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中草药大全》 » 种类 » 全草类 > 淫羊藿

淫羊藿

全拼: Yinyanghuo

〖别名〗

仙灵脾,九叶草,三角莲。

〖来源〗

小檗科植物箭叶#-666gg;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

多年生常绿草本。#guoxue666-com;25~50cm。根茎短粗,略呈结节状,坚硬,外皮褐色,断面白色。茎有条棱。无毛。基生叶1~3,一回三出复叶;叶柄细,长4~18cm;茎生叶2,常生于茎顶,与基生叶同型;小叶革质,狭卵形至披针形,长15~19cm,宽3~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心形,箭簇形,两侧小叶基部呈不对称心形。浅裂,边缘生细刺毛,下面初无毛,后疏生单细胞短硬毛;顶生小叶基部裂片近圆形,均等,侧生小叶基部裂片不对称,内侧裂片较小,圆形,外侧裂片较大,三角形,急尖。圆锥花序顶生,挺直,花序轴及花梗通常无毛,有时被少数腺毛;花白色,直径约6mm,20~60朵花;花梗长约1cm;外轮萼片4,长卵圆形,长3~4mm,宽1.5~2mm,带紫色,内轮萼片4,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4mm,宽约2mm,先端急尖,白色;花瓣与内萼片近等长,棕黄色,有短距;雄蕊4,长约5mm,花药瓣裂,长约3mm。蓇葖果长约1cm,有喙。种子肾状长圆形,长约4mm,深褐色。花期2~3月,果期5~6月。

〖生境#-666dd;布〗

生于山地、密林、岩石缝中、溪旁或阴处潮湿地。#-666dd;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采制〗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晒干或阴干。

〖化学成#-666dd;

本品含#-666gg;羊藿苷、箭叶苷A、箭叶苷B、箭叶苷C等成分。

【药

理】

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666ii;能具有调节作用;调节机体免疫#-666ii;能;对阳虚动物模型具有“助阳”的作用,可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等;延缓衰老,有较强的抗HSVⅡ作用。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肝、肾经。

#-666ii;能主治〗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肾阳虚衰,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

〖用法用量〗

#-666hh;:煎汤,3~9g,大剂量可用至15g;或浸酒、熬膏,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含漱。

【使用注意】

阴虚而相火易动者#-666mm;#-666hh;

〖附方〗

治阳痿:#-666gg;羊藿9g,土丁桂24g,鲜黄花远志30g,鲜金樱子60g。水煎#-666hh;。(《福建药物志》)

治风走注疼痛,来往不定:淫羊藿、威灵仙、川芎、桂心、苍耳子各30g。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3g。(《圣惠方》仙灵脾散)

治三焦咳嗽,腹满不饮食,气不顺:淫羊藿、覆盆子、五味子(炒)各30g。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姜茶下二十丸。(《圣济总录》)

治目昏生翳:淫羊藿、生王瓜(即小瓜蒌红色者)等分。为末,每服3g,茶下,日二服。(《圣济总录》)

治疮疹入眼:淫羊藿、威灵仙(去芦)等分。上为细末,每服1.5g,食后米汤调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仙灵脾散)

治牙疼:淫羊藿,不拘多少。为粗末,煎汤漱牙齿。(《卫生家宝》固本散)

治妇女更年期综#-666ff;征,眩晕,高血压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见有冲任不调证候者:仙茅6~15g,淫羊藿9~15g,当归、巴戟天各9g,黄柏、知母各6~9g。水煎服。(上海中医学院《方剂学》)

淫羊藿插图淫羊藿插图

下一篇:淡竹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