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周礼》 » 秋官 司寇 » 大行人 > 凡大国之孤执皮帛,以继小国之君,出入三积,不问,壹…+

凡大国之孤执皮帛,以继小国之君,出入三积,不问,壹劳,朝位当车前,不交摈,庙中无相,以酒礼之,其他皆视小国之君。凡诸侯之卿,其礼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夫、士皆如之。原文解释

【原文】

6.凡大国之孤执皮帛note-name:大国之孤执皮帛1大国之孤执皮帛:大国之孤,据贾《疏》,大国指上公之国,唯上公之国立孤一#-666aa;,侯伯以下则无。按,此孤及下文卿、大夫、士,皆以其君命来聘者。执皮帛,在束帛外面包上虎豹之皮。参见《春官·大宗伯》注。据郑《注》,此皮为豹皮。孤的地位尊贵,在以君命行过聘享正礼之后,又得以个人名义特见王,此皮帛即见王所拿的挚(见面礼)。,以继小国之君,出入三积,不问,壹劳,朝位当车前,不交摈note-name:不交摈2不交摈:即不交摈传辞,亲自向主君接待官员表述来意。按,诸侯将来意告诉自己的上介,上介传于次介,次介传至末介,末介再传之于王的末摈,由末摈再依次上传于承摈、上摈,最后由上摈传之于王,王的辞命则依相反的程序传之于诸侯,即所谓交摈传辞。孤卿以下则无交摈传辞之礼。庙中无相note-name:庙中无相3庙中无相:庙中,谓在文王庙中行将币(即授玉)礼。无相,即无相礼者。以酒礼之note-name:以酒礼之4以酒礼之:即向宾献酒。酒,据《注》《疏》,指醴齐,未经过滤的酒。孙诒让曰:“醴齐亦通称酒。”,其他皆视小国之君。凡诸侯之卿,其礼各下其君二等note-name:其礼各下其君二等5其礼各下其君二等:如上节记公的礼数皆九,则其孤的礼数皆七,是所谓下其君二等。侯伯子男之卿,皆可依此类推。以下;及其大夫、士皆如之note-name:其大夫、士皆如之6其大夫、士皆如之:贾《疏》曰:“大夫又各自下卿二等。士无聘之介数而言如之者,士虽无介与步数(指朝位宾主之间距离的步数),至于牢礼之等,又降杀大夫。”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凡是大国的孤执持豹皮裹饰的束帛作为见面礼,跟在小国之君的后面朝见王,从来直到返国要三次安排供给粮草牲牢,王对于孤不须行问礼,只须行一次劳礼,朝位在大门外所乘车的前面,不行交摈传辞之礼,在始祖庙中行授玉礼时不设相礼者,用醴礼敬孤,其他礼仪都比照小国之君。凡是诸侯的卿受君命来向王行聘礼,礼数各自比照他们的君降低二等,卿以下的大夫、士则比照其卿又相应降低二等。

原文翻译

6.凡大国之孤执皮帛,以继小国之君,出入三积,不问,壹劳,朝位当车前,不交摈,庙中无相,以酒礼之,其他皆视小国之君。凡诸侯之卿,其礼各下其君二等以下;及其大夫、士皆如之。

凡是大国的孤执持豹皮裹饰的束帛作为见面礼,跟在小国之君的后面朝见王,从来直到返国要三次安排供给粮草牲牢,王对于孤不须行问礼,只须行一次劳礼,朝位在大门外所乘车的前面,不行交摈传辞之礼,在始祖庙中行授玉礼时不设相礼者,用醴礼敬孤,其他礼仪都比照小国之君。凡是诸侯的卿受君命来向王行聘礼,礼数各自比照他们的君降低二等,卿以下的大夫、士则比照其卿又相应降低二等。

【原文注释】

〔1〕大国之孤执皮帛:大国之孤,据贾《疏》,大国指上公之国,唯上公之国立孤一#-666aa;,侯伯以下则无。按,此孤及下文卿、大夫、士,皆以其君命来聘者。执皮帛,在束帛外面包上虎豹之皮。参见《春官·大宗伯》注。据郑《注》,此皮为豹皮。孤的地位尊贵,在以君命行过聘享正礼之后,又得以个人名义特见王,此皮帛即见王所拿的挚(见面礼)。

〔2〕不交摈:即不交摈传辞,亲自向主君接待官员表述来意。按,诸侯将来意告诉自己的上介,上介传于次介,次介传至末介,末介再传之于王的末摈,由末摈再依次上传于承摈、上摈,最后由上摈传之于王,王的辞命则依相反的程序传之于诸侯,即所谓交摈传辞。孤卿以下则无交摈传辞之礼。

〔3〕庙中无相:庙中,谓在文王庙中行将币(即授玉)礼。无相,即无相礼者。

〔4〕以酒礼之:即向宾献酒。酒,据《注》《疏》,指醴齐,未经过滤的酒。孙诒让曰:“醴齐亦通称酒。”

〔5〕其礼各下其君二等:如上节记公的礼数皆九,则其孤的礼数皆七,是所谓下其君二等。侯伯子男之卿,皆可依此类推。

〔6〕其大夫、士皆如之:贾《疏》曰:“大夫又各自下卿二等。士无聘之介数而言如之者,士虽无介与步数(指朝位宾主之间距离的步数),至于牢礼之等,又降杀大夫。”