后,宝镜便不知到哪里去了。 |
【原文注释】
〔1〕宣帝:即汉宣帝刘询(前91—前49),汉武帝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前74年—前49年在位。《西汉会要·帝系一》曰:“昭帝崩,无嗣。大将#-666kk;霍光请皇后召昌邑王。六月,王受皇帝玺绶。癸巳,光奏王贺#-666gg;乱,请废。太后诏曰:‘可。’光奏议曰:‘孝武帝曾孙病已,操行节俭,慈仁爱#-666aa;,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奏可。宗正德至曾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猎车奉迎曾孙。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收:逮捕。系:拘囚,关押。郡邸:汉代各郡设在京城的官舍。长安城中的官邸,一般为诸侯王国、汉王朝邻近地区派驻京城的办事处。此官邸既是官府在京城的办公场所,也是住宿之地。邸中附设有监狱,以临时收治犯法的官吏和朝廷交押的犯人。武帝末年,宫廷权力斗争激烈,宫中上下迷信鬼#-666nn;,巫师便大行其道。《汉书·武五子传·刘据传》曰:“(近臣江)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三辅旧事》曰:“江充为铜(桐)人长尺,以针刺其腹,埋太子宫中,晓医术,因言其事。”江充借机诬陷太子在宫中埋桐人诅咒重病的武帝早死,因而掀起一场巫蛊之祸。恐惧的太子刘据发兵,杀了江充。《西汉会要·帝系三》曰:“征和二年(前91)七月,按道侯韩说、使者江充等掘蛊太子宫。壬午,太子与皇后谋斩充,以节发兵与丞相刘屈氂大战长安,死者数万人。庚寅,太子亡,皇后自杀。八月辛亥,太子自杀于湖。”太子家人也多遇害,就连刚出生的刘询也被抓捕。《汉书·宣帝纪》曰:“(刘询)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颜师古注曰:“如淳曰:‘谓诸郡邸置狱也。’师古曰:‘据《汉书仪》,郡邸狱治天下郡国上计者,属大鸿胪。此盖巫蛊狱繁,收系者众,故曾孙寄在郡邸狱。’”邸,古时诸侯国设在京师供朝觐皇帝者住宿的官舍。后亦泛指#guoxue666-com;级官员办事或居住之所。《史记·孝文本纪》曰:“太尉乃跪上天子玺符。代王谢曰:‘至代邸而议之。’遂驰入代邸,群臣从至。”《索隐》引许慎《说文解字》曰:“邸,属国舍。”《汉书·文帝纪》曰“至邸而议之”,颜师古注曰:“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
〔2〕史良娣:戾太子刘据之妾,史姓,宣帝祖母,死于巫蛊之祸。《汉书·武五子传·刘据传》曰:“元鼎四年(前113),(据)纳史良娣,产子男进,号曰史皇孙。”良娣,太子妾的一种称号。《汉书·武五子传·刘据传》曰“史良娣”,颜师古注引韦昭曰:“良娣,太子之内官也。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凡三等。”《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传亦曰:“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666ff;采:织成彩色图案。婉转丝绳:古代风俗,用彩丝织成各种丝带佩戴在身上。汉代无论贵族平民,皆流行佩戴或赠送五色丝缕,以求避鬼#-666nn;、避病灾和兵祸,期望健康长寿。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曰:“五月五日,赐五色续命缕,俗说以益#-666aa;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温。又曰,亦因屈原。”
〔3〕身毒:印度古译名之一,又称天竺。《史记·大宛列传》曰:“(大夏)其东南有身毒国。”《索隐》引孟康曰:“即天竺也,所谓浮图胡也。”《正义》曰:“一名身毒,在月氏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以战。”《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张骞传》曰:“吾贾#-666aa;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颜师古注曰:“李奇曰:‘一名天笃,则浮屠胡是也。’师古曰:‘即敬佛道者。’”
〔4〕八铢钱:本为秦钱,方孔圆钱,重半两,汉初因其太沉重而废除,#guoxue666-com;后二年(前186)更铸八铢钱,直径三厘米。《汉书·高后纪》曰“行八铢钱”,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本秦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即八铢也。汉以其太重,更铸荚钱,今民间名榆荚钱是也。民患其太轻,至此复行八铢钱。”《汉书·食货志下》曰:“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赢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五百金。”铢,秦汉时期的计量单位。按《中国历代衡制演变测算简表》,汉时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二十四铢。一株#-666ff;今制0.65克。
〔5〕从危获济:宣帝刘询在狱中时受到廷尉监邴吉的关照得以保命。《汉书·宣帝纪》曰:“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666dd;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邴)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此后,刘询得到曾受恩于戾太子的掖庭令张贺的帮助,长大成#-666aa;。元平元年(前74),昭帝亡,无子嗣,被昭帝重用的大将#-666kk;霍光于是从掖庭中迎立刘询为帝。济,救援。
〔6〕大位:指皇位。
〔7〕移辰:时间长久。辰,时辰,古代计时单位,一个时辰相当于今两小时。
〔8〕常:通“尝”,曾经。琥珀笥(sì):用琥珀装饰的方盒。笥,装衣物或饭食的方形竹器。
〔9〕缄:缄(jiān),束缚,封闭。戚里:汉代长安城内地名,因帝王姻戚多聚居于此而得名。《三辅黄图》卷二曰:“长安闾里一百六十,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有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石奋传》曰:“于是#guoxue666-com;祖召其姊为美#-666aa;,以奋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颜师古注曰:“于上有姻戚者,则皆居之,故名其里为戚里。”里,原指人所聚居的地方。许慎《说文解字》“里部”曰:“里,居也,从田从土。”段玉裁注曰:“有田有土而可居也。”此指古代地方行政组织。《周礼·地官·遂人》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各代构成里的实际户数不一。许倬云《说中国》说:“郡县以下的基层,在春秋时代还是以‘社’为中心的人群#-666cc;同体。所谓‘社’,也就是地方的保护#-666nn;。……汉代延续秦制。地方基层的行政建立于乡、里。我们从秦汉简牍的记载,看到‘社’转变为‘里’。……最基层的‘里’,……政府掌握了每一个‘里’的人口数字,多少大男、大女、中男、中女、小男、小女,他们每年的增加和减少,这些人所属的家庭以及彼此的关系,和每一家的产业。政府征收人头税,即所谓算钱和田赋,也由当地‘里’的干部负责收集。……地方行政当局经过乡里的组织,直接掌握国民的生活。”织成锦:古代名贵丝织品,用彩丝金线织成花纹图案,类似刺绣,多产于蜀地,汉以来常用作王公贵族的#-666hh;饰衣料。
〔10〕斜文锦:丝织品名。文,通“纹”。
〔11〕崩:古代称帝王死亡。《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666aa;曰死。”郑注曰:“异死名者。为人亵其无知,若犹不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卒,终也。不禄,不终其禄。死之言澌也,精#-666nn;澌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