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战国策》 >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原文解释

原文(一)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note-name:九鼎1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上有日月山川#-666nn;灵之像,为传国宝器。古代列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鼎是权力的象征,问鼎成为争夺权力的象征。,周君患之,以告颜率note-name:颜率2颜率:周#-666aa;,策士,生平不详。。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note-name:归3归:通馈,赠送。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翻译(一)

秦国兴师威胁东周,并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周君为此忧虑不安,就将此事告诉了重臣颜率。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要兴师威胁周君,并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内部寻思对策,认为与其将九鼎交给暴秦,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赢得美名;如得到九鼎这样的重器,又获得巨大的实惠。但愿大王能认真考虑!齐王听了非常#guoxue666-com;兴,立刻派遣五万大#-666kk;,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666kk;因此退兵。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原文(二)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note-name:晖台、沙海4晖台、沙海:梁国地名。沙:原作少,据鲍彪本改。,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note-name:叶庭5叶庭:楚建筑名。郭#-666aa;民认为当作华亭,为章华之亭的省称。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note-name:效6效:模仿,像……一样。醯(xī):醋。甀(chuí):小口坛。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note-name:漓然7漓然:本意为水急流的样子。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翻译(二)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时,周君又一次忧虑不安。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东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甘愿将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从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666aa;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行。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沙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666aa;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不行。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之中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666aa;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周王室也正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九鼎,并不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的,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666cc;八十一万人。还需要有士兵工匠等人力、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666hh;粮饷等物资作为配套。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所以我私下在为大王担忧。

原文(三)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note-name:与8与:给。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note-name:疾9疾:赶快,尽快。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翻译(三)

齐王说:贤卿多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666aa;!颜率赶紧解释说:臣不敢欺骗贵国。大王尽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们就听候命令迁移九鼎。齐王只好停止索要九鼎。

原文翻译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秦国兴师威胁东周,并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周君为此忧虑不安,就将此事告诉了重臣颜率。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秦王暴虐无道,要兴师威胁周君,并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内部寻思对策,认为与其将九鼎交给暴秦,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赢得美名;如得到九鼎这样的重器,又获得巨大的实惠。但愿大王能认真考虑!齐王听了非常#guoxue666-com;兴,立刻派遣五万大#-666kk;,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666kk;因此退兵。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时,周君又一次忧虑不安。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东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甘愿将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从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666aa;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行。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沙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666aa;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不行。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之中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666aa;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颜率说:我周王室也正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九鼎,并不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的,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九万人,九鼎就是九九#-666cc;八十一万人。还需要有士兵工匠等人力、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666hh;粮饷等物资作为配套。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回齐国。所以我私下在为大王担忧。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齐王说:贤卿多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666aa;!颜率赶紧解释说:臣不敢欺骗贵国。大王尽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们就听候命令迁移九鼎。齐王只好停止索要九鼎。

【原文注释】

〔1〕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上有日月山川#-666nn;灵之像,为传国宝器。古代列鼎制度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鼎是权力的象征,问鼎成为争夺权力的象征。»

〔2〕颜率:周#-666aa;,策士,生平不详。

〔3〕:通馈,赠送。

〔4〕晖台、沙海:梁国地名。沙:原作少,据鲍彪本改。

〔5〕叶庭:楚建筑名。郭#-666aa;民认为当作华亭,为章华之亭的省称。

〔6〕:模仿,像……一样。醯(xī):醋。甀(chuí):小口坛。

〔7〕漓然:本意为水急流的样子。

〔8〕:给。

〔9〕:赶快,尽快。

下一篇:东周欲为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