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馆七赋原文解释
【原文】
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①,集诸游士②,各使为赋。
【注释】
①忘忧之馆:梁孝王所建筑的宫室名。或建于其苑囿中。
②集诸游士:召集宾客。游士,游说谋划之#-666aa;士。此指枚乘等辞赋家。《汉书·文三王传·梁孝王传》曰:“(孝王)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东游士莫不至:齐#-666aa;羊胜、公孙诡、邹阳之属。”
【翻译】
梁孝王在忘忧之馆游乐时,召集了许多游士宾客,让他们各自写篇赋。
枚乘为《柳赋》〔1〕,其辞曰:“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2〕,叶萋萋而吐绿〔3〕。出入风云,去来羽族〔4〕。既上下而好音〔5〕,亦黄衣而绛足〔6〕。蜩螗厉响〔7〕,蜘蛛吐丝。阶草漠漠〔8〕,白日迟迟〔9〕。于嗟细柳,流乱轻丝。君王渊穆其度〔10〕,御群英而玩之〔11〕。小臣瞽聩〔12〕,与此陈词。于嗟乐兮!于是樽盈缥玉之酒〔13〕,爵献金浆之醪梁#-666aa;作薯蔗酒,名金浆〔14〕。庶羞千族〔15〕,盈满六庖〔16〕。弱丝清管〔17〕,与风霜而#-666cc;雕。枪锽啾唧〔18〕,萧条寂寥。俊乂英旄〔19〕,列襟联袍〔20〕。小臣莫效于鸿毛〔21〕,空衔鲜而嗽醪〔22〕。虽复河清海竭,终无增景于边撩〔23〕。”
【注释】
〔1〕枚乘(?—前140):西汉著名辞赋家。字叔,淮阴(今属江苏)#-666aa;。曾为吴王刘濞郎中、梁孝王门客。七国之乱前曾阻止刘濞起兵,之后又上书劝谏刘濞罢兵。武帝即位后,召枚乘入京。《汉书·贾邹枚路传·枚乘传》曰:“武帝自为太子闻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但枚乘病故于赴京途中。枚乘有赋多篇,今存《七发》等三篇。梁孝王的门客中,以辞赋见长者众,《汉书·贾邹枚路传·枚乘传》曰:“(枚乘)复游梁,梁客皆善属辞赋,乘尤#guoxue666-com;。”本赋与后六条中的赋皆为众宾客于忘忧之馆中所作。
〔2〕逶迟:弯弯曲曲下垂的样子。
〔3〕萋萋:茂盛、繁茂的样子。
〔4〕羽族:指鸟类。
〔5〕上下而好音:群鸟上下飞翔,叫声悦耳动听。《诗经·邶风·燕燕》曰:“燕燕于飞,上下其音。”
〔6〕黄衣:指黄鹂,又名黄莺、黄鸟、仓庚。羽毛色黄而美丽,叫声婉转悦耳。《诗经·邶风·凯风》曰:“睆黄鸟,载好其音。”
〔7〕蜩(tiáo):古书上指蝉。《诗经·小雅·小弁》曰:“菀彼柳斯,鸣蜩嘒嘒。”《庄子·达生》曰:“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痀偻者承蜩,犹掇之也。”《尔雅·释虫》曰:“蜩,蜋蜩。螗蜩。”邢昺疏曰:“云‘蜩’者,目诸蜩也。蜋蜩,五彩具者也。螗蜩,俗呼胡蝉,似蝉而小,鸣声清亮者也。”《方言》卷十一则曰:“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蜋蜩,秦、晋之间谓之蝉。”认为是一物异名。螗(táng):古书上指一种较小的蝉。《诗经·大雅·荡》曰:“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厉响:尖利刺耳的鸣叫声。
〔8〕漠漠:繁茂、密布的样子。
〔9〕迟迟:缓慢移动,徐缓运行的样子。《诗经·邶风·谷风》曰:“行道迟迟,中心有违。”《毛传》曰:“迟迟,舒行貌。”《诗经·豳风·七月》曰:“春日迟迟,采蘩祁祁。”《毛传》曰:“迟迟,舒缓也。”孔颖达疏曰:“迟迟者,日长而暄之意,故为舒缓。”
〔10〕渊穆:深沉庄重之美。班固《文选·典引》曰“渊穆之让”,蔡邕注曰:“渊穆,深美之辞也。”度:风度,气度。
〔11〕御:统领,治理。群英:众宾客。
〔12〕瞽聩(gǔ kuì):眼睛瞎,耳朵聋。是古代臣子对君主的自谦之词。瞽,失明的#-666aa;,盲#-666aa;。聩,先天耳聋。《国语·晋语四·胥臣论教诲之力》曰“聋聩不可使听”,韦昭注曰:“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
〔13〕樽:古代酒器,圆形,无足,粗腹大口。缥玉之酒:色泽微黄的美酒。《古文苑·柳赋》曰“缥玉”,章樵注曰:“酒色清白而轻黄也。”
〔14〕爵:古代酒器,双耳,深腹,三足,口呈前后条槽形,槽与口连接处有柱。可以放到火上温酒。《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曰:“酌彼康爵,以奏尔时。”《左传·宣公二年》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沈从文《中国文物常识》说:“爵如鹤,高足。”金浆之醪(láo):一种黄色果酒。醪,古代指较为醇厚的酒,是带糟的醇酒。许慎《说文解字》“酉部”曰:“醪,汁滓酒也。”段玉裁注曰:“许意此为汁滓相将之酒。醴为一宿孰之酒。”徐灏笺曰:“醪与醴皆汁滓相将。醴一宿孰,味至薄,醪则醇酒味甜。”《史记·袁盎列传》曰:“袁盎使吴见守,从史适为守盎校尉司马,乃悉以其装赍置二石醇醪,会天寒,士卒饥渴,饮酒醉,西南陬卒皆卧,司马夜引袁盎起,曰:‘君可以去矣,吴王期旦日斩君。’”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