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西京杂记》 » 卷四 > 滕公葬地

滕公葬地原文解释

【原文】

滕公驾至东都门note-name:东都门1东都门:即东郭门,亦称宣平门。 [sup] ,马鸣,note-name:局2局:屈曲不舒展。不肯前 [sup] ,以足note-name:跑3跑:跑(páo),用马蹄刨地。地久之 [sup] 。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note-name:洗写4洗写:冲洗,冲刷。写,同“泻”。其文 [sup] ,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note-name:叔孙通5叔孙通:汉初薛(今山东滕州南)#-666aa;,曾为秦博士。秦末,先投项羽,后归刘邦。汉初任太子太傅,博学通时变。《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曰:“汉五年(前202),已并天下,诸侯#-666cc;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guoxue666-com;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故汉初定立朝章典礼,皆出其手,被称为“汉家儒宗”。著有《汉礼仪制度》,辑佚书甚多。 [sup] ,通曰:“科斗书note-name:科斗书6科斗书:即蝌蚪书,又名蝌蚪文。篆书的一种。因字形头粗尾细,形状如蝌蚪而得名。汪汲《事物原会·蝌蚪书》曰:“《字源》:颛顼#guoxue666-com;阳氏制蝌蚪书。一云仓颉所作。《古文通考》:其流出于古文。《尚书·序》费氏注云:书有二十法,蝌蚪书是其一法,以其小尾伏头,状似虾蟆子,故名。”也 [sup] ”以今文note-name:今文7今文:指汉代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汉以前的文字如金文、籀书、篆书,在当时统称为古文。写之 [sup] ,曰:“佳城note-name:佳城8佳城:墓地的别称。郁郁:幽森静寂的样子。郁郁 [sup] ,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note-name:居此室9居此室:葬在这里。 [sup] 。”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note-name:死遂葬焉10死遂葬焉:张华《博物志》卷七曰:“汉滕公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局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焉。”所记事与本条相似,但时间不同。《三辅旧事》曰:“滕文公墓在饮马桥东大道南。俗谓之马冢。”张澍注曰:“《水经注》:汉太尉夏侯婴葬日,柩马悲鸣,轻车罔进,下得见石椁,铭云:于嗟,滕公居此室。故遂葬焉。”所述之事与《博物志》同。佳城为墓地别称,其典应出于本条。 [sup] 。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滕公夏侯婴的车驾走到东都门的时候,马一直鸣叫不已,弯着腿停步不肯前行,用蹄子在地上不停地刨了很久。滕公就命令士兵们挖开马蹄刨过的地方,挖到三尺深的时候,得到了一具石棺。滕公点亮烛火查看,发现石棺上还有铭文。于是就用水冲洗干净上面的文字,这文字很古怪,边上的#-666aa;没有认识的。他去问了叔孙通,叔孙通说:“这是蝌蚪文。”就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翻译出来,原来写的是:“这个地方好阴暗幽寂,经过了三千年才见天日。那滕公就葬在这里。”滕公说道:“哎呀,老天啊!我死后难道就葬在这里吗?”他死后便葬在了这里。

原文翻译

滕公驾至东都门 [/sup] ,马鸣,局不肯前 [/sup] ,以足跑地久之 [/sup] 。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 [/sup] ,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 [/sup] ,通曰:“科斗书也 [/sup] ”以今文写之 [/sup] ,曰:“佳城郁郁 [/sup] ,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sup] 。”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 [/sup] 。

滕公夏侯婴的车驾走到东都门的时候,马一直鸣叫不已,弯着腿停步不肯前行,用蹄子在地上不停地刨了很久。滕公就命令士兵们挖开马蹄刨过的地方,挖到三尺深的时候,得到了一具石棺。滕公点亮烛火查看,发现石棺上还有铭文。于是就用水冲洗干净上面的文字,这文字很古怪,边上的#-666aa;没有认识的。他去问了叔孙通,叔孙通说:“这是蝌蚪文。”就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翻译出来,原来写的是:“这个地方好阴暗幽寂,经过了三千年才见天日。那滕公就葬在这里。”滕公说道:“哎呀,老天啊!我死后难道就葬在这里吗?”他死后便葬在了这里。

【原文注释】

〔1〕东都门:即东郭门,亦称宣平门。

〔2〕:屈曲不舒展。

〔3〕:跑(páo),用马蹄刨地。

〔4〕洗写:冲洗,冲刷。写,同“泻”。

〔5〕叔孙通:汉初薛(今山东滕州南)#-666aa;,曾为秦博士。秦末,先投项羽,后归刘邦。汉初任太子太傅,博学通时变。《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曰:“汉五年(前202),已并天下,诸侯#-666cc;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guoxue666-com;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故汉初定立朝章典礼,皆出其手,被称为“汉家儒宗”。著有《汉礼仪制度》,辑佚书甚多。»

〔6〕科斗书:即蝌蚪书,又名蝌蚪文。篆书的一种。因字形头粗尾细,形状如蝌蚪而得名。汪汲《事物原会·蝌蚪书》曰:“《字源》:颛顼#guoxue666-com;阳氏制蝌蚪书。一云仓颉所作。《古文通考》:其流出于古文。《尚书·序》费氏注云:书有二十法,蝌蚪书是其一法,以其小尾伏头,状似虾蟆子,故名。”

〔7〕今文:指汉代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汉以前的文字如金文、籀书、篆书,在当时统称为古文。

〔8〕佳城:墓地的别称。郁郁:幽森静寂的样子。

〔9〕居此室:葬在这里。

〔10〕死遂葬焉:张华《博物志》卷七曰:“汉滕公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局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遂葬焉。”所记事与本条相似,但时间不同。《三辅旧事》曰:“滕文公墓在饮马桥东大道南。俗谓之马冢。”张澍注曰:“《水经注》:汉太尉夏侯婴葬日,柩马悲鸣,轻车罔进,下得见石椁,铭云:于嗟,滕公居此室。故遂葬焉。”所述之事与《博物志》同。佳城为墓地别称,其典应出于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