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原文解释
【原文】
学恶1恶: 恶(wū),“恶乎”表疑问,如何,怎样。乎始?恶乎终?曰:其数
2数:指学习的具体项目。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
3没:通“殁”,死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
4中声:中和的声音。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5微:微言大义。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翻译】
学习应怎样开始?怎样终结?答:学习的具体项目就是由读六经开始,最后是读《礼经》。学习的意义就是由做读书#-666aa;开始,最后是做圣#-666aa;。真正累积工夫长久,才能进入其中,学习直到死才停止。所以学习的项目会学尽,但学习的意义就不可以有片刻离开。做学习的工夫,是#-666aa;,放弃学习就是禽兽。所以要学习《尚书 》,是政治事情的记录。《诗经 》,是中和声音的保存。《礼经》,是法制的重要成#-666dd;,各类别项目的纲纪。所以学习要到《礼经》为止,这才是道德修为的极致。《礼经》尊敬文制,《乐经》中正和谐,《诗经》、《尚书》内容博大,《春秋》微言大义,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在六经之中了。
原文 | 翻译 |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 学习应怎样开始?怎样终结?答:学习的具体项目就是由读六经开始,最后是读《礼经》。学习的意义就是由做读书#-666aa;开始,最后是做圣#-666aa;。真正累积工夫长久,才能进入其中,学习直到死才停止。所以学习的项目会学尽,但学习的意义就不可以有片刻离开。做学习的工夫,是#-666aa;,放弃学习就是禽兽。所以要学习《尚书 》,是政治事情的记录。《诗经 》,是中和声音的保存。《礼经》,是法制的重要成#-666dd;,各类别项目的纲纪。所以学习要到《礼经》为止,这才是道德修为的极致。《礼经》尊敬文制,《乐经》中正和谐,《诗经》、《尚书》内容博大,《春秋》微言大义,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在六经之中了。 |
【原文注释】
〔1〕恶: 恶(wū),“恶乎”表疑问,如何,怎样。
〔2〕数:指学习的具体项目。
〔3〕没:通“殁”,死亡。
〔4〕中声:中和的声音。
〔5〕微:微言大义。
扩展阅读
【解读】
荀子所说的圣王之道,其实就是成就各类文化的#-666aa;文世界之道。故而《劝学篇》说要做“真积力久”的工夫,直至死为止。因此求学的工夫,是#-666aa;在生之时无时无刻不在做的,没有所谓停止。六经代表的就是#-666aa;文世界中各个类别的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礼经》。所以说荀子是最能肯定人文世界各类文化的思想家,而他所注重的也不只是经济和政治,与现代文化潮流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