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二曰军刑,上命纠守;三曰乡刑,上德纠孝;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曰国刑;上愿纠暴。原文解释
【原文】
2.以五刑纠万民1以五刑纠万民:刑,亦法。纠,郑《注》曰:“犹察异之。”孙诒让曰:“察异之,谓察其善恶而别异之。”:一曰野
2野:谓甸地、稍地、县地、都地。即王城外二百里至五百里之地。刑,上功纠力
3上功纠力:上,通“尚”,崇尚。郑《注》曰:“#-666ii;,农功。力,勤力。”纠力,谓纠其不力。;二曰军刑,上命纠守
4上命纠守:郑《注》曰:“命,将命也。守,不失部伍。”盖谓将不失兵,兵不掉队。;三曰乡刑,上德纠孝;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曰国刑;上愿纠暴
5上愿纠暴:郑《注》曰:“愿,悫慎也。暴,当为‘恭’,字之误也。。

【翻译】
用五种刑法来纠察民众:一是适用于野地之民的刑法,以倡导务农而纠察懒惰不力;二是适用于#-666kk;队的刑法,以倡导#-666hh;从命令而纠察失去部伍者;三是适用于六乡之民的刑法,以倡导德行而纠察不孝行为;四是适用于官府的刑法,以倡导贤能而纠察失职行为;五是适用于国都之民的刑法,以倡导谨慎诚实而纠察凶暴不恭。
原文 | 翻译 |
2.以五刑纠万民:一曰野刑,上功纠力;二曰军刑,上命纠守;三曰乡刑,上德纠孝;四曰官刑,上能纠职;五曰国刑;上愿纠暴。 | 用五种刑法来纠察民众:一是适用于野地之民的刑法,以倡导务农而纠察懒惰不力;二是适用于#-666kk;队的刑法,以倡导#-666hh;从命令而纠察失去部伍者;三是适用于六乡之民的刑法,以倡导德行而纠察不孝行为;四是适用于官府的刑法,以倡导贤能而纠察失职行为;五是适用于国都之民的刑法,以倡导谨慎诚实而纠察凶暴不恭。 |
【原文注释】
〔1〕以五刑纠万民:刑,亦法。纠,郑《注》曰:“犹察异之。”孙诒让曰:“察异之,谓察其善恶而别异之。”
〔2〕野:谓甸地、稍地、县地、都地。即王城外二百里至五百里之地。
〔3〕上功纠力:上,通“尚”,崇尚。郑《注》曰:“#-666ii;,农功。力,勤力。”纠力,谓纠其不力。
〔4〕上命纠守:郑《注》曰:“命,将命也。守,不失部伍。”盖谓将不失兵,兵不掉队。
〔5〕上愿纠暴:郑《注》曰:“愿,悫慎也。暴,当为‘恭’,字之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