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周礼》 » 春官 宗伯 » 典同 > 凡声:高声[缺字],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

凡声:高声 [缺字] ,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赢,微声韽,回声衍,侈声筰,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原文解释

【原文】

2.凡声:高声 [缺字] note-name:高声[缺字]1高声[缺字]: [缺字] (ɡǔn),形容钟的声音沉闷重浊,不响亮。郑《注》曰:“#guoxue666-com;,钟形大上,上大也。高则声上藏,衮然旋如裹(阮校曰“盖作‘裹’是”)。”正声缓note-name:正声缓2正声缓:郑《注》曰:“正,谓上下直正,则声缓无所动。”下声肆note-name:下声肆3下声肆:郑《注》曰:“下,谓钟形大下,下大也。下则声出去放肆。”陂声散note-name:陂声散4陂声散:陂(bēi)声散,陂,倾斜。谓钟形一边偏大。郑《注》曰:“陂,读为险陂之‘陂’,陂谓偏侈,陂则声离散也。”险声敛note-name:险声敛5险声敛:郑《注》曰:“险,谓偏弇也,险则声敛不越也。”达声赢note-name:达声赢6达声赢:郑《注》曰:“达,谓其形微大也,达则声有余若大放也。”即声音宏大有余。微声韽note-name:微声韽7微声韽:微声韽(ān),韽,声音微小。郑《注》曰:“微,谓其形微小也。”又曰:“韽,声小不成也。”回声衍note-name:回声衍8回声衍:回,圆。郑《注》曰:“回谓其形微圜也,回则其声#-666gg;衍无鸿杀也。”侈声筰note-name:侈声筰9侈声筰:侈声筰(zuó),侈,大也。筰,通“笮”,狭窄。郑《注》曰:“侈,谓中央约也,侈则声迫筰,出去疾也。”按,钟体中央过于狭窄则两头必大。弇声郁note-name:弇声郁10弇声郁:郑《注》曰:“弇,谓中央宽也,弇则声郁勃不出也。”按,中央过宽必然钟口过小。薄声甄note-name:薄声甄11薄声甄:甄,通“震”,震动。郑《注》曰:“甄犹掉也。钟微薄则声掉。”厚声石note-name:厚声石12厚声石:石,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郑《注》曰:“钟大厚则如石,叩之无声。”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凡是钟所发出的声音:如果钟体上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盘旋在钟内而不响亮;如果钟体上下过直同大,发出的声音就缓慢凝滞;如果钟体下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会放肆外出而毫无余韵;钟体一边偏大,发出的声音就离散而不内聚;如果钟体一边偏窄,发出的声音就内敛而不外扬;如果钟体偏大,发出的声音就过于宏大;如果钟体偏小,发出的声音就微弱而小;如果钟体过圆,发出的声音就过于宛转回旋略无节奏;如果钟体中央偏小,发出的声音就过于迫促细长;如果钟体中央偏宽,发出的声音就抑郁回旋而不扬;如果钟体偏薄,发出的声音就震颤动摇;如果钟体过厚,就发出的声音就如敲打石头而重浊无声。

原文翻译

2.凡声:高声 [缺字] ,正声缓,下声肆,陂声散,险声敛,达声赢,微声韽,回声衍,侈声筰,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

凡是钟所发出的声音:如果钟体上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盘旋在钟内而不响亮;如果钟体上下过直同大,发出的声音就缓慢凝滞;如果钟体下部过大,发出的声音就会放肆外出而毫无余韵;钟体一边偏大,发出的声音就离散而不内聚;如果钟体一边偏窄,发出的声音就内敛而不外扬;如果钟体偏大,发出的声音就过于宏大;如果钟体偏小,发出的声音就微弱而小;如果钟体过圆,发出的声音就过于宛转回旋略无节奏;如果钟体中央偏小,发出的声音就过于迫促细长;如果钟体中央偏宽,发出的声音就抑郁回旋而不扬;如果钟体偏薄,发出的声音就震颤动摇;如果钟体过厚,就发出的声音就如敲打石头而重浊无声。

【原文注释】

〔1〕高声[缺字]: [缺字] (ɡǔn),形容钟的声音沉闷重浊,不响亮。郑《注》曰:“#guoxue666-com;,钟形大上,上大也。高则声上藏,衮然旋如裹(阮校曰“盖作‘裹’是”)。”

〔2〕正声缓:郑《注》曰:“正,谓上下直正,则声缓无所动。”

〔3〕下声肆:郑《注》曰:“下,谓钟形大下,下大也。下则声出去放肆。”

〔4〕陂声散:陂(bēi)声散,陂,倾斜。谓钟形一边偏大。郑《注》曰:“陂,读为险陂之‘陂’,陂谓偏侈,陂则声离散也。”

〔5〕险声敛:郑《注》曰:“险,谓偏弇也,险则声敛不越也。”

〔6〕达声赢:郑《注》曰:“达,谓其形微大也,达则声有余若大放也。”即声音宏大有余。

〔7〕微声韽:微声韽(ān),韽,声音微小。郑《注》曰:“微,谓其形微小也。”又曰:“韽,声小不成也。”

〔8〕回声衍:回,圆。郑《注》曰:“回谓其形微圜也,回则其声#-666gg;衍无鸿杀也。”

〔9〕侈声筰:侈声筰(zuó),侈,大也。筰,通“笮”,狭窄。郑《注》曰:“侈,谓中央约也,侈则声迫筰,出去疾也。”按,钟体中央过于狭窄则两头必大。

〔10〕弇声郁:郑《注》曰:“弇,谓中央宽也,弇则声郁勃不出也。”按,中央过宽必然钟口过小。

〔11〕薄声甄:甄,通“震”,震动。郑《注》曰:“甄犹掉也。钟微薄则声掉。”

〔12〕厚声石:石,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郑《注》曰:“钟大厚则如石,叩之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