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原文解释
【原文】
3.以八则治都鄙1以八则治都鄙:八则,则,法则,八则即本段下文所及的八种治理法则。都鄙,指王畿之内的公卿大夫之采邑以及王子弟的食邑。沈梦兰《周礼学·都鄙》曰:“都鄙,畿内邑之统称。”。一曰祭祀
2祭祀:指关于祭祀社稷、先君、五祀等#-666nn;的制度、法则。按,周代礼制,爵位越#guoxue666-com;,应当祭祀的神灵就越尊贵而众多。,以驭其神
3驭其神:驭,同“御”。本书“驭”,含义丰富,可据语境理解为:鞭策、节制、控制、操纵、督导、管理、劝励等义。公卿大夫爵位有尊卑,所祀之#-666nn;亦有尊卑,不得僭越泛滥。李光坡曰:“驭其神,使之无僭祀,无#-666gg;祀也。”。二曰法则
4法则:指都鄙的官府制度。郑《注》曰:“其官之制度。”贾《疏》曰:“谓宫室、车旗、衣#-666hh;之等,皆不得僭也。”,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
5“三曰废置”二句:废置,废,废退无能;置,推举贤能。废置指罢黜、任用官吏的制度。吏,指公卿大夫所用的家臣。。四曰禄位,以驭其士
6“四曰禄位”二句:禄位,指授予俸禄、爵位的制度。士,郑司农曰:“谓学士。”所谓学士,据孙诒让说,指讲学道艺而养之于学中者,非谓卿大夫士之士。。五曰赋贡
7赋贡:赋,土地税;贡,赋税外进贡的珍宝、特产等物品。此指征收赋贡的制度。,以驭其用。六曰礼俗
8礼俗:谓先王旧礼和当地旧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
9刑赏:指惩罚、奖励的制度。,以驭其威。八曰田役
10田役:指因田猎、征伐、#-666ii;作而征发民众的制度。,以驭其众。

【翻译】
依据八种制度治理王畿内的采邑。第一是祭祀制度,用来控制祭祀不使僭越#-666gg;祀。第二是关于宫室、车#-666hh;等级的官府制度,用来统御所设官吏不使僭上逾等。第三是废置制度,用来调控官吏以免随意任免。第四是禄位制度,用来督励学士以便#-666aa;尽其用。第五是赋贡制度,用来调节财税以便开源节用。第六是礼仪风俗,用来约束民众以便风化向善。第七是刑赏制度,用来控制威势以免擅自作威作福。第八是田役制度,用来调控民力以免随意征调。
原文 | 翻译 |
3.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 | 依据八种制度治理王畿内的采邑。第一是祭祀制度,用来控制祭祀不使僭越#-666gg;祀。第二是关于宫室、车#-666hh;等级的官府制度,用来统御所设官吏不使僭上逾等。第三是废置制度,用来调控官吏以免随意任免。第四是禄位制度,用来督励学士以便#-666aa;尽其用。第五是赋贡制度,用来调节财税以便开源节用。第六是礼仪风俗,用来约束民众以便风化向善。第七是刑赏制度,用来控制威势以免擅自作威作福。第八是田役制度,用来调控民力以免随意征调。 |
【原文注释】
〔1〕以八则治都鄙:八则,则,法则,八则即本段下文所及的八种治理法则。都鄙,指王畿之内的公卿大夫之采邑以及王子弟的食邑。沈梦兰《周礼学·都鄙》曰:“都鄙,畿内邑之统称。”
〔2〕祭祀:指关于祭祀社稷、先君、五祀等#-666nn;的制度、法则。按,周代礼制,爵位越#guoxue666-com;,应当祭祀的神灵就越尊贵而众多。»
〔3〕驭其神:驭,同“御”。本书“驭”,含义丰富,可据语境理解为:鞭策、节制、控制、操纵、督导、管理、劝励等义。公卿大夫爵位有尊卑,所祀之#-666nn;亦有尊卑,不得僭越泛滥。李光坡曰:“驭其神,使之无僭祀,无#-666gg;祀也。”
〔4〕法则:指都鄙的官府制度。郑《注》曰:“其官之制度。”贾《疏》曰:“谓宫室、车旗、衣#-666hh;之等,皆不得僭也。”
〔5〕“三曰废置”二句:废置,废,废退无能;置,推举贤能。废置指罢黜、任用官吏的制度。吏,指公卿大夫所用的家臣。
〔6〕“四曰禄位”二句:禄位,指授予俸禄、爵位的制度。士,郑司农曰:“谓学士。”所谓学士,据孙诒让说,指讲学道艺而养之于学中者,非谓卿大夫士之士。
〔7〕赋贡:赋,土地税;贡,赋税外进贡的珍宝、特产等物品。此指征收赋贡的制度。
〔8〕礼俗:谓先王旧礼和当地旧俗。
〔9〕刑赏:指惩罚、奖励的制度。
〔10〕田役:指因田猎、征伐、#-666ii;作而征发民众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