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荀子》 » 臣道篇 第十三 >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原文解释

【原文】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note-name:削1削:除去。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note-name:违2违:通“讳”,避忌,避开不说。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侍奉圣贤君主的#-666aa;,有听从而没有谏诤;侍奉中等君主的#-666aa;,有谏诤而没有谄媚阿谀;侍奉暴君的#-666aa;,有补救和去除过失,而没有强行矫正匡正。被逼迫威胁于乱世时代,穷困地居于暴乱国家之中,不能逃避时,就会推崇君主的美德,赞扬君主的善良,避开不说君主的罪恶,隐瞒君主的失败,只说君主的长处,不说他的短处,以成就人民的好风俗。《诗经 》说:“国家有重大命令,不可以告诉别人,恐怕会妨碍人民自身实践。”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翻译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迫胁于乱时,穷居于暴国,而无所避之,则崇其美,扬其善,违其恶,隐其败,言其所长,不称其所短,以为成俗。诗曰:“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此之谓也。

侍奉圣贤君主的#-666aa;,有听从而没有谏诤;侍奉中等君主的#-666aa;,有谏诤而没有谄媚阿谀;侍奉暴君的#-666aa;,有补救和去除过失,而没有强行矫正匡正。被逼迫威胁于乱世时代,穷困地居于暴乱国家之中,不能逃避时,就会推崇君主的美德,赞扬君主的善良,避开不说君主的罪恶,隐瞒君主的失败,只说君主的长处,不说他的短处,以成就人民的好风俗。《诗经 》说:“国家有重大命令,不可以告诉别人,恐怕会妨碍人民自身实践。”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注释】

〔1〕:除去。

〔2〕:通“讳”,避忌,避开不说。

扩展阅读

【解读】

荀子说事圣君、中君、暴君之道。听从君主,是以圣贤君主为前提。在不得已时,仍然是为国家#-666aa;民着想,尽量令君主的短处不影响#-666aa;民。具体的做法可能有所争论,但明显目的都是为国家#-666aa;民,而不是君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